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消費者買車很多時候都是“看臉”的。雖説我們很多時候更推崇內在美,內在美固然重要,但是外在決定了別人是否有慾望去了解內在。
汽車的設計,只要符合消費者的眼緣和審美需求,基本都會受到消費者歡迎。
現在很多汽車廠家也是看到了這一層,於是紛紛給新車的外觀設計下猛藥,相信大家觀察這兩年新車的外觀設計也逐漸發現,掀起了各種設計風格和潮流。
設計雖然是主觀的東西蘿蔔青菜各有所愛,但是設計也有講究,也分優劣,「好的設計」可以講內涵與品味,也可以兼顧實用性和功能性。
接下來教授想説説那些我們比較常見的汽車設計,是潮流?還是跟風?
從車身結構造型這個大方向講,近年來出現了很多新興的車身造型。比起傳統的三廂和兩廂造型,如今衍生出很多新玩法:Fastback——即我們常説的溜背、Coupe—轎跑轎車&轎跑SUV、Cross—跨界轎車&SUV等等。
其中推得最猛的無疑是轎跑設計,尤其是SUV領域,這兩年轎跑SUV井噴式爆發,皆因中外汽車品牌都在造轎跑Coupe SUV,目前市面上的Coupe SUV已足有數十款。縱使廠家熱情滿滿,消費者還是很理智的,這一點從市場銷量得以見證。
例舉的都是我們比較常見的Coupe SUV,賣得好的並不多,除了CX-4有偶發性高銷量,大部分Coupe SUV都不是十分熱銷,所以事實上,整個Coupe SUV細分市場都不是十分主流。
真正兼顧功能性和觀賞,同時還備受消費者歡迎的就一種設計:Fastback。即我們常説的溜背式設計、大溜背,像本田雅閣、大眾CC、天籟、508L等都有Fastback的姿態,甚至很多SUV上都在用。
Fastback和Coupe有相似之處,但有本質區別。從起源的角度來講只有雙門運動型車才能叫Coupe,身份上有出身門檻和定位限制。
而Fastback就是一種設計、一種造型,本身沒有出身和定位的限制,所以適用範圍很廣泛。而且最主要是它基本上是“百利而無一害”,感官體驗上接近Coupe,車頂的線條直接貫穿至車尾,讓車身線條修長而優雅,基礎結構上還是三廂造型,但視覺效果卻是青出於藍而勝於藍。
Fastback更大的好處是,這個造型基本不會侵佔後排乘坐空間和後備廂空間,如果是做成CC或者是速派那樣的掀背式,那麼後備廂不管是空間利用率還是使用起來的靈活性都可以更上一層樓,是名副其實的兼顧功能性&觀賞性。
最後不得不説一下的就是跨界車,也是近期猛推的車型,作為SUV和轎車的混血品質,其實跨界車在設計上也是集功能性和觀賞性於一身的類型,既有轎車的操控,又有SUV的通過性。但是你會發現,其實消費者並不是特別鍾情跨界車,比起跨界車,大家更喜歡傳統的SUV。
其實消費者的需求是很簡單、淳樸的,並沒有想得那麼多,很多時候並沒有深入考慮到操控性和功能性,很多人買傳統SUV,就是喜歡傳統SUV造型的那份安全感和穩重感,至於跨界車的優點,消費者並不是那麼的在意,傳統的城市SUV就已經夠用,無需錦上添花。
再到具體的設計元素。這是一個物慾很強的時代,很多人希望用有限的預算,得到所有想要的東西,在「想要」和「需要」之間,很多人選擇了前者。
像四出排氣、誇張的前臉和空氣動力學飾件。以前雙出排氣已經是很威風,現在雙出排氣已經不算什麼了,得四出排氣才夠排場,排氣管不僅要多,口徑還要夠大、進氣格柵要大,包圍要運動。
這自然是滿足了部分消費者對於視覺上的「慾望」,但這樣的情況越來越多的時候,難免成為跟風。
其實回過頭來,從設計的內涵角度來看,並不是以多取勝,好的設計和美感並不是通過簡單的加法達到,更不是無中生有。
拿寶馬作例子,作為一個極具代表性的運動型豪華品牌,不會隨隨便便就上四出排氣,即便是40i也不會有很多很大的排氣管來展示自己的運動性能,也沒有很誇張的空氣動力套件或者是尾翼,只有真正的M系列才會有唬人的四出排氣。
不僅是寶馬,一個成熟的品牌的設計都是如此,絕不會無中生有,每一處細節、每一個元素都有其所要表達的含義與內涵。就像一部好的影片,每一個情節每一幀畫面每一個動作細節都有其背後的意義,劇情是環環相扣的。
排氣效率不需要用到四出那麼多、駕控感受也不需要用排氣來呈現。所以如果性能沒有去到那個份上,再多再粗的排氣那純粹是裝飾,對於寶馬認為如果不是一輛車「需要」的東西,就沒必要浪費過多的筆墨和成本,踏實提升操控才是更有價值。
回顧寶馬上一個世代的產品,不管是寶馬3系還是5系還是SUV,它們的外觀設計都談不上激進,對比奔馳和奧迪的競品在視覺效果上不佔很大的優勢,最大的優勢是產品的實際用車體驗,也就是從這一代才開始注重外觀和內飾,3系真正犀利起來、7繫有了旗艦的氣場、SUV系列的視覺感官體驗也逐步提升,所以現如今在寶馬和奔馳之間,會有更多消費者選擇前者。
馬自達也是一個以設計特色見長的品牌。馬自達的車都是公認的好看,但是你也會發現,馬自達從來不會用什麼很誇張的設計語言和裝飾,外觀簡潔但驚豔,設計理念在業內是少有能夠堅持“少即是多”的品牌。
當下,很多品牌車型都採用多排氣、張牙舞爪的包圍和一些視覺系的空氣動力學裝飾件;偏偏,馬自達車系用的則是極具動感的曲面、線條,追求的不是單純的外在形狀,而是內在的神韻和氣質,這顯然是另一種更有內涵、更高明的設計。
所以其實我們看臉買車這並沒有什麼毛病,只是我們有更富有內涵、更高級的選擇,因為“臉”好不好看並不是多種元素單純的堆砌。
其實最核心的是要分別出視覺感受和價值感受的區別,要滿足視覺感受那其實不難,只需要外觀做得好看就行了;而要滿足價值感受,則需要更深層次的觸動。
譬如讓你感覺到超越應有的體驗,可以粗劣並且套路地理解為“體驗越級”。像日產軒逸,作為一款A級車,事實上很多人會把它看成天籟,顏值上是不輸B級車的天籟;再譬如瑪莎拉蒂Ghibli,它跟總裁的外觀相似度很高,俗稱“小總裁”,實際上在很多人眼裏Ghibli的地位跟總裁差不了太多,身價不到百萬就能有比肩總裁的名氣,這也是價值感受的一種。
價值感受也來自歷史和文化。有很多常見的,而且很有底藴和內涵的設計,像雪佛蘭的Redline設計、Mustang的拉花、奔馳的鷗翼門等等。
這些除了能給人帶來視覺上的差別以外,還能讓你作為談資,可以作為個人精神追求的呈現和表徵,這也是超越視覺感受的價值感受。當然這需要一定的門檻,沒有知音、水土不服都成為掣肘其發展的因素。
最後,每個人的審美觀不同,每人都有權選擇自己喜歡的汽車類型和設計風格。只是設計也可以有不同的角度和深度,從不同的角度去發掘,定能發現更有價值的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