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隨着5G商用的逐漸落地,人們在談及5G車用時,無一例外都將其視作為發展自動駕駛的一大利器。特別是當L2級、L2 級自動駕駛技術在諸多量產車型上的加持應用,成為了各大車企相關車型的賣點和“差異化競爭力”。

人們更加好奇的是,屬於自動駕駛的更高階技術應用,即L3級自動駕駛,究竟何時才能普及。

把時間拉回2017年,彼時在全球範圍內,唯一實現了L3級自動駕駛技術應用於量產車型的,只有奧迪一家車企。2017年7月,奧迪在巴塞羅那發佈了全球首款搭載L3自動駕駛技術的A8旗艦轎車。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搭載L3自動駕駛技術的奧迪A8

兩年多的時間過去了,按理説應該有更多的車企加入此陣營(實現L3級自動駕駛量產)。可事實上,不但新增的不多,反而連率先實現了L3級自動駕駛汽車量產的奧迪,也進行了“自我否定”。

跨國車企紛紛選擇“跨過”L3

近日,據歐洲汽車新聞報道,奧迪技術研發董事Hans JoachimRothenpieler對媒體透露,奧迪將放棄在2021年推出的奧迪A8車型中引入L3級自動駕駛的計劃。同時,將部分相關的研發人員轉向L2和L4級技術研發。

事實上,奧迪A8自面世以來也從沒在高速公路上真正使用過L3自動駕駛。歐版的奧迪A8,其L3自動駕駛功能一直就是個無法使用的“擺設”。而國產版的A8壓根就沒有相關功能鍵的設置。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在談到奧迪之所以取消L3量產計劃的原因時,該負責人表示,全球監管機構仍未就最基本的L3功能審批達成一致,且未來也“不可能在世界上任何量產車中對此功能進行認證”。

其實,對於L3級自動駕駛技術選擇“跨過”的跨國車企,還不止奧迪一家。

早在2016年,時任福特北美總裁的Raj Nair在一場發佈會上曾表示,“我們放棄駕駛輔助技術的過渡階段,決定直接提供L4級別全自動駕駛的車輛。原因是不知道在L3級別,如何從機械操控切換到人工操控。”

2018年,沃爾沃宣佈放棄L3級,直接轉向L4級自動駕駛。豐田也曾表示,由於安全風險,研發L3意義並不大,將直接跳過L3級自動駕駛技術。

除了跨過車企整車廠選擇跨過,還有許多自動駕駛相關企業也做了同樣的決定。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自動駕駛的頭部企業Waymo表示,出於安全考慮,將跳過L3自動駕駛技術,火力全開L4。而博世方面則稱,其L2級自動駕駛產品已在40多款車型搭載,但L3的進展明顯偏離了預期。

不得不説,L3級自動駕駛在全球市場上已然陷入了十分尷尬的境地,就連已持續不斷投入九年之久,耗資十億歐元的奧迪都要“斷舍離”,即使前期的鉅額投入打了水漂,也要止損出局。這或許已經説明了不少的問題。

跨國車企選擇跨過L3,然而國內的車企又是如何看待L3級自動駕駛的呢?

國內車企樂此不疲

L3級量產車開始逐漸落地

今年3月10日,長安汽車正式發佈其最新車型UNI-T將搭載L3級自動駕駛系統。同時,長安汽車總裁朱華榮還強調:“道路條件和政策因素允許後,長安汽車L3級自動駕駛技術最快年內可以實現量產。”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5月10日,在上汽榮威的“換標”活動現場,榮威的全新純電動新車MARVEL-R正式亮相。這款被稱為全球首款整艙交互的5G量產車型,同樣也搭載了L3級自動駕駛系統。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而按照之前的規劃,有不少的國內自主車企都計劃在2020年實現旗下L3車型量產。其中就包括了長城、吉利、奇瑞、東風、廣汽新能源以及紅旗。

就連造車新勢力小鵬汽車,也計劃在今年推出量產的L3級自動駕駛產品,威馬則將這一時間點定在2021年。

在諸多跨國車企選擇跨過L3直奔L4的同時,國內的自主車企卻紛紛在踐行L3量產車的落地。

難道説,跨國車企針對L3量產的擔憂,在國內自主車企這裏,就成為了不值一提,還是説自主品牌們要走自己的路,行所謂的“逆勢之舉”?

中外車企為何區別對待L3量產?

