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兩天看論壇刷到這樣一則訊息,來自16歲的孩子獨白:“如果成長能重新再來一次,我想換父母。最近學習緊張壓力大,父母卻在身邊不停地吼和責怪,好幾次自己瀕臨崩潰。日常最多反抗就是反問父母:爸媽你們可以好好和我説嗎,在外對他人説話都是輕柔細語,客氣得體。為什麼對我説話總是發脾氣呢?”——16歲的孩子
有錯改之,無錯情況下,父母依舊是用不耐煩,怒氣衝衝對孩子説話。隨後看了孩子和網友之間的互評得知,他的爸媽屬於易怒型父母,孩子與父母之間溝通模式一旦形成,就很難再改變。
樊登曾説:“孩子的大腦由父母的語言所塑造,父母語言決定孩子大腦中神經元連接數多少,未來智商與情商的高低。這麼重要的家庭教育細節卻被很多國家地區所忽略,直到孩子長大成人才追悔莫及。”
16歲的孩子和父母之間的溝通產生微妙的化學反應,易怒的父母,影響出他這些性格。
1. 容易想太多,往往細緻到焦慮
父母是孩子最親近和依賴的人,父母頻頻無緣無故的發火或是説話不耐煩,容易讓孩子想很多,是不是自己哪裏出了錯,做得不夠好所以讓爸媽生氣了,這類孩子反而心思更細膩,想太多往往會往細緻地方想,從而產生孩子的焦慮感,小小人兒心事重重。
2. 從小就很害怕讓別人失望4
在這類孩子眼中失敗是最要不得的,一旦失敗便會得到父母的責怪與呵斥,從小事事都努力深怕讓他人失望。做事習慣和認知很難更改,長大後更是如此在意他人,答應他人的事盡全力不論自己是否開心,就如同小時候一樣怕父母失望。
3. 無法控制自己的控制慾和情緒
易怒父母拋給孩子的情緒,是否考慮過孩子如何自我消化?一般這類孩子選擇沉默,逃避或情緒積攢。情緒一點點地積攢終有一天會難以控制,這類孩子很難控制自己的情緒,長大後往往容易意氣用事。慾望越被壓制,它的反彈則就更加猛烈,易怒父母往往很難好好和孩子説話或都痛,孩子的慾望被壓制,反而孩子越是好奇越是渴望。
4. 習慣照顧所有人的情緒,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需求
為了讓父母少無端發火,做事小心會看父母臉色,照顧父母情緒,只要不被責難什麼都好,往往忽略了自己的需求,這類孩子求生欲更強,往往也較為怯懦。
5. 不自覺地會去取悦他人
儘量哄他人開心,尤其是父母,不為別的只為讓父母少發脾氣,在成長中慢慢養成取悦父母和他人的性格。取悦他人贏得他人對自己的認可感,這與成長的家庭環境有很大的關聯。
6. 不斷道歉
孩子被父母吼罵時,往往選擇先道歉,退讓認錯,平息父母的怒氣。不論孩子對與錯,讓父母停止生氣和怒氣是第一步。逐漸養成父母一生氣,首先先道歉認錯,其實孩子心裏也很委屈。
和孩子好好説話是第一步,最近看到這樣一句話:孩子3歲前父母應多些包容和忍耐(但原則性問題除外);6歲給孩子多些陪伴和快樂,畢竟人長大後很辛苦,在他最累的時候有童年治癒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