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引發了孩子的固執?
固執可以歸類為個體的一種人格特質。有研究者將人格界定為個體在與環境的相互作用中表現出來的帶有個人特徵的行為和思維模式,由此,對於孩子來説,特別是年幼的小孩子,他們在行為上表現為固執時,其思維模式通常也會存有固執這一特性。研究者們還提出,個體的由性格和氣質組成。越是年齡小的個體,其人格越更多地受到先天氣質的影響。
鑑於此,思考孩子的固執問題,不可避免地也要考慮到其家人慣有的行為和思維模式,是否存有固執的特性?父輩祖輩以等周邊密切接觸家人固執特性的表現,對於孩子來説,不僅會帶來遺傳的影響,還會帶來更多後天教養和示範的作用。
排除外在其他因素的影響,作為一個獨立的人類個體,孩子自身的內在心理發展,也會影響到他們固執的表現。根據美國心理學家埃裏克森的八階段理論,人們在不同的年齡階段,都需要解決一對矛盾的心理衝突:在1歲半到3歲之間,需要解決“自主-羞愧懷疑”之間的衝突;在3-6歲之間,需要解決“主動-內疚”之間的矛盾衝突;在6-12歲之間,需要解決“勤奮-自卑”之間的矛盾衝突;在12-20歲之間,需要解決“同一性-角色混亂”之間的矛盾。小破折號前面的內容,如自主、主動、勤奮和同一性,都屬於個體正性的人格特徵,而後面的羞愧懷疑、內疚、自卑和角色混亂則屬於負性的人格特點。雖然,並不是所有的孩子都完全嚴格按照這樣的軌跡發展,但是這種發展軌跡還是有着很廣泛的適用性,能解釋很多孩子人格發展過程中出現的階段性和持久性問題。
3歲以下的小孩子,常常表現出各種探索行為,來滿足自己對世界的好奇心,如果這個階段,他們的探索受到鼓勵和滿足,孩子就會獲得自主這一人格特質,3歲以後,寶寶常常會主動發起一些願望和目標,並且會想辦法實現這些內容,此時如果得到鼓勵支持,就會獲得主動的人格特質,反之,則會獲得羞愧、懷疑自己,常常做錯事不斷內疚的心理狀態下。小學階段的孩子,學習習慣和態度的培養至關重要,遠遠超過成績排名本身,因為個體需要在這個階段習得這樣的道理:每一份收穫都需要勤奮的努力,最後的結果都是過程中一點一滴的累積,人生需要付出,這也是自我價值實現和得以證明的必須經歷。
所以,孩子的固執可以理解為是由於先天氣質、後天養育和自身人格發展狀態階段,三者共同引發的一種行為和思維模式。
如何跟固執的孩子相處?
養育固執的孩子,需要家人付出更多的智慧和耐心。無論孩子多大年齡,針對他們固執的特徵,父母在與其相處互動時,可以重點從三方面加以嘗試:
多從心理發展的角度看待孩子的固執
刻意減少對孩子表現出來的固執進行抱怨和擔憂的頻次。孩子表現出來的所有不配合,我行我素,本質上都是在彰顯和表達着堅持自我,擁有主見以及喜惡分明的個性特點。在成人看來,這些不配合不聽勸都屬於“固執”,但是對孩子來説,這些都是他自身意願的表達,努力在與環境抗爭,也是他們發展自身的自主、主動的人格特質的內在驅動力。為此,對於個性固執的孩子,父母要懂得順勢而為的道理,多嘗試尊重他們自身的意願,不以犧牲孩子積極人格特質發展為代價,一味盲目地期待孩子表現出各種宜人的聽話和配合。管教中的衝突和困擾,很多時候也是由於孩子的表現跟父母的期待有所不同而導致,適度期待,開放性期待,往往更有助於父母跟孩子的和諧相處。
多從孩子內部思維想法看待他們的固執
父母需要常常有意識地減少對孩子行為的偏頗評價。父母可以嘗試不僅執着於看到孩子的不聽話,還要嘗試着觀察分析洞察他們的內心訴求。孩子不想去户外,是積木還沒有玩夠還是對户外活動沒有興趣?孩子堅持要一邊吃飯一邊看電視,是太想看電視了還是根本不餓?孩子反覆磨蹭,是畏難還是沒有興趣,或者是之前玩得過於興奮和疲憊?父母如果只看到現狀和結果,不去倒推原因,不能在源頭長從長遠的角度根除問題,而只是斷章取義地階段性解決問題,那就會引發跟孩子的高頻次衝突,次數多了,便會形成惡性互動的習慣模式。過度忽視孩子行為內在因素的思考,常常很難從根本上改善孩子的固執,更難以促進他們健全人格的發展,只會引發越來越積激烈的養育衝突。
