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假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

  

美國——假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

  1989年,美國因巴拿馬運河管轄等問題武裝干涉巴拿馬。圖為佔領巴拿馬的美軍士兵在巴拿馬城街頭搜查行人。

  新華社記者 胡泰然攝

  

美國——假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

  2022年6月11日,一名女孩在美國密歇根州蘭辛參加控槍集會。

  新華社/路透

  

美國——假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

  2021年8月16日,大批阿富汗民眾圍堵喀布爾機場,一名美國士兵用槍指着一名阿富汗男子。

  瓦基爾·科薩爾攝(影像中國)

  

美國——假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

  2013年10月26日,抗議美國國家安全局針對普通美國民眾進行大規模監控的示威活動在首都華盛頓舉行。圖為現場標語牌。

  新華社記者 方 喆攝

  美國為實現本國利益最大化,在拉美地區長期推行經濟殖民主義、大搞顛覆滲透、濫用經濟制裁、實施武力干預,造成一些國家至今社會動盪、發展滯後,嚴重侵害拉美各國人民的生存權和發展權等基本人權。同時,美國政府無視開放共贏的時代潮流,為維繫自身在技術和工業領域的世界領先地位,濫用數字霸權,嚴重干擾全球正常科技交流和貿易往來,破壞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和安全,人為打壓和損害別國特別是發展中國家的發展權益。

  侵犯拉美人權紀錄凸顯“美式人權”虛偽性

  斯 琴

  大約200年前,美國在“美洲是美洲人的美洲”等一系列謊言的偽裝下,開啓了全面控制和掠奪拉美之路。200年後,美國口中所謂“整個美洲的未來”依然建立在“美國優先”的基礎上。在今年舉行的美洲峯會上,美國所收穫的反對聲,充分反映出拉美人民的心聲,即拉美不是美國的“前院”或者“後院”,美洲峯會也不是“美國峯會”,整個美洲的未來應當由所有美洲國家和人民共同決定,而美國應當對拉美經濟社會發展相對滯後承擔主要責任。

  一、推行經濟殖民主義,侵蝕拉美人民發展權

  美國為牟取暴利,長期在拉美推行經濟殖民主義,掌控拉美各國經濟命脈。19世紀末,古巴製糖業幾乎全部被美國公司控制。1895年美國南美開發公司在厄瓜多爾建立礦場,大肆掠奪該國礦產資源。1902年美國在秘魯建立了塞羅德帕斯科公司,幾年後又建立美國釩公司,用於掠奪秘魯的礦產資源。1914年美國資本在圭亞那成立德莫拉拉鋁土公司,控制該國鋁土開採。美國鋼鐵公司則控制了玻利維亞的錫、秘魯的銅、阿根廷和巴拉圭的罐頭業。美國逐步將拉美變成自己的“後花園”和“提款機”。

  20世紀初,美國通過聲名狼藉的聯合果品公司大肆滲透並掠奪中美洲。該公司不但是中美洲頭號莊園主,而且其子公司壟斷中美洲鐵路和海路運輸,霸佔港口,並擁有自己的海關和警察。在危地馬拉,聯合果品公司通過佔據危地馬拉70%的土地、90%的鐵路和70%的電力行業,主導危地馬拉主要港口和電信設施的運營,牢牢將這個中美洲國家經濟與香蕉種植業綁定在一起,使危地馬拉逐步淪為西半球最不發達國家之一。在薩爾瓦多,美國通過資本控制,將薩爾瓦多經濟與咖啡種植業深度綁定,導致薩爾瓦多在1929年世界經濟危機中因咖啡價格暴跌而遭受重創,大量農民失業。同樣以種植業為主的中美洲其他各國,如洪都拉斯、尼加拉瓜、哥斯達黎加等國,也未能倖免,都受到美國資本的殘酷剝削。中美洲的現代史可以説是美國的欺凌史和掠奪史,這裏也常常被戲稱為“山姆大叔的果園”,一個多世紀以來中美洲人民一直在美國的殘酷剝削下痛苦掙扎。

