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省宿州市碭山縣
公安局的一位女民警
發了一條朋友圈
“為了工作,近期經常加班
覺得對孩子有所虧欠”
碭山縣公安局局長吳昊同志看到後
評論説:
“今天晚上我批你的假,
帶孩子去吃漢堡吧,
一定要帶孩子去。”
局長也是很暖心
這條朋友圈被@碭山公安在線 發佈到微博上
瞬間感動了網友
這麼暖的局長
網友們紛紛打Call
那麼,贊點了,Call打了
咱們更關心的是
局長的批假兑現了嗎?
孩子和媽媽吃上期待已久的漢堡了嗎?
答案
當然是“yes”啦
孩子和媽媽開心地
度過了期待已久的
晚餐時間
看着孩子吃東西時可愛模樣
瞬間暖心
來源:中警安徽、警探
尿牀是指睡中小便自遺,醒後方覺,故又稱遺尿。多為3一12歲小孩之疾病。發病原因分功能性、器質性。前者與遺傳有關,好發於神經質小孩;後者屬於某些疾病的一種症狀。先天性大腦發育不全或後天各種因素所致的大腦功能紊亂,或由於脊髓的反射弧消失,或由於泌尿系及其周圍組織病灶刺激,都有可能產生尿牀。3歲以前因中樞泌尿機能發育尚不完善,此時出現反射性排尿,則不屬此病。本病中醫亦稱“遺尿”,俗稱“尿牀”。認為腎與膀胱俱虛不能制約水道或脾、肺氣虛不能約束水道時可致。
小兒尿牀是臨牀上經常見到的現象,有的甚至到了二十幾歲才能自愈。國外有關專家通過系統的跟蹤調查研究,發現尿牀自愈晚的孩子平均智商低於正常兒童,在身體發育方面比正常兒童遲緩,長大後身高、體重平均低於正常人,容易出現泌尿、生殖等諸多心理生理問題,且多數具有一定的心理障礙如自卑、內疚、膽怯、緊張等。家長對孩子尿牀的問題不可等閒視之。
由於部分家長不能正確對待小兒尿牀,對孩子動輒訓斥打罵,結果損害了孩子的自信心,加重了孩子的心理負擔,反過來又加重尿牀,於事無補。
正確的辦法是應當分析小兒尿牀原因,想辦法克服。如果是吃飯吃得過飽引起的,應當提醒孩子睡前節食;如果是玩得太累引起的,應當注意不讓孩子玩耍過度;如果孩子是因為學習負擔重,壓力大的原因,應當多方開導孩子;另外,家長應詳細觀察,在孩子容易尿牀的時間前,及時叫醒孩子上廁所,使其養成習慣,形成條件反射。
家長要教育並督促養成睡前排尿的習慣;
白天不要讓孩子太疲勞或太興奮;
睡前給孩子按摩背部或讓孩子聽舒緩的音樂;
飲食不宜過鹹或過甜,忌食生冷;
晚餐少進湯粥、飲料及高蛋白食物;
平時要同孩子多溝通鼓勵孩子。
(2017-09-21)
今天看到一個關於溺愛孩子 打父母、打老人的新聞,由於視頻效果不佳,截圖説明
孩子生氣對旁邊母親大打出手,咬住媽媽的手臂死不鬆口
小孩把奶奶撲倒,不停的用拳頭打奶奶,最後還拿腳使勁踹奶奶的頭部
小孩死死揪住媽媽的頭髮不放手
之前看到一個總結的話,大概意思是:小孩的要求得不到滿足,孩子會把怒意轉移到大人身上,這個時候大人一貫忍受,久而久之孩子怨氣更重,最終導致小孩使用暴力發泄,而暴力對象往往是溺愛方,父母、爺奶。。。造成這種原因是大人對孩子的無理要求無條件滿足,導致兒童心理一致認為理所當然。
孩子被溺愛已經非常普遍。小孩的心性發育很快,在2歲左右大人的教育起到很關鍵的作用。從現在開始,學着拒絕孩子,不再輕易滿足他,讓他自己學會思考。
不要特別對待,大人吃什麼孩子吃什麼,不要有刻意的照顧。讓孩子有個清晰的自我認知。還有不要過分誇讚,給孩子一個真實的自己。
(2017-09-11)
歡迎您關注兩個梨窩的今日頭條。我是一名初中教師,家有一個12歲的女兒,我想將這十二年育兒路上的經驗教訓與您分享。
黃昏,我從電腦前沉重地站起來,丟下看了一天的資料,頭沉沉,伸個懶腰,準備去做晚餐,才想起要下樓買醬油。
一打開門,對面的阿太問:“樂樂在家沒有啊,剛剛她同學依依在樓下碰到問我。”
我納悶,放學後,女兒樂樂不是跟依依在一起的嘛?她們不是跟依依媽媽出去騎自行車了嗎?
