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上吧少年》3月16日這一期,有個考題是“姐弟倆搶紅包”,看看來參加節目的孩子是怎麼解決問題的。這期節目組分別請來了6歲的小朋友和7歲的小朋友,看他們如何在3分鐘內解決問題。
6歲的李睿傑,見到姐弟倆搶紅包,很快就上前打斷,並問了問一共有幾個紅包,試圖讓姐弟倆平分,但弟弟表示紅包是自己的,憑什麼要平分。見弟弟很是執意,李睿傑也想不出更好的辦法,只能一味地強調“平分”,在時間快到的時候, 李睿傑明顯地急躁了,邊説着臉上的表情都開始不爽了。
7歲的屈恩逸,見到姐弟倆搶紅包的一幕後,雙手抱着小臉蛋,感覺很麻煩。在一旁看了會後,他才上前問有幾個紅包,是不是可以平分,但弟弟表示紅包是自己的,得留着買玩具時,他卻被帶歪了,想到如果是自己的紅包也想買玩具,之後屈恩逸站在原地,等待3分鐘的結束。
很明顯,李睿傑更會解決問題,首先他比屈恩逸更有勇氣去解決問題,其次還能積極地想解決辦法;而後者屈恩逸容易被帶歪,在處理矛盾方面過弱。
而之所以兩者在解決問題上有差異,是因為屈恩逸媽媽的教育方式讓傅首爾、蘭海、海濤都驚了。屈媽媽認為,小孩子還是不要管閒事,因此一直杜絕屈恩逸進行不必要的社交,尤其是類似小朋友起矛盾的問題,她的教育理念,要麼是走開要麼是默默看着。這也就導致了屈恩逸害怕解決問題。
顯然杜絕孩子的社交是錯的教育方式。
李睿傑之所以能敢於上前解決問題,倒不是媽媽的教育方式好,而是他自己便不是一個墨守成規的孩子,他更願意用自己的方式看待一件事,因此當看到姐弟倆發生矛盾時,他能不假思索地上前詢問。
能看出來,李睿傑本身是個有主見有想法的孩子,但在李媽媽眼裏不見得如此了。但李媽媽眼裏,兒子就是個沒規矩的小孩,老師説東他做西。
比如剛剛上課5分鐘,李睿傑就開始在凳子上扭來扭去,老師需要花上好些功夫才能勉強維持住李睿傑的“多動症”;
亦或是畫畫時,老師讓畫章魚,他偏偏要畫一個和別的同學不一樣的章魚,於是出面的效果是章魚身和章魚腿是分家的。
於是李媽媽解決的方式,是讓他不要做這件事了,並且訓斥一番。哪怕李睿傑“不規矩”的行為依舊沒有改變,但她還是會選擇每次都要訓斥一番。比如畫畫不聽老師的話,她乾脆不讓孩子去學了,也不讓畫了,然後給予警告。這種方法,累了不説,還沒用。
於是咱們可以從李睿傑的媽媽和屈恩逸的媽媽身上,發現兩個家長常見的問題。
一是把自己的想法強加在孩子的身上;這是中國式家長常有的教育理念,自己認為不對的事就會立刻停止,或者不該錯的事不能做錯。比如李睿傑的媽媽,認為孩子思維太發散了,就杜絕讓孩子思維發散的方式;還有她覺得寫字很難出現錯別字,所以她甚至不讓孩子用橡皮,可她忘記了,她的兒子李睿傑才6歲,才1年級,拿自己成年人的思想去教育孩子,真的可以嗎?
二是過分在意自己的感受。很多媽媽常常把“我這是為你好”掛在嘴邊,實際上這只是她們覺得這是對的事,而忘記在意孩子這麼做是否真的受益。
比如屈恩逸的媽媽,她就過分在意自己的想法,當屈恩逸在舞台上表演,忽然忘詞而發呆時,她的想法是氣哭了,因為孩子沒能達到她預期的效果,她是這麼形容的:“就像是年終獎得不到的感覺”;
亦或是她覺得成年人的生活管好自己就夠了,於是她也讓孩子不要管閒事,殊不知這會造就孩子變得冷漠。
《向上吧!少年》從2020年復播,但這次更注重教育了,於是咱們能從節目上看到很多家長的缺點,以及也能讓電視機面前的家長及時地反思自己。可以説這個節目很有其存在的意義,不僅讓家長受益,也讓孩子受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