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評論員 樊大彧
大多數人都是新冠病毒易感者,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認為“等別人都打完了疫苗,我就可以不用打了”,這種認知誤區存在相當大的風險——人羣形成免疫屏障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傳播,但沒打疫苗的人始終有被感染的風險。當前,我國有5種新冠疫苗批准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放下疑慮,切實做到應接盡接,儘快儘早接種疫苗。
4月4日上午,北京市西城區啓動首輛移動新冠疫苗接種車。西城區德勝街道為了提高疫苗接種的可及性和便利性,在全區範圍內率先啓用移動新冠疫苗接種車。移動疫苗接種車設置有冷鏈區,配有具備雲端數據傳輸功能的疫苗存儲箱,保證疫苗的恆温存放和信息快速傳輸。據介紹,組建“流動接種隊”,把新冠疫苗接種服務送到居民家門口,可以實現高效、安全、有序的流動式接種。
為深入貫徹黨中央、國務院決策部署,落實國務院聯防聯控機制工作要求,近段時間,各地各部門都加大了引導接種新冠疫苗的工作力度。許多地方利用清明節三天小長假下社區、入街巷,黨員幹部及社區工作者設置宣傳站,為往來居民羣眾宣傳講解疫苗接種知識,解答關於接種點設置、預約方式、禁忌症等相關問題,增強了居民對疫苗接種的認識和信心。此次北京市西城區啓動移動新冠疫苗接種車,為居民提供貼心服務,讓接種疫苗省心、省力、省時、省事,對北京市組織好疫苗接種具有積極的促進作用。
當前,我國推進疫苗接種應接盡接,加快構築全人羣新冠免疫屏障工作,仍具有相當的緊迫性。自3月24日啓動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日報制”以來,全國每天新增接種約300萬劑次,目前已有超過1億人次接種了新冠疫苗。我國各類人羣的新冠病毒疫苗接種正安全、有序開展,但是因為人口基數大,我國疫苗接種率仍然較低,相較構築免疫屏障所需的70%—80%的接種率仍有較大差距。
推進疫苗接種速度,是當前疫情防控工作的重要任務。全球新冠疫情仍在肆虐,新冠病毒變異頻頻出現,病毒的不穩定性讓疫情發展變得更為複雜。同時,一些西方國家加快疫苗接種速度,向構建免疫屏障的目標邁進。受疫情影響而“關閉”的世界終將重回開放,屆時將重現人員自由流動、貨物快速流通。我們必須有序快速推進疫苗接種,積極接種、應接盡接、應早儘早,只有這樣才能適時形成免疫屏障,贏得開放發展的主動權。
當前,還有少數人持某種觀望態度,認為“新冠病毒疫苗可打可不打”“若非必要不打也無妨”。大致説來,對接種疫苗常見的認知誤區包括“別人都打了我就不用打”、糾結“哪個疫苗好”而導致的選擇困難和擔心接種疫苗產生不良反應等。鑑於此,亟須認真做好接種疫苗的科學知識普及和政策宣講工作,以數據和事實幫助少數人消除疑慮、走出認知誤區,增強人們的接種意願,加快接種進度。
目前我國新冠本土病例很少,這讓一些人在不知不覺中忽視了疫情風險。研究表明,大多數人都是新冠病毒易感者,從這個角度來説,接種疫苗是最有效的防控措施。認為“等別人都打完了疫苗,我就可以不用打了”,這種認知誤區存在相當大的風險——人羣形成免疫屏障可以有效控制疫情傳播,但並不意味着個體不會感染,沒打疫苗的人始終有被感染的風險。當前,我國有5種新冠疫苗批准附條件上市或緊急使用,我們最需要做的就是放下疑慮,切實做到應接盡接,儘快儘早接種疫苗。
近日雲南瑞麗發生的局部疫情反彈再次提醒我們,新冠疫情仍徘徊在我們附近,一不小心就可能捲土重來。各地各部門要繼續強化責任擔當,積極答疑解惑,完善接種服務,不斷增強人們的接種信心,推動接種工作加快進度。隨着我國疫苗產能進一步釋放,未來可達到每天1000萬人的接種數量,我們的接種進度一定能夠追上疫苗產能,也一定可以甩開病毒傳播速度,最終建立堅固的免疫屏障,徹底打贏這場疫情防控阻擊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