  1898年,波多黎各在美西戰爭中由西班牙割讓給美國。1917年,美國國會通過《瓊斯法案》,將“美國公民籍”強加給波多黎各人民,但波多黎各人民從未真正享有美國的公民權。波多黎各人民在美國的選舉中既無選舉權,也無被選舉權,在美國國會中僅有一名無表決權的美國眾議院專員。伊朗PressTV電視台網站報道,美國通過掌握波多黎各的政治和經濟權力,剝削波多黎各的自然資源,侵犯波多黎各工人的勞工權利,支付低於最低標準的工資而不給予福利保障,通過將包括波多黎各大學在內的機構私有化,阻止兒童和青年獲得有尊嚴的未來。2019年,波多黎各320萬人口中有超過43%的人口和57%的兒童生活在貧困之中。受新冠肺炎疫情影響,波多黎各人民生活狀況更加困難。近期,美國聯邦最高法院又以8∶1的比例裁定將波多黎各人排除在美國補充收入保障之外,阻止了為波多黎各低收入老年人、盲人和殘疾人提供福利的聯邦計劃。波多黎各人民在美國國會投票權的缺失,使其人民不能依靠立法機構來確認自己的權利。美國給予波多黎各人民的“公民”身份,僅僅是便於其被美國徵召入伍,以維護美國利益。可以説,波多黎各實質上仍然是美國的當代殖民地。

  二、濫施單邊制裁,製造拉美人道災難

  美國為鞏固在拉美的霸權地位,通過對拉美各國大搞滲透顛覆,濫施經濟制裁,甚至動用武力等手段頻頻介入拉美國家事務,加劇該地區政局動盪,貧困和犯罪問題頻發,人民生活陷入困境。

  1962年2月,美國正式對古巴實施全面經濟、金融封鎖和貿易禁運。據古巴政府統計,封鎖累計給古巴造成近1500億美元的損失。2019年起,美國政府採取“極限施壓”政策,不斷加碼對古巴制裁。僅特朗普政府對古巴實施的單方面制裁措施就超過240項,其中超過50項是在疫情背景下實施的。古巴政府表示,僅2019年4月至2020年3月,制裁導致古巴損失超50億美元。古巴外交部長布魯諾·羅德里格斯表示,美國的經濟封鎖是一種“大規模、公然和不可接受的對古巴人民人權的侵犯”。2021年,受疫情和美國製裁的雙重影響,古巴經歷了30年來最嚴重的經濟危機,通貨膨脹率居高不下,食品和藥品極度匱乏,電力供應嚴重不足,人民生活日益艱難。在古巴面臨疫情嚴重挑戰時,美國卻繼續對古巴實施禁運和制裁,挑動古巴民眾與政府對立,使古巴經濟及社會遭受巨大損失,古巴人民正在承受這一極不人道行為造成的巨大傷害。

  自1999年委內瑞拉與美國外交關係惡化後,特別是2017年以來,美國不斷升級的制裁對委內瑞拉人民造成嚴重經濟影響。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單邊強制措施對人權負面影響問題特別報告員阿萊娜·杜晗發佈的報告顯示,與制裁前相比,委內瑞拉政府收入下降了99%,公共服務因資金不足近乎崩潰。委內瑞拉超過1/3的人口陷入嚴重糧食不足;供水服務因人員和設備匱乏而嚴重中斷,普通家庭每週只有幾小時的自來水供應;政府資助鋭減導致學校缺少相關必要的供應,危及人民受教育權;醫療保健服務條件惡化,導致孕產婦、嬰兒以及嚴重疾病患者死亡率上升。《柳葉刀》官方網站刊文稱,由於缺乏挽救生命的藥物和治療,超過30萬委內瑞拉人處於危險之中。“由於美國的銀行拒絕處理委內瑞拉的銀行交易,成千上萬的人無法獲得透析,以及癌症、高血壓和糖尿病治療。”僅在2017年至2018年,美國製裁就導致超過4萬委內瑞拉人死亡。2017年以來,制裁還導致委內瑞拉政府損失170億至310億美元的石油出口收入。美洲協會的統計顯示,制裁前,委內瑞拉76%的石油收入用於社會項目,現在甚至無法投資其中的1%。美國的制裁對委內瑞拉人民的經濟、社會、文化發展權利產生嚴重負面影響。

