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副處長體驗送外賣,啥時不再是新聞?

這兩天,一位副處長走紅網絡。

在紀錄片《我為羣眾辦實事之局處長走流程》中,北京市人社局副處長王林隱藏身份、拜外賣小哥為師,體驗了一把送外賣的感覺。工作前,他還給自己設了一個小目標:送外賣掙100塊錢。

這個目標高嗎?《2020年送餐員就業報告》顯示,2020年全國外賣騎手平均薪資8750元。折算下來,平均每天收入近300元。王林的目標不到平均水準的1/3,看起來並不難實現。

但信心滿滿的王林,送單時卻泄了氣。有一單花了整整一個小時,才掙了6.6元,因為遲到,平台又扣了60%,到手只有2.64元。一天下來,他只完成5單送餐,收入僅41元。最後,他累癱在馬路牙子上感慨:“太委屈了,這個錢太不好掙了!”

節目播出後,引發很多網友共鳴。有網友評論,“只有體驗過,才知道不容易”“不能只坐在辦公室裏聽人家建議,要到人民羣眾身邊聽大家的聲音”“這才是正確的下基層方式”……

可見,大家關注的不只是副處長送外賣的看點,也不只是外賣小哥生活工作之難,而是期望更多的領導幹部能夠像王林一樣,深入基層、體驗生活,瞭解真實情況。

【俠客島】副處長體驗送外賣,啥時不再是新聞?

(圖源:北京衞視)

相信大家都聽過“何不食肉糜”的故事。

晉惠帝不解民間疾苦,聽聞老百姓在饑荒中挖草根、啃樹皮,居然反問奏報的大臣:“他們為什麼不吃肉?”

今天,如果我們的幹部只滿足於坐在辦公室裏看文件、聽彙報,不接觸第一手信息,或者調研走馬觀花,滿足於“被安排”“看門面”,會不會也鬧出“何不食肉糜”的笑話?

很多問題得靠親身體驗才能認清,“走下去”的真實感受肯定比“請進來”更深刻。比如,去政務大廳體驗下“辦事窗口”的服務流程,更能理解百姓對“最多跑一次”的期待;在就業市場上參與招聘工作,更能認識到“最難就業季”難在哪裏;到礦山企業跟着工人一起下井看看,更能明白工人面臨何種艱苦環境與潛在危險……

當然,體驗不是目的,更重要的是解決實際問題。

拿這部紀錄片來説,局處長不是單純體驗生活,更非一場追求流量的表演,而是帶着使命下基層,想着問題走流程,結合工作實際給出解決辦法。如果領導幹部體驗了一把,走個過場就沒了下文,恐怕羣眾還會戳脊梁骨。

這不,針對王林在體驗過程中發現的問題,美團與餓了麼今天相繼作出回應,明確表示已逐步取消對騎手逐單處罰,並將繼續努力提升騎手體驗。而王林從基層瞭解到的情況,也將成為北京市人社局研究制定《支持與規範新就業形態》等相關政策的重要依據。

【俠客島】副處長體驗送外賣,啥時不再是新聞?

(圖源:北京衞視)

一些網友覺得,“副處長送外賣”很新奇。其實,這就是中共“密切聯繫羣眾”的優良傳統。

比如,1958年,當時的濟南軍區司令員楊得志化名“楊紹起”,佩戴列兵銜,揹着揹包,冒雨來到軍區駐徐州某部六連。期間,楊得志與廣大戰士同吃、同住、同勞動、同操練、同娛樂,贏得了戰士們的認可和讚揚。

又如,焦裕祿在河南蘭考擔任縣委書記期間,有位幹部下鄉不想吃農家飯,謊稱農家粗糧瓜菜吃不飽,於是自己偷偷開小灶。焦裕祿發現後,嚴厲批評他:“啥叫與羣眾同甘共苦?羣眾能吃的飯,咱為啥不能吃?你這樣做就是找藉口、圖享受,就是忘本。你不吃貧下中農的飯,咋知道他們的疾苦?你不去農民家裏吃住,咋能瞭解真實情況?”

時代變了,但從羣眾中來、到羣眾中去的工作方法不能變,“密切聯繫羣眾”的好傳統不能丟。

現實中,也有一些“晉惠帝”式的幹部,坐進辦公室,就覺得自己高高在上,對百姓遭遇無法感同身受,想問題、辦事情、做決策也容易拍腦袋,還可能犯形式主義、官僚主義的毛病。

從這個角度講,副處長體驗送外賣,與其説是創新,倒不如説是對中共優良傳統的繼承和發揚。盼望更多的幹部走出辦公室,沉到基層,多點“角色互換”,多點“感同身受”。啥時候副處長體驗送外賣不再成新聞了,我們的羣眾路線就走得更順了。

文/鍾祺

編輯/九段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眾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38 字。

轉載請註明: 【俠客島】副處長體驗送外賣,啥時不再是新聞?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