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卷語:
由於當今社會經濟水平不斷地發展,每個家庭的生活水平都在不斷的提高,現在的家長更加的重視孩子的教育和成長,為了能把自己最好的都給到孩子,讓孩子過上衣食無憂的生活。
基本每個家庭都不會像以前一樣生很多的孩子,而基本都是一個或者兩個,導致整個家庭的人都要圍着這個孩子轉,要什麼都滿足,這也就形成了對孩子的溺愛心理。
而心理學上認為:溺愛是照顧者與兒童之間不健康的關係特徵。家長長期對孩子保持溺愛的狀態會導致孩子變得特別沒有教養,比如,自私,囂張跋扈,以自我為中心,這樣的孩子很難生活在羣體生活裏,很難適應對他沒有關注的環境,上學時很難有比較好的同學,長大後難以在社會立足。
對於我們來説,是很難接受沒有教養的人的,他們不懂禮貌,沒有規矩,不受身邊的人待見。因此作為家長,我們既要給到孩子美好的生活,同時,也要讓她們知道生活的不易,既要給到重要的陪伴,也要不斷強調社會的禮儀。
而作為家長的我們,如果發現孩子有以下幾種跡象,那就證明你的孩子在走向沒有教養的路上。
一、做事自私,以自我為中心
在我們當今社會情況下,很多隻有一個孩子的家庭裏,家裏的父母,爺爺奶奶,姥姥姥爺都圍着一個孩子轉,孩子的要求家裏的人不顧一切的滿足。而生活在這種環境裏的孩子往往都是以自我為中心的,總希望他人也按照自己的意願行動。
這樣的孩子會沉浸在自我的世界裏,認為所有人都應該跟從他的想法,而他就是所有人的中心,他們會比較自私,不願意聽從別人的意見,做事一意孤行,説話也口無遮攔。
因為在家裏父母會盡量的滿足他的要求,但是外人不可能像父母那樣。比如,當他們開始上學與同學相處時,也會用在家裏和父母相處的思維,去和別人相處,但是每個孩子都是家裏的小寶貝啊,不會像父母一樣遷就他,這樣就會出現各種矛盾。
所以當你發現你的孩子與別人相處過程中不願意分享,並且習慣用命令的口吻説話時,也就意味着他缺乏教養,這時作為家長應該正確的引導而不是忽視自己孩子的行為,因為可能孩子自己本身是意識不到自己的錯誤的,所以我們應該及時的幫助孩子糾正錯誤的行為。
讓孩子保持一顆感恩的心去對待每一個人和每一件事情,幫助他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人生觀,以便於可以更加完美的融入到社會。
二、言談舉止沒有禮貌,不顧及別人的感受
發展心理學認為:孩子所處環境、遺傳基因都會對孩子後天的成長產生影響。
沒有那個孩子生下來就是沒有禮貌不懂事的,更沒有那個孩子是天性就自私無理的,所以説父母的行為和家庭的氛圍會直接影響到孩子的行為。因為孩子會觀察模仿大人的言行舉止,而父母木長年累月的行為會讓孩子成為習慣。
因為在孩子成年之前是無法判別對錯的,所以父母是孩子最好的榜樣,你會發現一個家庭如果父母蠻橫不講理,那麼孩子的性格也會和父母一樣不講理,反之如果父母通情達理,為人謙和,那麼孩子也會很有禮貌。
父母是孩子行為意識印象的第一人,所以父母一定要給孩子還一個好的榜樣,不要給孩子造成一種錯誤的意識,而這種意識一旦形成但是很難改掉。
三、過分縱容,順遂心意
現在的家長因為過分的愛自己的孩子,恨不得把全世界最好的東西都給孩子,竭盡可能的滿足孩子的一切要求,使孩子變得越來越驕縱,會以各種各樣的方式來讓父母滿足自己的要求,一旦父母沒有滿足便會又哭又鬧,直到父母滿足為止。
這樣的孩子會因為父母的過度縱容變的越來越沒有禮貌,當他們進入社會後,如果有人沒有滿足他的心願,他們便會產生極大的逆反心理,對別人做出過激的行為,時間長了同事會離他越來越遠,最後可能會受到排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