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安樂死全過程,日本女子4分鐘結束生命,從清醒到死亡,讓人淚崩

由 烏雅竹雨 發佈於 綜合

“記住你即將死去”是我一生中遇到的最重要箴言。它幫我指明瞭生命中重要的選擇。因為幾乎所有的事情, 包括所有的榮譽、所有的驕傲、所有對難堪和失敗的恐懼,這些在死亡面前都會消失——史蒂夫·喬布斯在斯坦福大學2005年畢業典禮上演講。
生老病死是大自然的必然規律,有新生必有死亡,新生命代表着喜悦,死亡卻留給人無限悲痛,但是對於一些人來説,生活帶來的痛苦遠遠超出了快樂,太宰治在《人間失格》中寫道:生而為人,我很抱歉。死亡對他來説可能是最好的歸宿。
太宰治一直都在試圖自殺,但自殺太過於痛苦,出於一種人道主義,“安樂死”出現了,“安樂死”源自希臘文,意為“幸福”的死亡,自古以來安樂死就帶有極大的爭議,1938年美國也成立的安樂死委員會。
但“安樂死”的狀態一直都是“猶抱琵琶半遮面”,2007年美國女醫生因為為4名病人實施安樂死被控告二級謀殺,日本也是一樣,一方面准許安樂死,一方面又禁止安樂死,日本的各大醫院都不敢實施,一位名叫小島的女性就前往了瑞典進行安樂死。
小島,原本是一位韓語翻譯,家庭優渥,家中有兩個姐姐和一個妹妹,經歷過一段失敗的婚姻,沒有孩子,48歲那年,小島被診斷出多系統萎縮症,該病在發病年齡在37歲至74歲之間,病因不明,能夠治癒,但沒有特效療法。
發病期間,出現尿失禁、尿頻,運動遲緩,28%的患者同時存在小腦、錐體外系、自主神經系統等相關病症,在短短3年當中,小島就從一個健健康康的人變成了無法獨立生活的病患。
她連基本的站立都做不到,只能依靠輪椅,説話變得十分困難,手指拿不穩筷子,只能握住,甚至需要人餵飯,眼睛漸漸變得模糊,姐姐的臉看不清楚,記憶力變得模糊,後來她被診斷出帕金森綜合徵。
小島不知道自己的命運是如何,只是生活壓得她喘不過氣來,姐姐照顧她也是相當吃力,有一次在醫院檢查時,小島看到了一位病人,他全身插着管子,靠着一台機器維持生命,她似乎看到了自己,小島感覺到了絕望,她決定安樂死。
日本雖然在1976年舉行了第一次安樂死國際會議,但也不是特別支持安樂死,小島開始聯繫瑞典,瑞典已經將安樂死合法化,小島提交了申請,法院、醫師對小島進行了調查取證,在確定她屬於安樂死範圍之內,才同意申請。
小島和家人一同前往的瑞典,她知道自己已經踏上死亡列車,姐姐們很冷靜,進了病房之後,姐姐們終於忍不住了,在一旁抽泣起來,在執行期間,家屬、法院工作人員、公證人員全都在場,當地法院將執行過程都拍攝了下來,這份視頻將提交給日本警方。
在還未執行之前,小島是可以撤回的,但小島説:我想結束我的痛苦。這個痛苦是從日常生活當中滲透,一點一點打消人想要繼續活下去的動力。小島簽字了,打開了點滴的開關,小島跟姐姐作了最後的道別,僅僅4分鐘,小島據永遠的離開了,在離開時,她的臉上是帶着笑容,這對她來説,大概是唯一的慰藉吧!
<結束語>人生如車,或長途,或短途;人生如戲,或喜,或悲.很多事,過去了,就註定成為故事;很多人,離開了,就註定成為故人.生命中的故人,積攢的故事,這些都是歷練.人就是在歷練中慢慢成熟的.一些事,闖進生活,高興的,痛苦的,時間終將其消磨變淡.經歷的多了,心就堅強了,路就踏實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