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汽車輪轂知識分享:「大輪轂&薄輪胎」究竟有什麼魅力

由 沈建伏 發佈於 綜合

#老司機聊汽車知識#

內容概述:汽車輪轂與輪胎的功能,輪胎參數概念,“超薄”輪胎的優缺點詳解。有沒有發現這樣一種現象:隨着汽車性能的不斷提升,車輛裝備的輪轂越來越大。曾經17-18英寸的輪轂就已經是中高端汽車的選項了,19/20英寸的輪轂只有少數跑車才會使用,超過20英寸則是美國小黑哥喜歡喜歡的「DUB」風格的改裝標準,少數日本黑幫的「VIP」風格改裝車的負值輪轂也會選擇超大尺寸。

然而這些車輛畢竟沒有代表性,所以大部分汽車都有些“小腳老太太”的氣質;然而近兩年推出的≥2.0T動力的轎車或SUV,標配輪轂都會使用到19/20的標準,某些超高性能的插電式混動汽車會用到22英寸,是什麼原因讓輪轂越來越大了呢?

01兩點因素

1:汽車輪轂尺寸越大則重量必然越大,簧下質量的提升會嚴重影響性能與操控感受。因為發動機輸出的動力經過離合器變矩器、變速箱、傳動系統,最終到車輪還是以「旋轉」的方式輸出動力,也就是所謂的【轉矩】。

半軸輸出的動力首先要克服車輪的重量,或者説輪轂輪胎自身的重量會損耗部分動力,實際車輪輸出的轉矩比半軸輸出到車輪的轉矩更小。那麼輪轂越重是不是動力就會越差呢?答案顯然是肯定的,但是尺寸的增加也是技術升級的必然結果。

在十年前2.0L-NA(自然吸氣)發動機被視為黃金排量,最大功率100kw、最大扭矩200N·m就算非常高的水平了。然而十年後的2.0T渦輪增壓發動機,在排量不變的前提下,利用增氧技術可以將性能提升一倍-200kw/400N·m並不是很誇張。

曾經使用17英寸的輪轂是為了好看,實際200N·m的水平需要更理想的輕量化;但是400N·m的就有非常充足的動力冗餘了,別説用17英寸,即使提升到20英寸也是不會明顯影響動力體驗的,那麼此時即可為了提高車輛的顏值而加大輪轂齒輪,大輪轂確實更有視覺衝擊力。

2:汽車輪轂越大「J值」也會隨之提升,這一數值可以理解為輪轂的寬度,J值越大則能夠匹配的輪胎寬度也會越理想。小輪轂使用的輪胎大部分是扁平比比較大的輪胎,比如215/60 R17,這組數據的概念很好理解。

輪胎寬度215mm側壁垂直高度215×60%17指匹配17英寸輪轂輪胎radial tire指子午線輪胎大扁平比則輪胎側壁厚度會比較高,説白了就是輪胎看起來比較“厚”;這種設計主要是為兼顧輪轂的周長,也就是通過側壁厚度加大組合車輪的半徑和周長(小輪轂實現大輪圈)。其次則是加大輪胎厚度等於加大輪胎可以被壓縮的行程,汽車行駛起來會感覺沒有那麼顛簸。

重點:大扁平比的輪胎往往比較窄,輪胎接地面小則摩擦力弱;如果發動機的動力水平比較差,急加速車輪的轉矩不會大於摩擦係數則不會打滑,但是高性能汽車的轉矩過大,起步加速則容易打滑,在濕滑路面或冰雪路面上會更嚴重。

那麼想要提升抓地力則要加大輪胎寬度,於是則不得不加大輪轂的尺寸和J值;但是為什麼用大輪轂就不能用大扁平比了呢?

02兩個原因

【車輪周長控制】是第一個原因,如果使用大輪轂再加上大扁平比的輪胎,厚實的輪胎就會讓整個車輪看起來非常大,中重型客貨車就是這樣的組合。

普通代步汽車的車身尺寸很小,安裝這種大輪胎必然會影響車輛的設計,不過更重要的還是影響車輛的美觀。遠遠望去首先看到的不是車身,而是兩個巨大的黑白相間的車輪,這種怪異的汽車叫做“越野車”。

【操控性能需求】是第二個原因,使用大輪轂加低扁平比輪胎的汽車,基本都是後驅或四驅轎車與跑車;這些車需要的是非常精準的路感反饋,對於駕乘舒適體驗是沒有高要求的。

於是這些車就會選擇薄薄的輪胎,側壁可以壓縮的程度幾乎沒有,路面稍微有些起伏即可通過轉向系統反饋到方向盤。這種車輛的操控感會非常清晰,應該如何操控方向更不容易出錯。但是這種組合並不適合普通家用汽車,因為實際道路中有很多比較大的起伏或異物,薄薄的輪胎幾乎沒有壓縮緩衝的空間,車輛哪怕是壓到塊小磚頭都有可能碾壞輪胎和輪轂哦。

總結:汽車輪胎的扁平比建議以≥45%,不追求性能則可以選擇50/55的標準,會偶爾走一走爛路的SUV或越野車可選擇60/70,真正的跑車再考慮35/40的輪胎吧。

輪轂的尺寸標準比較特殊,量產新車往往是越大越好,因為這是經過工程師科學計算的結果;而改裝升級則最高提升2英寸,再大一些怕是方向盤打到底的時候會蹭輪眉,在行駛中這是非常危險的情況。改裝負值輪轂肯定會撇懸架,能夠接受只有自己斟酌了。

編輯:天和Auto-小編

責編:天和MCN

歡迎轉發留言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