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關於建立“15分鐘核酸採樣圈”,國家衞健委最新解讀

由 司馬盼香 發佈於 綜合

近期,建立“15分鐘核酸採樣圈”成為公眾關注的熱點,國家衞生健康委相關負責人就大家關心的一些問題予以解讀。

1、疫情發生的地區,為什麼要開展多輪核酸檢測?

當前,我國疫情防控進入應對奧密克戎病毒變異株流行新階段。

在發生聚集性疫情時,特別是風險來源不明的情況下,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完成劃定區域人口的核酸檢測。在人羣篩查結束後,根據感染者檢出數量及其分佈等情況,研判疫情防控風險,再決定是否需要進行下一輪的核酸檢測。只有儘快做到“應檢盡檢”,對感染者和密接“應轉盡轉”,及時發現傳染源、切斷傳播途徑,儘早控制疫情,才能減少核酸檢測輪次;如不能做到“應檢盡檢”和“應轉盡轉”,將不得不通過更多輪次核酸檢測來找出感染者。

2、沒有發生疫情的地區,為什麼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

奧密克戎變異株的特點,導致一些早期的感染者不易被發現。

在疫情防控各項措施中,核酸檢測是迅速發現傳染源、鎖定管控目標,進而採取隔離等措施切斷傳播途徑的關鍵有效手段,在歷次成功處置聚集性疫情中發揮了重要的“利器”作用。尤其在今年以來有效應對吉林、上海、北京的奧密克戎變異株疫情過程中,核酸檢測的作用更加突顯。因此,必須堅定不移地實施以核酸檢測為中心擴大預防策略,才能更好更有效地應對疫情。

在尚未發生疫情,但輸入風險較高的地區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有利於提高疫情監測預警靈敏性,織密疫情監測網,更早發現潛在風險,更好落實“四早”要求;同時,有利於為“應檢盡檢”“願檢盡檢”人羣提供更為便利快捷的核酸檢測服務。因此,各地可結合本地疫情防控需要,開展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

3、建立“15分鐘核酸採樣圈”的意義是什麼?佈設這麼多檢測點是否成本過高?

在常態化疫情防控時,按照重點人羣“應檢盡檢”、其他人羣“願檢盡檢”的要求進行核酸檢測,尤其是在省會城市和人口千萬級城市建立步行15分鐘核酸“採樣圈”,目的是方便人們就近就便進行核酸採樣,以便“早發現”,提高疫情監測預警的靈敏性。

目前,國內多個城市和地區已經陸續探索實施常態化核酸檢測工作,比如深圳、杭州、大連、合肥以及江西省、湖北省多個城市。這些城市根據本地實際,合理佈局核酸採樣點,組織市民最短48小時、最長7天進行一次核酸檢測,總的來看運行穩定,取得了較好成效。尤其是一些地方通過多地聯合採購核酸檢測試劑等耗材,進一步壓低檢測成本,降低檢測價格,促進了常態化檢測工作的有序開展。另據瞭解,國務院有關部門正在抓緊研究,進一步指導各地降低核酸檢測的成本和價格。

4、常態化核酸檢測是否是強制性的?

常態化核酸檢測是根據當地疫情防控需求決定的,並非要求所有城市均建立15分鐘核酸“採樣圈”,主要是集中在輸入風險較高的省會城市和人口千萬級城市;也並非要求所有人羣均48小時檢測一次,具體檢測頻次由當地根據疫情發生發展情況和防控需要,因時因勢確定。

5、如何確保核酸檢測結果的準確性?

為了確保核酸檢測結果準確可靠,主要採取了以下措施:

一是嚴格檢測資質准入。加強基因擴增檢驗實驗室管理,對每一家開展核酸檢測的實驗室進行准入監管,強化技術人員資格考核,不斷健全准入登記,確保進入的機構、人員符合資質要求。

二是嚴格檢測質量控制。在大規模核酸篩查中,對每一家承擔檢測任務的實驗室派駐質量監督員,全程監督指導其檢測工作,確保檢測質量。

三是不斷優化技術規範。先後制定兩版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技術操作規程,對技術人員、標本單採、標本混採、標本管理、實驗室檢測、結果報告等全流程作出具體規定。

四是重點加強第三方檢測機構監管。定期公佈驗收合格的機構名單;對出現假陰性、假陽性,甚至出具虛假檢測報告的實驗室,加大監管力度,依法依規處理,決不姑息。

下一步,國家衞健委將繼續加大核酸檢測質量監管力度,綜合運用好“飛行檢查”、定期抽檢、公佈合格實驗室名單等多種方式,持續提高核酸檢測質量,為疫情防控提供有力支撐。

(新聞聯播微信公眾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