  三、殘酷對待移民,背離人道主義

  美國的經濟殖民和政治干涉深度影響拉美國家經濟發展和社會穩定,加劇了拉美國家的社會動盪,導致大量拉美人民流離失所,催生了美國南部邊境移民危機。

  近年來,為阻止拉美移民進入美國,美國製定了殘酷的移民政策。美國邊境執法人員在相關政策法律的授權下,以不斷升級的暴力手段驅趕美墨邊境的拉美移民,嚴重威脅拉美移民的生命、尊嚴和自由等多項人權。根據美國邊境巡邏隊的數據,2021財年有557名移民死於美墨邊境,比上一財年增長一倍多。美國媒體報道稱,該數字創下1998年有記錄以來的歷史最高值,而“真實的移民死亡數字可能更大”。根據國際移民組織的數據,自2014年以來,約有6430名移民在前往美國的途中死亡或失蹤。2021年9月,在得克薩斯州邊境小鎮德爾里奧的一座橋下,美國邊境警察騎馬揮鞭殘酷對待超過1.5萬名來自海地的移民。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評論稱,這一場景讓人聯想到美國曆史上用奴隸巡邏隊控制黑人奴隸的黑暗時代。《紐約時報》評論稱,“騎在馬背上的執法人員像趕牛一樣驅趕移民的畫面令人髮指”,與美國政府所説的漂亮話相比,“他們的行為總是存在反差”。

  數百萬拉美移民被美國邊境執法部門拘押在設施簡陋、環境惡劣的拘留中心中,數千名無人陪伴的兒童被困邊境巡邏站。僅2022年3月,美國邊境執法部門就在美墨邊境逮捕了21萬名移民,刷新了20年來單月逮捕人數紀錄。預計2022年美國執法人員在邊境地區逮捕的移民人數將超過2021年創紀錄的170餘萬人。同時,無數悲劇正在上演。6月27日,得克薩斯州聖安東尼奧人口販運事件造成53名移民死亡。當時這些移民被發現時擠在一輛大貨車的車廂裏,當地氣温高達39.4攝氏度,車廂內沒有飲用水和可以運作的空調。事實上,這已不是第一次發生移民死亡的慘劇了。2017年10名移民被發現死於聖安東尼奧沃爾瑪超市外的一輛貨車內。墨西哥總統洛佩斯對此批評指出,美墨邊境地區的人口販運已經“失控”,“貧困和絕望”導致了50餘名移民慘劇的發生。《華盛頓郵報》刊文稱,得州移民慘案是美國製度失靈的結果。“美國需要全面的移民改革,公平地對待難民、移民。美國封鎖邊境的政策、與相關國家缺乏協調,以及過去10年美國國內針對移民的煽動性言論不斷升級,都給移民帶來了悲慘的命運。”長期研究美國移民政策的薩爾瓦多移民問題專家塞薩爾·里奧斯認為,“白宮現任主人依然延續着前任們的移民政策”,依然延續着對人權的踐踏和對尊嚴的破壞。美國南部邊境持續不斷的人道主義危機,無疑告訴世人,“我們只歡迎富人,窮人不配擁有美國夢”。

  長期以來,在“門羅主義”影響下,美國在拉美地區假民主和人權之名行反民主和反人權之實,煽動分裂對抗,干涉別國內政,開展經濟殖民,給拉美各國造成災難性後果,嚴重侵犯拉美人民生存權和發展權等基本人權。當今世界,和平與發展是時代主題,國際關係民主化的潮流不可阻擋。美國的霸權行徑不僅違背聯合國憲章宗旨和以國際法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也受到越來越多拉美人民的抵制與反抗,其逆歷史潮流而動的作法註定將失敗。

  (作者為西北政法大學國家安全學院講師、人權研究中心特約研究員)

  美國濫用數字霸權損害發展侵犯人權

  王福亮

  隨着信息技術飛速發展,人類社會進入數字經濟時代,數字技術已經向社會生活全面滲透,併成為經濟增長的新動能。數字經濟發展速度之快、輻射範圍之廣、影響程度之深前所未有,正在成為重組全球要素資源、重塑全球經濟結構、改變全球競爭格局的關鍵力量。在新冠肺炎疫情重挫全球經濟發展的大背景下,各國本可以充分利用數字經濟增強自身發展優勢,促進數字技術與實體經濟深度融合,推動新經濟形態快速發展造福全人類。但以美國為代表的部分西方國家,通過推動建立區域性數據流動框架組織,推出一系列意識形態色彩濃厚的信息技術政策法規等手段,構築所謂數據“寬進嚴出”閥門,人為設置阻礙數據共享、流動的層層障礙,並在國際經貿協定談判中極力維護或植入對其自身數字產業界有利的規則。美國還長期使用非法手段監控、竊取包括個人隱私數據在內的各種數字信息,肆意踐踏國際法基本準則,侵犯世界各國人民人權和自由。這種典型的利用自身經濟技術優勢濫施數字霸權的自私短視行為,嚴重損害發展,侵犯人權。

