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入2021年,國內新能源市場早已被自主品牌和新勢力造車佔據了大部分市場份額。作為德系合資品牌的代表車企,大眾汽車顯然也注意到了國內新能源汽車市場的未來發展前景,在一汽-大眾引入ID.4 CROZZ後,上汽大眾ID.4X也迎來了上市。它的到來能否扭轉當前局面?又能否挑起新能源市場的大梁呢?
長久以來,國內燃油車市場中,大眾汽車總是以極高的銷量引領市場,樹立了難以撼動的市場地位。當新能源市場逐步成熟時,大眾汽車卻難有一款能夠符合當下需求的產品推出。直到ID系列的出現。
ID.系列是大眾汽車集團的新能源戰略的重要一步,此前一汽-大眾已經引入了ID.4 CROZZ,作為姊妹車型,上汽大眾也緊隨其後推出了自家的首款ID.系列車型——ID.4X。
ID.4X基於大眾MEB平台打造,定位為緊湊型純電動SUV,補貼後的售價區間為19.9888-27.2888萬元。從外觀來看,ID.4X與ID.4 CROZZ有着非常高的相似度。而在消費者所關注的續航能力上,新車提供402km、520km、555km共計三種續航版本。
此前,合資品牌純電動車之所以沒能夠快速打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主要原因就是在於價格過高以及續航能力弱等因素。從當前市場格局和產品價值來看,售價在20萬元左右的廣汽埃安V和小鵬G3都是上汽大眾ID.4X的競爭對象。
在20-30萬元的市場中上汽大眾的這款ID.4X 無論是價格還是續航能力都有着非常強的競爭優勢。尤其是在以大眾品牌做背書的前提下,其未來市場前景更加值得期待。
我們知道,中國自主品牌早在2013年左右就已經開始推廣新能源車型,經過數年的市場探索,已經取得了相當出色的成績,並佔據了新能源市場的半壁江山。同時,在產品和技術不斷迭代升級後,自主車企們也有越來越多的新品投放市場,尤其是新勢力造車方面,產品亮點和優勢更加突出。
對於大眾汽車來説,面對中國的新能源車市場卻只能望眼欲穿。此前,朗逸、高爾夫、寶來等熱銷車型也曾推出過純電動版本,只不過由於“油改電”的技術路徑過於老套,且產品幾乎沒有優勢,價格也不是主流消費能夠承受的,因此銷量極為慘淡。
所以,大眾汽車亟需一款能夠快速打開中國新能源市場的車型,因此ID.系列被賦予了更多使命。相比大眾此前的純電動車,顯然ID.系列的誠意更足。值得注意的是,除了為獲取更多市場份額外,大眾佈局ID.系列還有更深層次的考量。
根據2019年工信部公佈的“雙積分”顯示,一汽-大眾以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549439分,新能源汽車積分-145274分排在負分榜的榜首。上汽大眾的平均燃料消耗量積分為-191381分,新能源汽車積分為-96626分。因此,解決積分消耗的快速途徑就是製造、且賣出更多的新能源車來抵消目前的負分狀態。
時至今日,大眾汽車的主銷車型都是以燃油車為主,為了“補償”積分,大眾汽車需要付出更多的現金購買其它車企富裕的積分來抵消。如今,新能源積分的價格水漲船高,已經從此前的兩三百元一分暴漲到近千元。在利潤和現實面前大眾汽車不得不選擇妥協。因此,當下ID.系列新能源車的銷量如何,關乎到大眾汽車未來的市場命脈。
寫在最後:從ID.系列上,我們已經看到了大眾汽車的誠意,無論其出於何種目的推出,只要產品性能符合需求,且定價合理,一CAR認為就可以購買。對於那些對品牌有着極高信仰的消費人羣來説,ID.系列雖然姍姍來遲,但起碼沒有辜負期望。而ID.4X能否獲得大多數人的青睞,我們也將拭目以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