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助理曹鈺在窗口用手語接待聽障當事人
沒有了法庭中此起彼伏的辯論聲,兩位“沉默”的原告當事人全程沒有開口“説話”,但法官、書記員、翻譯老師始終聚精會神地關注着他們“無聲”的表達,這是5月28日上午上海閔行區法院調解現場的一幕。約半小時的調解結束後,兩位聽障人士豎起大拇指連連點贊。
手語服務進法院為聽障人士解難
當日上午9時,上海閔行法院立案大廳訴訟服務窗口,“手語服務”的指示牌格外醒目,法官助理曹鈺正在進行一場“無聲”的接待。面對當事人,曹鈺熟練地用手語表示:“這次你們的訴訟材料都已經齊全了。根據相關規定,你們可以自願選擇是否參與訴前調解。”兩位當事人面帶微笑,用手語回應“非常感謝,我們願意參與訴前調解”。
據瞭解,此前,曹鈺就已經接觸過這兩位當事人。5月18日上午,在立案大廳的諮詢台旁,兩名當事人顯得十分焦急,他們隨身攜帶紙筆,每每想要説點什麼就拿出紙筆寫寫畫畫。兩人的行為引起了法官助理曹鈺的注意,憑藉多年前手語學習的經歷,她敏感地察覺到兩位當事人可能在表達方面存有困難。她主動向前,用手語詢問:“你好,有什麼可以幫助你們的嗎?”原來,兩名當事人都是聽障人士,由於無法用語言溝通,一個簡單的遺囑繼承糾紛讓他們摸不到頭腦,多次折返於公證處、派出所和法院間準備各種材料。
瞭解情況後,曹鈺將兩人引導至“手語服務”窗口,並用手語一次性告知需要補正的材料,同時列明清單便於當事人對照準備。材料收齊後,經曹鈺初步審查,該案事實清楚、繼承人之間的身份關係較為明確,矛盾爭議也不大,根據上海閔行法院案件繁簡分流工作規定,本案第一時間流轉至立案庭速裁團隊開展訴前調解。
“老法官”試水新技能成就感滿滿
上午10時,上海閔行法院速裁第五法庭,李欣法官和翻譯人員――從事特殊教育十多年的專業手語老師王麗潔正抓緊做着調解前的準備工作。李法官用手語詢問核實到庭當事人之間的身份關係,並邀請王老師就調解過程中法律專業術語進行輔助翻譯,將原、被告的意見完整反饋給法官。手語在當事人和法官之間搭起了一座溝通的橋樑,整個庭審過程有條不紊,既莊嚴肅穆,又充滿了温情,彰顯了司法的人文關懷,體現了訴訟服務的温度。案件當場調解結案。調解結束後,兩名原告當事人用手語連連表示感謝。
調解開始前,主審法官李欣用手語核對當事人基本信息
一場特殊的調解,在為當事人順利“解題”的同時,也給調解法官帶來了從未有過的成就感。李欣法官笑着表示,對自己在此次調解中的手語運用表現總體感覺滿意,這得益於她此前參加的三堂手語培訓課打下的“底子”,以及調解前的臨時“突擊”準備。李欣法官深有感觸地説,多學一門技能在身,就能為市民羣眾帶來更多便利——此前,她也有過審理聽障人士離婚案件的經歷,因為未學習過手語知識,雙方只能靠“紙來筆往”寫字的方式進行交流,耗時麻煩不説,還容易產生歧義。
調解中,手語翻譯專業老師王麗潔為當事人提供手語翻譯
“無差別”服務關注“少數”當事人
據瞭解,聽障人士的訴訟溝通需求能夠在這一案件中得到高效解決,得益於上海法院與上海市殘疾人聯合會開展的“我為羣眾辦實事”活動之“2021年度上海法院手語培訓項目”。該項目是上海市高級人民法院與上海市殘聯共同對全市訴訟服務中心的工作人員進行國家通用訴訟服務手語培訓。此次手語培訓被納入法院整體教育培訓計劃,內容主要包括手語基礎知識、數字、人稱指代以及相鄰糾紛、繼承糾紛、離婚糾紛等法律高頻詞彙和短句培訓。自5月14日以來,訴訟服務手語培訓工作率先在閔行等三家基層法院開展,對法院立案庭幹警開展手語培訓,旨在滿足聽障人士訴訟溝通的需求,有針對性地服務“沉默的少數”。
上海閔行法院首期手語培訓教學現場
本案的主審法官李欣在調解中的自如表達,正是得益於此次手語培訓,而在窗口工作的法官助理曹鈺在數年前通過自學考取初級手語翻譯證書後,又在本次培訓中進行了“回爐再造”。
作者:周辰
通訊員:陳淋清
編輯:王宛藝
責任編輯:張曉鳴
*文匯獨家稿件,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