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日子,微博有個熱門話題引來7萬人轉發,點贊數將近28萬,內容是“易怒父母養出來的孩子”。
心理醫生Juliette Virzi 採訪了一些易怒家庭,並總結了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存在的15個最大的特點。
在評論區,還能看見一個個有類似經歷孩子的故事,儘管現在他們已經成年,但回憶起童年時父母發怒的樣子,好像還是在昨天。
可見,遇見暴脾氣的父母,會讓孩子的心理遭受到巨大的打擊,並且影響深遠。
有位網友説:他始終都記得前一秒還很開心的媽媽,就因為一點小事開始破口大罵,以至於自己在家裏很沉默,不願意表達想法。
還有的網友説:長大後開始理解父母,但自己已經傷痕累累,遇到困難還是會下意識躲避,感到無助。
每個故事裏,大家都有着自己的悲傷,那種沒辦法訴説的傷痛好像一直在情緒中,沒辦法抹去。
暴脾氣父母養出來的孩子,後來都怎樣了?曾經在網上看過一篇報道,電影製片人Charlie Tyrell在父親的遺物中,發現了一些“特別的”東西,是錄像帶,上面貼着奇怪的標籤。
母親説當時擔心孩子太小,就沒有提及這些錄像帶,現在她也不記得裏面錄的到底是什麼了。
後來孩子和母親一起看了錄像帶,才發現裏面是一男一女激烈的爭吵,男人正是他的父親,而女人是他的奶奶。
成年的Charlie都沒有想到,原來自己的父親和奶奶還有這樣的一面,兩人總是激烈對抗和爭吵。
Charlie的奶奶就是一個脾氣極其暴躁的人,對Charlie的父親Greg格外沒耐心,有次僅僅因為兒子跟同學出去玩回家晚了一點點,就被憤怒質問,為了避免捱罵他説了謊,被識破後遭遇了打罵。
Greg長大後當了警察,接觸了心理學,慢慢才發現母親的脾氣來源於原生家庭,她也曾是受害者。母親的父母也是易怒型家長,可以説這種暴躁的情緒影響了三代人。
於是,Greg立志不在孩子面前發怒,從自己的轉變開始,終結家庭代代相傳的悲劇。
有很多次和妻子發生爭吵,都強行讓自己點到為止,Charlie犯錯時,他也沒有忘記自己的誓言,只是他的愛總是顯得很笨拙。
為了跟孩子們搞好關係,把家裏弄得整齊漂亮,自修木工課和機械維修,每週還帶着Charlie去小型機場玩耍。這些在Charlie看來都是小事,但卻是爸爸用深沉的愛和懺悔做出的改變。
最終他成功了,沒有讓自己的原生家庭影響下一代。
易怒只是一個人負面情緒的表現,並不是不能改變,只要下定決心還是可以的。
作為父母要懂得,別讓情緒毀掉一個家,甚至毀掉整個家族。
父母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緒?壞脾氣就像是一種無形的打擊,每發作一次,就會在孩子心裏留下一個陰影,管理好自己的情緒,才能平和地和孩子交流,具體應該怎樣做呢?
- 一分鐘冷靜法
如果控制不住情緒,請學會先觀察再行動,嘗試數60個數,讓情緒緩和一下,想想自己到底想讓孩子做什麼。
孩子也會潛移默化學會這種方式,我家二寶就是這樣,在幼兒園裏和小朋友有衝突,還會説:我給你60個數的時間,再之後我就要生氣了。
雖説他還沒有完全理解其中的含義,但已經能夠初步管理自己的情緒。
- 感同身受法
家長可以準備一個簡單的手環戴在右手上,將要發火時就把手環換到另一隻手上,情緒穩定後再換回來。這個需要多堅持,然後才能形成習慣,漸漸就會覺得要發火很麻煩,做一個平和的父母。
還可以設身處地地想一想,孩子説的痛,也就知道如何進行自我的情緒管理了。
- 自我冷靜法
有時實在控制不住想發脾氣,就直接和孩子説:我現在很生氣,想冷靜,我靜一下再來找你。
自己冷靜好了後再接觸孩子,不要覺得這是疏遠,實際上就會教會孩子生氣時不要做決定,也不要説太多,平和才最好。
當然啦,家長畢竟也是人,不可能每次都控制住脾氣,但你要記得,發完脾氣後給孩子進行心理建設。
發完脾氣後,如何減輕對孩子的傷害?1、客觀描述自己的感受
告訴孩子自己發脾氣的原因,比如:你自己能做的事情,總是賴着媽媽一起做這類具體的描述。
記住,一定不要再講以前的事情,也不要對孩子的人格進行攻擊,輕易給孩子貼標籤,或者把自己的感覺強加給孩子。
2、給孩子有建設性的建議
有的家長在孩子犯錯時,喜歡講一堆大道理,根本認識不到孩子已經不耐煩。
其實孩子需要的,是知道接下來自己應該怎樣做,如何才能把這個問題解決了,訓斥並不能改變什麼。比如,孩子已經把碗打碎了,就不要再責怪,給他提供工具,在安全前提下掃起來就好了。
3、表達情緒,並真誠道歉
大人總覺得自己有架子,不能和孩子認錯,有時計算知道自己做得不對也嘴硬逞強,口頭佔上風。
同事曾跟我分享了童年的故事,父親因為她把炕燒得太熱而感冒,打了她一個大巴掌,她現在還記得。後來,當她自己有了家,一家人回憶時父親緊緊地拉着她的手,説了句對不起。
其實父親也一直記得,只是放在心裏不説,時隔多年的道歉才打開這個心結。
家長應該在原則問題上客觀説出自己的不足,不要總是擺着架子,讓雙方都覺得尷尬,愛是不怕表達的。
你永遠不知道,發火時孩子又有多懼怕,這種不可逆的影響真的會代代相傳,並且成為下意識的行動,請用平和、愛和關注陪伴孩子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