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和阿富汗的位置
印度和阿富汗這兩個國家,怎麼看都沒法銜接在一起。
阿富汗是個伊斯蘭教法國家,以教法經典作為運行的最高規則,最主要的輸出物是罌粟和宗教極端分子。
印度國內雖然有數以億計的穆斯林,但歷屆政府都以限制伊斯蘭勢力為首要任務。
但國際關係常常以一種詭異的方式運行,全力限制國內伊斯蘭勢力的印度,卻是阿富汗最主要的援助國之一,僅遜於美、日、歐等發達經濟體,位列第五名。
一個自己尚需接受援助的發展中國家,豪擲30億美元在一個“敵對”信仰的國家,究竟有什麼背景呢?
一、援助的曲線印度對阿富汗的援助發生過多次變化,早在世界馳名攪屎棍從南亞抽身而去時,印度與與阿富汗就建立了密切的聯繫。
導致兩國走近的原因有兩個:
1、同為蘇聯的盟友;
對,你沒看錯,印度建國初期是蘇聯的盟友,而巴基斯坦是美國的小弟。
2、同於巴基斯坦有領土糾紛;
大英攪屎棍留下的不只有克什米爾衝突,巴阿之間的普什圖聚居區(早期的西北邊省)也一樣有領土爭端。
國際友誼最簡單的邏輯是“敵人的敵人,就假裝是朋友!”
印、阿合作一起弄小巴,既暗合大哥心思,又符合自身利益,屬於典型的順水推舟之計。
甚至當蘇聯飄了,一腳踩進帝國墳場,印度都頂着全世界的聲討浪潮,偷摸支持蘇聯扶持的阿富汗政權。
這場典型的代理人戰爭,成就了美巴的關係,也成就中美蜜月期,還成就了一票極端分子,拉登就是這段抗蘇歲月被養成怪物的。
等蘇聯崩盤了以後,為抑制巴基斯坦對阿富汗影響力,印度開始支持北方聯盟的“潘傑希爾雄獅”馬蘇德。
當與巴塔(巴基斯坦塔利班)有千絲萬縷聯繫的阿富汗塔利班崛起,吊打各路諸侯後建立了政權,印度在阿富汗的影響力被迅速削弱。
2001年美國重走蘇聯的舊路,雷霆一擊摧垮了塔利班的政權體系。已是美國盟友的印度,也重回阿富汗施加影響。
2002年,剛剛上任的卡爾扎伊便出訪新德里,印度隨即高調宣佈提供1000萬美元的援助。
同樣的配方,同樣的味道,唯一的區別是換了個大哥。
隨後,大量印援開始流入阿富汗。
據估算,在2002-2012年間,印援總額高達15億美元。
三哥砸錢的效果還是很明顯的,2011年簽署了戰略伙伴協議,印阿從單純的基礎建設援助,走向了軍事合作,印度開始培訓阿國家安全部隊並聯手打擊恐怖主義。
為鞏固雙方的戰略合作關係,2013年印度再次加碼,怒砸20億美元用於基礎設施、教育、醫療保健和軍事培訓等領域,在阿富汗服務的印度人多達4000名。
美國在阿富汗的心路歷程和他親媽、蘇聯沒啥區別,都是上來就摧枯拉朽的速勝,緊接着是痛苦不堪的牛皮糖。
2014年以後,米胖子也都拖得有點受不了了,身邊的小弟乾脆拉了胯。被販毒養着的阿塔反倒容光煥發,給聯軍來個秋後算賬。
當雙方有了談判的覺悟,巴基斯坦的隱形影響力再次彰顯,三哥則開始心懷憂慮。
雖然印阿兩國政府嘴上都號稱要加強合作,但嘴上是嘴上,身體最誠實。2016的印援相比前兩年,大幅削減了70?上,注意是削減了70?不是削減到70?
2017年1月20日,多次表示從阿富汗撤軍的奧巴馬卸任,地產商懂王上台,美阿關係再度發生變化。
駐阿美軍司令尼向國會誇下海口,“保證兩年內,擊垮塔利班武裝組織,確保政府軍控制區涵蓋全國至少80?人口。”
如其所願,2018年開始,美軍加大對塔利班武裝的空襲力度,投放炸彈的數量比2017年高56?是2016年總投放量的5倍多。
前幾天,懂王喜獲諾貝爾和平獎的提名,還有人説他任內從未發動一場戰爭,有利於世界和平。
懂王確實沒發動一場新的戰爭,但他提升了阿富汗戰爭的烈度。
踩着大哥腳步的三哥,再次調整了對阿富汗政府的態度,承諾五年內提供10億美元的援助。
據阿富汗財政部2017——2018年度的報告估算,包括17萬噸小麥在內的印度援助,支出資金高達35億盧比。
阿富汗戰爭的內容,請見《被美國養大的塔利班,怎麼又砸了美國人的鍋? 》
亞洲的十字路口
縱觀印度對阿援助的過程,起落間充滿了大國地緣政治的因素。
阿富汗之所以能成“帝國墳場”,正是因為其地緣政治價值。
這個站在十字路口上的多山國家,溝通着南亞、西亞、中亞、東亞四大板塊。
歷史上在這兒踩過一腳的猛人,有居魯士、亞歷山大、貴霜、西突厥、黑衣大食、花剌子模、帖木爾等17王朝。
工業革命後的三大強國,也無一例外踏足於此。
這就是阿富汗的吸引力,既能吸引大哥,也能吸引三哥。
更何況印度對自己的地位不是一般的自信,尼赫魯在書裏寫道:“印度……是不能在世界上扮演二等角色的,要麼就做一個有聲有色的大國,要麼就銷聲匿跡。”
基於這種國家定位,印度才會以大英帝國繼承人自居,把手直接伸到克什米爾、緬甸、斯里蘭卡、錫金和尼泊爾。