  美國濫用數字霸權損害發展權。數字經濟最大的特點和優勢是開放、共享、包容、共贏,而美國推行的“數據本地化”策略,不僅損害世界經濟增長,而且違反技術邏輯,更違背互聯網國際治理秩序。美國政府將意識形態因素融入對華數字競爭戰略,在數字領域築起排擠、防範中國的數字多邊聯盟。美國政府不斷宣稱在與中國的競爭中,“確保未來在技術和工業領域的世界領導地位,對美國經濟繁榮和國家安全至關重要”。這充分反映出在一些美國政客眼中,數字規則主導權、價值觀壟斷地位與國家安全息息相關,喪失數字霸權意味着美國在這三方面的重要利益將受到沉重打擊。美國對信息流動施加更多限制的所謂“全球數據競爭戰略”,是傳統美式霸權主義在數字時代的新演繹,將改變互聯網自上世紀90年代廣泛商業化以來的運作方式,造成全球經濟發展更為廣泛的斷裂,加劇世界範圍內的經濟保護主義蔓延之勢。美國甚至違背經濟全球化發展歷史潮流,利用自己由於歷史原因和先發優勢在數字化浪潮中所搶佔的優勢地位,動輒用國內立法的形式實施“長臂管轄”“技術封鎖”,粗暴制裁他國企業、社會組織甚至政府,成為當前全球數字經濟和數字技術發展的最大“頑疾”,嚴重干擾全球正常的科技交流和貿易往來,對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造成破壞,嚴重損害包括美國人民在內的世界人民發展權益。

  美國濫用信息監控手段侵犯本國公民隱私權。信息技術發展的目的本應是促進經濟社會發展,造福人類。但美國卻利用自身技術優勢,非法構築監控網絡,設置大量公然越權濫用公民個人隱私數據的“隱形”政府機構。據美國喬治敦大學隱私與技術法律中心今年5月發佈的《美國的天羅地網:21世紀數據驅動下的驅逐》報告披露,“9·11”事件後,美國國土安全部專門成立了移民和海關執法局,通過要求各州政府機構開放包含個人信息的大量政府數據庫,甚至直接從不受監管的數據代理人處購買、獲取非法信息等渠道,構建了實施網絡攻擊、情報監控的龐大網絡,對本國民眾實施全方位監控。美國政府以所謂保護“國家安全”為理由,在“9·11”事件後將美國成功打造成了“監控無處不在”的國家,其龐大的監控基礎設施數量激增,以至於沒有多少人知道它的成本是多少,也沒有人知道它確切僱用了多少人。位於紐約市中心的一座無窗大廈是美國國家安全局在曼哈頓的秘密監聽中心,運營着代號為“Titanpointe”的間諜中心,全面監測進出美國的電話、傳真及網絡信息,截取包含郵件、聊天、Skype電話、密碼以及網絡瀏覽歷史信息的衞星數據。類似這樣的“黑箱”組織在美國運行多年,普通美國公民特別是穆斯林公民紛紛成為懷疑對象,陷入時時處處被監控、被竊聽,個人隱私和自由得不到基本保證的境地。這既是對所謂“自由燈塔”的諷刺,也反映出美國政府濫用信息技術手段,對公民隱私權等基本人權的肆意侵犯。

  美國肆意踐踏國際法侵犯他國人民自由和人權。美國政府利用信息技術優勢,全面監控所有他們認為“有必要”實施監控的他國政府部門、企業、公民,被監控國家甚至包括美國的所謂“親密盟友”,如德國、英國、法國等。從被曝光的“稜鏡門”事件可以看出,美國情報機構曾經監聽至少35名國際政要的電話,這其中既有美國的傳統盟友時任德國總理默克爾,也有所謂“敵對國家”的時任俄羅斯總統梅德韋傑夫,甚至包括聯合國秘書長。外交使團不可侵犯是早已被廣泛接受的國際法原則,這其中包括聯合國和其他國際組織,它們的運作受到《維也納公約》等國際公約的保護,美國政府的做法嚴重違背以聯合國憲章宗旨和原則為基礎的國際關係基本準則。更有甚者,當美國自我判斷在信息技術領域面臨他國競爭時,在商業利益和“國家安全”這兩大驅動力之下,美國政府可以無視國際法基本準則,隨意網羅罪名拘捕他國公民。這既是對國際法的粗暴踐踏,對他國公民自由和人權的野蠻侵犯,也充分反映出一貫標榜人權的美國,為維護自身數字霸權是何等的雙標和虛偽。

  (作者為北京理工大學法學院副院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6198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國——假人權之名,行霸權之實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