我奇怪着,醬油也不買了,徑直朝屋內拿起手機,看到兩個未接電話,9分鐘前響了9聲,正是我女兒樂樂打過來,我心裏砰砰跳,不會有什麼事吧,我拼命撥出去,同時,告誡自己,內心再怎麼慌,也不能慌,12歲的女兒也很有主見的,不會有什麼事的。
“喂,媽媽”。電話那頭很平靜。
“你在哪兒?”我心放下來了,儘量控制自己。
“我就在我們大廈旁邊這條路,我剛剛和依依騎車,不見依依了,我打手機給你是想問問,她是否家了?如果到家了,我就不在路上等她了。”那頭樂樂徐徐道來。
“你們不是跟阿姨出去的,怎麼只跟依依兩個出去騎車?”我很不解的問,明明説過是阿姨帶她們兩個出去的,要不,我不答應她們兩個小朋友出去騎車。
“阿姨答應的,阿姨囑咐我們出去要小心,我們也很小心啊。”女兒的話傳過來。
”你就回來吧。依依已經回來了。”我説。
“好,我這就回去。”女兒説完,我的心才放下了。
這時,我大腦突然想起一句話,不能為孩子擔心,要為孩子祝福。而我,總是對孩子的獨立行事不放心。
暑假間,樂樂到表姐家祝賀表姐涵的生日,我原以為,她們就在家燒一桌,沒想到,她們到外邊吃,涵14歲,樂樂12歲,還有樂樂的堂妹8歲,三個到從晚上6點半出發到8點也沒有回來。
“樂樂到家了沒有?”話筒那頭是樂樂奶奶的話,是她送樂樂到涵姐家的。
“沒有啊?”我驚問道。
“樂樂的手機打不通,她們三個出去到現在還沒回來,我去找找。”樂樂奶奶説道。
這邊的我,一邊埋怨女兒沒有告訴我外出,一邊迅速下樓去外邊找,街上的蛋糕店、冷飲店都找了,沒看到,我急得連連撥樂樂手機,一直是聯繫不上。
我慌,不知怎麼辦?
十多分鐘後,樂樂奶奶來電話,説她們三個到二街去吃德克士了,剛到涵姐家,讓我去接。當時,見到女兒樂樂直批她不懂事。
想到暑假的這件事,忽感孩子長大了,有了自己的主見,不必太過擔心。
這時,依依來敲門了,怯怯地問:“阿姨,樂樂回來了嗎?”
“沒有,她以為你騎得慢,在路上等你,現在快回來了吧。”
“我下樓去找她。”依依拍拍胸脯,説,“嚇壞我了。”
又過了15分鐘,樂樂還沒回來,她不是説就在家旁邊嗎?
