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護人員完成高風險手術 九旬太婆髖關節骨折後又站了起來

“一步、兩步……”隨着一位太婆的步伐,武漢市第四醫院骨科病房裏鼓勵的掌聲和加油聲交織成一片。就在一週前,這位太婆遭遇了號稱“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髖關節骨折。在家屬的充分信任下,醫護人員冒着高風險為其成功進行手術,讓她重新站了起來。

醫護人員完成高風險手術 九旬太婆髖關節骨折後又站了起來

患者文婆婆現年90歲,身患冠心病,慢阻肺,糖尿病及多種慢性疾病。9月21日,文婆婆在家不慎跌倒,當即腿部疼痛難忍,無法站立。家人隨後將其送往武漢市第四醫院古田院區就診。

在該院骨關節科,文婆婆的檢查結果顯示股骨頸骨折。骨關節科主任李燁介紹説,股骨頸靠近股骨,也就是大腿骨的頂端,位於人體胯部,是髖關節的組成部分。這裏是整條股骨最細的地方,下肢運動時還承擔着相當於人體重2到6倍的重量,因此非常容易發生骨折。

股骨頸骨折在老年羣體中比較常見。由於髖關節的骨折會嚴重影響人的活動能力,傷者往往只能長期卧牀。加上老年人恢復能力較弱,還面臨卧牀帶來的壓瘡、下肢靜脈血栓、心功能衰竭等各種併發症的風險,因此也被稱為“人生中最後一次骨折”。

從文婆婆的情況來看,由於年事已高,加上各種基礎性疾病,經過全院會診後判斷,手術的風險和難度是比較高的。保守治療風險更小,但考慮到後期恢復的難度,傷者很可能就此卧牀不起,無法自理。經過再三權衡,李燁主任和團隊成員認為,為了患者晚年的生活質量,手術值得一試。

做出決定後,醫護人員與婆婆的家屬進行了詳細的溝通,並充分告知了方案的風險和利弊。好在溝通非常順利,醫患雙方很快達成了共識。婆婆的兩個兒子都充分理解和尊重醫生的專業判斷,支持他們為了母親搏一把。

令人欣慰的是,在醫護人員的精心操作和各科室的密切配合下,文婆婆的髖關節置換術非常成功。經過幾天的休養恢復,目前文婆婆已經可以藉助器械下地行走。按目前的恢復情況,她很快就可以出院,後期也可以實現生活基本自理。

對於這樣的結果,婆婆和家屬都非常高興,對醫護人員連連致謝。李燁則表示,這首先得益於如今醫學技術的發展,髖關節骨折已經有望甩掉“人生最後一次骨折”的稱號。“更重要的,是家屬和患者本人的理解和信任,給了我們放手一試,闖過難關的信心和底氣。”

責編:王鳳君

融媒體記者:胡勇

通訊員:李燁 楊京

編輯:王佩

醫護人員完成高風險手術 九旬太婆髖關節骨折後又站了起來

【來源:武漢廣播電視台】

聲明:轉載此文是出於傳遞更多信息之目的。若有來源標註錯誤或侵犯了您的合法權益,請作者持權屬證明與本網聯繫,我們將及時更正、刪除,謝謝。 郵箱地址:[email protected]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15 字。

轉載請註明: 醫護人員完成高風險手術 九旬太婆髖關節骨折後又站了起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