多從成人環境裏尋找原因
如果父母覺得改變孩子很難,那就嘗試改變一下自己,減少對孩子言行的標籤化是一個有效的嘗試。有研究者認為,人類心理的病態顯示的是一個社會的病態;而一個孩子的行為問題,往往顯示的是一個家庭的教養問題。實際上,孩子堅持做什麼,與成人堅持做什麼,裏面藴含的固執特性是一模一樣的。也許你會認為,自己堅持讓孩子做的都是有益身心健康的內容,而孩子自己堅持的內容都是有損身心健康發展的內容。儘管如此,對於還不具備多角度異位思考或者是處於自我中心、個人神話主義階段的孩子來説,他們一定只會從自身的意願考慮,抗議父母的“教育”,在這樣劍拔弩張地緊張氛圍裏,如果成人也只考慮自身的觀念,忽視孩子的想法,勢必出現衝突和僵持,無法解決固執問題。英明且更有人生經驗的父母,要懂得不跟幼稚的孩子一般見識,懂得退讓,待海闊天空之後實施親子教育。
不同固執情況適宜如何處理?
孩子的固執通常可以進行細分,根據具體的情境以及個體的個性特質,可以進行不同的處理和應對:
結束當前活動進入新的內容
即使是年齡小的寶寶,也需要掌控自己的生活,需要對自己的活動安排有前期的瞭解、預判和計劃。成人要為孩子提供事先的心理準備,可能是提前5分鐘提示,也可能是10分鐘,這個時間並不唯一,但這個步驟必不可少。“還想玩積木嗎?要不要出去玩?去外面挖沙子滾球去?你想什麼時候開始寫作業?刷牙?洗澡?”有準備的同時,還要詢問孩子的意願,並且加強後續事情的誘惑,只有這樣,孩子才更有可能心甘情願、高高興興地出去。如果這樣的提醒效果不大,那就只能用上“陪伴牽引”,帶着孩子進入狀態,時機成熟時再撤退。而我覺得這才是管教孩子的正確思維方式,而不是每次都指望孩子自主和自律,或者是數落訓斥一番後,讓孩子在內疚恐懼中進入下一件事情,也許解決了當前的局面,但是對於日後的相處,以及持久性解決孩子問題並無益處。
改掉不好的習慣
去除到一些已有的習慣內容,無論對於孩子還是父母來説,都並不容易。譬如各階段年齡孩子,都會表現出來的迷戀電子產品這件事情,在建立之初,可以“不擇手段”,如悄悄拔掉插座等,趁孩子不注意,故意藏起來,聽起來或許很低級,但是讓孩子最終斷舍離,這些也是很有效地很委婉地強硬手段。在孩子離開一些迷戀事物時,一定要有其他有趣的內容加以代替,而最有趣的就是父母的陪伴,做什麼都行,關鍵是全心全意地陪伴,以孩子的興趣為主。
堅持先回應後提要求的原則
任何時候,孩子表現出固執,父母都要堅持以身示範,進行積極地溝通商量,而不是管理孩子不成,父母自己內心的怒火先被點燃,孩子沒瘋狂之前,父母就開始先進入歇斯底里的狀態,勢必輸了這場親子較量。父母要讓孩子見證:人要懂得既有堅持又有妥協的道理。跟孩子確認瞭解他的想法意願之後,父母可以明確告知哪些可以滿足,哪些不能答應。事實上,孩子的很多訴求也是嘗試性提出的。父母這樣跟孩子相處久了,孩子便會習得協商變通的思維模式,繼而在行為上得以改善固執,令情緒得以掌控。
想要孩子不再那麼固執,父母自己也需要不再那麼固執,無效的方法,不必毫無道理地堅持,前人祖輩傳授的經驗也需要調整改良,與時俱進。時時反思,懂得主動廢掉腦子裏固有的刻板的並無道理的信念,才能成長為不固執的父母。如果你認為貪玩的孩子肯定不會學習好,如果你認為女孩子一旦愛上漂亮打扮就難以學習好,如果你認為圈全部滿足了孩子,就一定會慣壞孩子,那你需要具體問題具體分析,因為類似的邏輯推理很多時候並不成立。驗證起來很簡單,倒推一下,看能不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