同行雙盲評審任重道遠
――自然出版集團將在旗下所有期刊推行“新政”
本報記者 房琳琳
一旦你把論文提交到期刊編輯部,那麼,讓審稿人知道是誰寫的這篇論文,到底有多重要?
圖片來源:《科學》雜誌官網
此前的調查顯示,絕大多數研究者更願意匿名,因為他們認為這樣對論文的評價更公正。然而,由自然出版集團(NPG)發起的最新研究表明,只有八分之一的作者選擇讓審稿人見到匿名論文。
該調查結果是在日前舉行的第八屆國際同行評審大會上發佈的。值得關注的是,即便NPG宣佈將在旗下所有期刊推行雙盲(論文作者和審稿人均匿名)評審論文機制,但要推行到位似乎也很難。《科學》雜誌對此現象進行了關注。
雙盲為“避免偏見”而生
大多數論文是單盲評審,即審稿人知道作者是誰,作者不知道審稿人是誰。
從理論上講,這種制度有可能讓審稿人對特定國家、少數民族或婦女的研究,有意無意地產生偏見,也容易讓在特定領域已有成就的科學家,獲得更多“偏愛”和“支持”。
此次調查研究認為,雙盲審查會消除類似的偏見。2007年進行的行為生態學研究發現,雜誌在實行雙盲評論制度後,女性科學家發表的文章顯著增加。2013年一項針對4000個研究人員發表的調查中,四分之三的人認為,雙盲評審是“最有效的方法”。
在保護生物學領域,已經從2014年開始了雙盲評審。來自帝國理工學院的權威雜誌主編馬克・伯格曼説,雖然審稿人在很大程度上能猜對作者是誰,“但這不是理由,雙盲評審傳遞了一個信息,即我們有決心在審查過程中,避免一切無意識的偏見”。
完全匿名幾乎不可能
研究人員通過電子郵件提交論文,郵件中能透露投稿人身份和工作單位的發件人和郵件地址等信息,會受到科學隱私政策提供的保護,出版商不能提供給審稿人,以保證匿名評審的相對公正。
此外,雜誌把論文提交給審稿人時,會盡量刪除論文中出現的“我們以前的研究顯示”等字樣,並在計算機中對論文文本進行技術處理,但仍不可能完全保證做到匿名。
“如果我要刪除每一個能代表我和合作者的痕跡,那我的論文就真的只剩下白紙了。”來自挪威奧斯陸大學的音樂研究者亞歷山大・吉森尼爾斯在自己的博客中寫道。
事實上,經驗表明,審稿人有時可以根據以前的工作或其他信息,來判斷誰寫的這篇論文。
只有12%作者選擇“雙盲”
在今年的同行評審大會上,NPG的愛麗莎・德爾・萊聶瑞提供了一份數據,統計了2015年3月到2017年2月之間,提交到其集團旗下25份期刊的106373篇論文,只有12%的論文作者選擇了雙盲評審。其中,最常見的期刊《自然》的雙盲評審選擇比例為14%。
數據表明,“擔心可能出現的歧視”是作者選擇雙盲評審的重要元素。大約有32%的印度作者和22%的中國作者選擇了雙盲評審。相比之下,只有8%的法國作者和7%的美國作者選擇這個選項。此外,這個選項在排名較靠後的學校研究人員中更受歡迎。但令人驚訝的是,男性和女性研究人員之間,並沒有在此選項中表現出明顯的差異。
然而,希望通過選擇雙盲審查提高成功發表機會的作者,可能會失望了。這項調查顯示,只有8%的要求雙盲評審的的論文,最後在出版前發到審稿人哪裏,選擇單盲評審的論文被推送的比例則為23%。而最終,只有25%的雙盲評審文章被採用刊出,而單盲評審文章的比例為44%。
“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儘管雙盲評審並沒有顯著改變保護生物學權威期刊收到提交論文的種類或數量,但伯格曼仍正在考慮,如何將目前保護生物學領域的雙盲評審標準化,“從很多人那裏得到了非正式反饋意見,他們認為‘這是一件偉大的事情’”。
2013年,NPG開始將旗下《自然科學》和《自然氣候變化》兩個期刊,提供了作者匿名的同行評審和作者不匿名的同行評審兩個選擇。
雖然只有五分之一的作者選擇了前者,這一數據遠遠低於編輯們的預期,但論文作者的反饋卻相當積極。
因此,NPG決定將這個選擇機制擴大到所有旗下期刊。
(科技日報北京9月25日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