“在哪裏?”我急了,又撥通樂樂的手機。
“剛剛回來,又碰到依依了,就和依依在小區的天台上騎車,再一會兒就回去了。”
孩子玩起來,沒有小半天就是玩不夠。
六點半,樂樂拉着自行車回到了家。我説,樂樂,這是第二次你和同學單獨出去,沒有告訴媽媽,不應該啊。
“媽媽,對不起,我沒有告訴你,是因為考依依媽媽已經答應我們出去騎車的。你不用擔心,我不是好好的回來嗎?你不為我的冷靜,點贊嗎?起先,我以為依依自行車騎在後面,我一個人在路上等她,等了半天,也沒來,我也不慌張,就打電話給你。”
“不錯,點贊。”
“那就不批評我了。”
或許,孩子真的長大了,我們的不安,全是庸人自擾。不為孩子擔心,只為孩子祝福,是做母親該有的心態。
育兒無捷徑,只有不斷實踐與學習,才能摸索出育兒的一點門道。親愛的讀者大人,這裏的每篇文章屬於本人用心原創。讓我們攜手,在育兒的道路上一起加油!
(2017-09-07)
家長經常會遇到這種情況:孩子在應該對大人説“NO”時,不敢表達自己的獨立意志和不同意見;恰恰相反的是,在不該對大人説“NO”時,又無理取鬧,甚至為所欲為。
孩子畢竟是孩子嗎?
追根溯源,問題還是出在大人身上,出自家長對“孩子畢竟是孩子”的錯誤理解。
“孩子畢竟是孩子”,這是一個似是而非的命題。孩子作為一個自然人,畢竟是孩子,但孩子又畢竟是一個有獨立人格的社會人,他們又不是一般意義上的孩子。我們的社會和文化,正是在該把孩子當孩子的時候,沒有把孩子看成是孩子;而在不該把孩子看成孩子時,又把孩子當成孩子。
呵護孩子,這是人的天性,但不是人的專利。許多動物都有這種行為。所不同的是,人從出生到成熟自立,所需的時間最長。小馬出生後,幾乎立即就可以站立,但人從呱呱落地到脱離大人的呵護而自立,一般至少需要十五六年。因此,作為自然人,孩子需要一個生長的空間和時間。
這一自然程序,使大人自自然然地成了孩子的“監護人”。“孩子畢竟是孩子”,於是,大人可以“無私”地替孩子“思考”,替孩子“選擇”,替孩子“説話”,既替孩子説“YES”又替孩子説“NO”。
長期以來,我們家長,甚至整個社會都認為:孩子的主要任務是學習。糟糕的是,在學習的過程中孩子始終是個“受體”。我們往往忘了,孩子還是一個有個性、有思考、有追求的主體。他們的個性、思考能力,以及對未知世界的追求的慾望和能力,就如你我一樣,是與生俱來的。從這個意義上説,孩子不僅僅是孩子,他們還是一個完整的自然人和社會人。
一方面,孩子的自然人的成長需要時間和空間。但是,孩子一降臨到這個社會,他們又是一個有其社會關係和社會屬性的“社會人”。而這種“社會人”的人格是隨着“自然人”的降臨而產生的,並不需要等十年、八年。
當我們僅僅從孩子的自然人角度去考慮“孩子畢竟是孩子”時,孩子的社會人方面,如人格、個性和獨立性等就被忽視,孩子就被抽象化。他們在這個社會上生存的意義僅在於按照成人的意願去成長,去考試,去獲得高分。這就是孩子們的全部生活。美麗的生命才起步,就面對高山大海。
教育應該既要照顧到孩子自然人的成長過程,又要兼顧孩子社會人的成長過程,這種兩重性使得我們既不能把孩子只當成孩子,也不能不把孩子當成孩子。
孩子雖然是孩子,但孩子首先也是一個人,是一個有獨立的人格,有自己的感情、自己的思考、自己的獨立追求的人。
只有當孩子的人格得到充分的尊重,孩子的“自然人”不管有多幼小,也能以平等的“社會人”出現在社會交往中。
然而,我們的文化從來就沒有把孩子當成一個平等的人。中國傳統教育的一個重大誤區,是混淆了孩子的自然人成長過程與社會人的成長過程,忽視了孩子的社會人落地生根的“人格”。
(2017-08-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