如果將印度看做一個文化範疇,巴基斯坦和阿富汗都屬於印度河文化輻射範圍,古代犍陀羅的佛教造像藝術,便發源於阿富汗北部。
不過,歷史上阿富汗的部落民太能打,三哥自然也看在眼裏,心再大也得憋着,而且印度在進行援助時,還要有意避開直接駐軍,以免造成阿民意反彈。
霸氣側漏的尼赫魯
另外,印度對阿的鉅額援助,還有平衡巴基斯坦影響力的作用。
阿富汗的普什圖族和巴基斯坦的普什圖族同根同源,現在分屬於兩個國家,全拜國際馳名攪屎棍所賜。
兩國普什圖人千絲萬縷的聯繫,既被美國用來對付蘇聯,又被塔利班用來對付美國。
印巴兩國在阿富汗的影響力,呈現此消彼長的蹺蹺板狀態。
當奧巴馬宣佈從阿富汗撤軍時,巴基斯坦的影響力迅速上升,而印度旋即削減了對阿援助的數額。
等到懂王上台,加大了打擊塔利班的力度,印度則亦步亦趨的加大了援助力度。
從47年建國算起,印度已歷經了14位總理,但援助阿富汗的策略從未改變,可見其為基於國家利益考量的大戰略,而非某一政黨的好惡。
尤其2016年後,印度對阿富汗的援助,開始轉向國家“軟實力”輸出,嘗試建立親印度的民意基礎。
三、援助中的國家利益“國與國之間,沒有永恆的朋友,沒有永恆的敵人,只有永恆的利益”,
這句話被老謀深算的英國政治家説出來,可謂一針見血。
印度作為一個本身也在接受援助的發展中國家,每年斥巨資進行對外援助,歸根結底是為了謀求自身國家利益。
國家利益可簡單分為幾個組成部分,國家形象、所在區域影響力、國家安全和Money。
從國家形象和區域影響力上説,印度一直在謀求南亞霸主的地位,自然有必要在阿富汗重建中贏得話語權。
從安全的角度上説,阿富汗盛產宗教極端分子,據統計印控克什米爾地區20?上的恐怖襲擊阿富汗塔利班。
在錢的問題上,印度是世界上經濟發展速度最快的國家之一,國內資源不足的窘境愈發明顯,中亞、西亞地區豐富的礦產資源,進入了印度的視線。
印度官員明確表示:“阿富汗具有將南亞與中亞的貿易、油氣管道和基礎設施連接起來的潛力”。
另外,長期的局勢動盪,阿富汗的礦產資源成了未被開發的處女地。2010年以來,阿富汗探明發現了包括鐵、銅、鈷、金和鋰等重要礦藏資源,預計可開採價值最高達3萬億美元。
但阿富汗缺乏開採的資金和技術,而經濟發展迅猛的印度則急需礦產資源。
雙方一拍即合,迅速展開了合作,數百家印度公司在阿富汗投資,投資總額高達近5500萬美元。其中僅七家印度公司組成的鋼鐵聯合體,便從印度政府拿到了55億美元,為其30年無息貸款
印度其實也有自己的“一帶一路”經濟戰略,這條指向應對“中巴經濟走廊”的經濟計劃,被稱為“印阿伊三方經濟走廊計劃”。
隨着對阿援助的深入,印度越來越注重軟實力的輸出和影響。
印援從最初的只參與培訓政府官員和資金注入,到投資基礎設施建築(公路、鐵路、發電站、輸電線路的投資佔比高達48?、再到反恐合作、軍事援助,現在已拓展至公共衞生、社會福利和教育培訓。
印度派駐在阿富汗醫療特派團(IMMs),每年為數十萬阿富汗患者提供醫療衞生服務和藥品;
印度還在向阿富汗援建的大學,每年提供614個獎學金資助名額,印度文化關係委員會(ICCR),另外再每年提供675名阿富汗學生,在印度接受本科和研究生學習的全額獎學金。
公允的説,印度對阿富汗的援助確實幫助阿富汗強化了社會保障能力,改善了阿富汗的民生,而印度也順便輸出了自己的產能、產品和影響力。
如果把南亞的版圖,擴大到東部亞洲,那印度所處的地位就是中國。
有些腦子不太靈光的中國人“單純”的認為,“我們賣出去產品,從別國換來$和資源,是個合適的買賣,應該按着這條道路一直走下去。”
這對中國來説,可能確實是個合適的買賣,但對其他國家卻未必,尤其你身邊兒還站着一幫喜歡挑事兒的國家。
“中國殖民非洲”的言論,近幾年來在國際輿論界甚囂塵上。
説白了,就是有人在忌憚,中國在非洲的資本、援助和影響力輸出。
但輸出之資本是中國產品,對整個世界360°無死角覆蓋後的必由之路。
因此,“一帶一路”走得通則國興,走不通則國衰!
這一點中國如此,印度也一樣!
誰的錢都不是大風颳來的,即便三哥做事兒有點兒飄忽不定。但印度歷屆領導人的腦袋,肯定沒挨個被驢踢過。
這話翻過來説,要是國家領導人的腦袋都被驢踢了,那鍵盤俠們的腦袋,至少是被大象踩過!
參考資料:
《印度對阿富汗的發展援助政策研究》_趙春珍、龔偉;
《印度對阿富汗援助中的國家利益因素》_施丹輝;
《塔利班倒台後印度對阿富汗援助評析》_韓召穎、田光強;
《印度對阿富汗援助的政策考量、主要內容及制約因素》_李吉軍;
詳解歷史細節,釐清來龍去脈,視角不同的中國歷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