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城市治理——在水一方·銅梁】
光明日報記者 張國聖 李宏
夏日清晨,淮遠河碧波盪漾,兩岸綠樹成蔭、鳥語花香,岸邊健身步道上的人們或悠閒健身,或悠然漫步,或快樂騎行,享受着難得的清涼和愜意。淮遠河畔的重慶銅梁原鄉中央公園,以其原鄉氣質和美麗風光,成為市民們最喜愛的休閒健身去處。
淮遠河畔的重慶銅梁原鄉中央公園郭洪攝
淮遠河是銅梁人的母親河,流經銅梁城區和多個鄉鎮,在銅梁舊縣鎮合灘寺匯入小安溪。千百年來,伴隨着銅梁龍舞的蓬勃發展,這條蜿蜒流淌的河流見證了銅梁人民的勤勞勇敢,也見證了銅梁這座城市的繁榮興盛。
賞燈林 澤凱攝
歲月流經,不知何時這條河流漸漸成為銅梁人心中的“傷心河”,雜草叢生、污水橫流、垃圾成堆的景象讓人避而遠之,也成為城市發展的一大“痛點”,人民羣眾急切盼望淮遠河重現清水綠岸、魚翔淺底的原鄉美景。
綠道騎行 康力文攝
近年來,銅梁人從“源頭活水”中找遵循、找方法,堅持人民城市為人民,牢固樹立“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理念,弘揚“靠得住、頂得起、過得硬、容得下”的脊樑精神,精準施策,着力綜合治理淮遠河,加快建設原鄉中央公園。
舞水雲龍 張雲慧攝
工程建設中,銅梁堅持以人為本,秉持“山頭不推、稻田不填”,尊重山形水勢,順應自然肌理,採用梳理手法,下足“繡花”功夫,以最少投入,做最小的改動,保持最大的敬畏之心,收到最好的效果。選種鄉土樹木和多年生開花植物,合理搭配喬灌草,建設“生態之城”;科學設計綜合管廊,一步到位建好管網下地等隱蔽工程,廣泛運用生態透水性鋪裝材料,建設“海綿之城”;加快建設5G基站,全覆蓋無線WIFI,建設“智慧之城”;將特色龍文化、鄉土文化等融入城市公園,建設“人文之城”。
晨霧 康力文攝
走進原鄉中央公園,你會感受到這是一座自然、生態、野趣、不像“公園”的公園。這座佔地3000畝,起於白龍大橋,止於富家橋,南承巴嶽山玄天湖的大公園,分為絲路花語、南城印象廣場、文創天地、浮影湖、驛站花園五大片區,濱河路步道、騎行道、綠化景觀、水岸拋石、人行橋等13項建設項目分佈其間,而原有的山頭、樹木、小橋等被保留了下來,讓城裏人也望得見山、看得見水、記得住鄉愁。
原鄉中央公園的成功建設帶動了規劃面積12平方公里的淮遠新區建設,進而帶動整個銅梁城市品質的提升。公園沒有邊界,沿着水脈綠網蔓延到城市的各個角落,“公園即城市、城市即公園”漸漸成了銅梁廣大市民獲得感、幸福感最為生動的註腳。
在淮遠新區的建設中,將按照“山清水秀城美”的目標,以“生態城市、海綿城市、智慧城市、健康城市”的建設要求,將污水治理與山水景觀、防洪護岸與風光打造有機結合,同步建設學校、醫療、文體、養老設施等,實現生態空間與城市空間交融,既充分保留原鄉特色,又滿足市民高品質的公共服務需求。
不遠的將來,在更加美麗的淮遠河畔,建成後的淮遠新區將成為一座“山水田林共融的生態新城,典範人居詩意棲居的現代新城”。
《光明日報》( 2020年09月13日 10版)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