要弄清這個問題,首先得看中外對待自動駕駛的分級,究竟有何不同。

目前,在全球(中國以外)的地區,所公認的汽車自動駕駛技術分級標準有兩個,分別由美國高速公路安全管理局(NHTSA)和國際自動機工程師學會(SAE)所制定。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我國也於今年3月終於迎來了自己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將我國的自動駕駛分級標準,與目前全球執行的分級標準進行對比。在針對L3級自動駕駛上,無論是其名稱還是定義和運行場景,雖然區別不算大,但終究還是存在着些許不同。

兩者的區別實際在於自動駕駛的執行邏輯。

對此,業界有專家作出過解析説明。NHTSA和SAE的標準,在於強調單車的智能定義;而我國所制定的分級標準,則主要強調的是車路協同。同時,在中國版分級標準中L3的定義,也明確增加了對駕駛員接管能力監測和風險減緩策略的要求。

由此可見,兩者的L3級並非完全相同。相較於國外的自動駕駛分級,我國所制定的L3一定程度上減輕了車企的“負擔”和“安全擔憂”。因此,國內車企才會採取和跨國車企不一樣的發展軌跡。

其次,是國家層面的態度使然。

從我國自動駕駛分級標準的制定,再到後續一系列的政策推進,得到了政府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

今年3月,國家發改委等11部委還聯合印發了《智能汽車創新發展戰略》。該《戰略》提出,到2025年,中國標準智能汽車體系將基本形成;實現有條件自動駕駛智能汽車規模化生產、高度自動駕駛智能汽車在特定環境下市場化應用。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同時,該《戰略》還明確了我國將進一步實施的六大重點任務,對我國智能汽車未來發展做出了全面部署和系統謀劃。

這也使得部分國內自主車企有信心,國家將同步相關法律法規的推進。騰訊自動駕駛總經理蘇奎峯就曾表示,人機共駕會是暫時常態,現在沒有配套的法律法規,不代表未來沒有。

顯然,跨國車企的某些“擔憂”,在國內車企看來,或許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遙不可及”。

對於L3的強調邏輯不同,政府相關部門的態度和決心也不一樣,這也不難解釋為何跨國車企的“禁區”,反而會成為國內車企的“助力”。

第三,是消費者的習慣和需求所導致。

其實,無論是L2還是L3級自動駕駛,在國內的消費者看來,其實興趣真的不大。在現有自動駕駛技術還沒有達到完全解放“手、腳、眼”的時候,人們可能對於這些技術的期待,根本就不是技術本身,而是技術背後所產生的的品牌調性,以及購車滿意度提升。

“用不用是我的事,但你配不配又是另一回事。”對於消費者的心裏把控的區別,也造成了當下許多自主品牌車型的“智能配置”遠遠高於合資和豪華品牌車型的“奇怪現象”。

同時,對於未達到L4級自動駕駛的情況下,國內的消費者壓根就不會完全把車輛的操控權交給車輛,而是更加願意“自己做主”。這也是為何大多數自主品牌的車企對於量產L3級自動駕駛車輛更加具有積極性的原因之一。

無需妄自菲薄

我國自動駕駛水平已不低

從目前我國的自動駕駛水平來看,可能大多數人依然停留在一個固有的印象當中,起步晚、底子薄。但以實際情況視之,我國的自動駕駛技術,甚至是相關的企業都已經有了不小的成就。

根據美國加州車輛管理局(DMV)公佈的《2019年自動駕駛接管報告》顯示,在MPI(Miles Per Intervention,每兩次人工干預之間行駛的平均里程數)值排名中,前十名中就有5家企業具備中國背景。

分別是百度、AutoX、Pony.ai、滴滴、PlusAI。其中百度Apollo排名更是首次超過Waymo,奪得第一。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而這些自動駕駛公司又深度植入着中國車企。或為合作伙伴共同研發,或為主要產品提供商。

這也一定程度上説明了咱們中國的自動駕駛公司,其自動駕駛領域領先的技術實力已得到了世界範圍內的認可,全球影響力也正處於快速提升階段。

如果單就造車來看,或許我們還缺少一定的歷史積澱,文化氛圍。可是單就類似自動駕駛的某項技術而言,我們大可不必妄自菲薄。

馬曰:

定義邏輯、政府重視程度、消費者需求層面的不同,導致了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一事上採取了不同的應對策略。並非是我們過於“激進”和“違背大勢”,而是在行符合我國國情以及消費者習慣的正常之舉。

雖然某些車企在宣傳時,存在着“誇大”的成分,但並不影響這一技術的落地。如果再把目光放遠一些,這也不過是中國車企實現“後來居上”的一個小手段、小助力而已。未來,某些自主品牌可能還將達到更高的高度。跨國車企之路,並非適合每一個自主品牌車企,只有找到自己的最優路徑,才有可能看見勝利的曙光。

本文來源於汽車之家車家號作者,不代表汽車之家的觀點立場。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44 字。

轉載請註明: 定義邏輯、消費需求不同,或是中外車企對待量產L3有所區別的主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