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市委書記的早餐,為何被國務院點贊?

一位市委書記的早餐,為何被國務院點贊?

  蕪湖起飛了!

  文 | 華商韜略 李 君

  儘管被長三角黃金經濟帶包圍,但在上海、蘇州、杭州、寧波等的光芒下,歷史上的蕪湖,無論是經濟體量,還是產業地位,向來缺少存在感。

  2020年,蕪湖的GDP增速只有3.8%,拉一張長三角城市成績單,蕪湖只能排到第21位。

  但一年後,蕪湖的GDP增速高達11.6%,領銜長三角41城。

  這種變化,到底是怎麼發生的?

  【企業有什麼困難,大膽提】

  “有什麼困難,大膽提!”

  這是一個普通的週六早晨,麪條、豆漿、煮乾絲擺在飯桌上,幾位蕪湖企業家和市委市政府的主管領導,正在邊吃早餐邊交談。

  在早餐開始前,市委書記單向前只提了一個要求——在座者不必忌諱,儘管暢所欲言。

  一位企業家記得一個細節:當天下起了小雨,單書記請企業家們坐到了餐桌內側,他和同事們,坐到了更容易淋到雨的外側。

  2021年至今,身處蕪湖的企業家,基本上都參加過這樣的週六早餐會。

  2021年3月,還是蕪湖市委副書記的單向前提出,應該辦一個早餐會:把全市的企業家都請來,沒有官話套話,只管提問題,説困難。2個月後,他升任市委書記,這一創舉也被沿用下來。

  在安徽,蕪湖雖是第二大經濟體,但與“老大”合肥比還有7000多億的差距。

  在一次去上海的考察中,單向前更是大受“刺激”,上海那樣大的體量,仍在高速發展,蕪湖要起飛,下苦功刻不容緩。

  發展區域經濟的關鍵,在於企業。營商環境,則決定了企業發展的空間與速度,而企業家對營商環境最有發言權。

  於是,一週一次的暢聊早餐會,成了單向前和本地企業家們交換意見的抓手。至今舉辦的49次早餐會,單向前從未缺席。

  在一個多小時的早餐會上,發言者是企業家,傾聽者是政府官員。企業家提出的困難和問題會被一一記錄,並交辦各職能部門跟進辦理。從企業需要哪些支持,物流成本怎麼降低、到緊缺人才怎麼招引……一條條決策意向,都從聊天中產生。

  在給企業家辦事上,單向前反覆強調一個“快”字。

  據統計,從第一場早餐會以來,蕪湖市相關部門共彙總建檔涉企事項218件,截至目前已解決145個。

  一位參會企業家説,自己在早餐會上提出的產業鏈問題,第二天就得到了回覆。

  “我以為都是知名企業家才能上早餐會,自己哪夠格?“操着一口方言的騰明生在受邀參加後感到格外驚喜。

  在早餐會上出現的並不只有知名企業,也有小微企業;不只是企業家,也有大學生、農民創業者;覆蓋蕪湖各產業領域,也覆蓋了企業各個環節。

  尤其是去年6月一場備受關注的小微企業專場,聊到了蕪湖廣大“小老闆”的心坎裏。

  “大家慢慢吃,邊吃邊聊,彆着急,每個人都有説話機會。”單向前的開場白讓在座小老闆們放鬆不少,十分暖心:

  “企業的起步階段,往往最需要關注和幫助。”

  早餐會聊出了企業家心聲,也成為了蕪湖的營商環境名片。之後,單向前又把早餐會先後開到了深圳、北京,帶來不少連鎖效應。

  “上沒上過早餐會”由此成為了蕪湖市投資圈的風向標,一位投資人透露,上過早餐會的項目,基本上盲投1000萬起步。

  如今的蕪湖,很多企業家都排隊等着上早餐會。而在這49場早餐會上,會後合影,每一次C位,都留給了企業家和一線職工。

  【企業該享受的政策,要立馬兑現】

  “最好的營商環境,就是讓企業能在市場經濟的邏輯下盈利。”

  光喊話沒用,幫企業把利潤搞上來才是王道。從單向前的一系列舉措中,可以看出他的主動性。

  對於企業落地發展的根本,這位新上任的市委書記直擊本質:

  “一家企業能不能在一個地方落地,其實關鍵並不在於辦事的快慢,最終要取決於企業能否盈利。”

  “降成本,漲利潤“,聽起來容易做起來難,提高1%的利潤,涉及到企業技術、產業鏈、政策條件等全方位的改造。但這位市委書記決心要做,如果這件事兒能做成,每個企業提高1%的利潤,累加在一起就是一筆巨大的財富。

  定下目標後,單向前帶着相關部門,將對蕪湖經濟發展有重大影響的300家企業研究了一遍。

  經濟學博士出身的他在拆解這些企業資產負債表、綜合分析企業成本和利潤構成的基礎上,又成立了能源、用工、物流、税費、融資等9個工作組,分別研究降本增效舉措,幫助企業在原有基礎上再提高1%的利潤率。

  “企業不用你去教它怎麼做,它的經營成本能不能下降,能不能直接帶來利潤率上升1%,企業會有切實的感受。這是構築我們現在營商環境的原點。”

  1%的利潤,政府説了不算,企業説了也不算。單向前計劃着,一定時間後請第三方機構來評估,看看1%的量化目標是否真的實現。

  這一“蕪湖1%工作法”,後來被國務院公開通報表揚。

  他在改造服務流程上也下了不少功夫。從前,小企業要想享受一個政策需要走幾十道審批,蓋百多個章。現在,單向前提出,“不要讓企業找政策,讓政策找企業”。

  他正在構建一個網上政策超市,把散落在各部門的惠企政策在網上進行標準化,只要把企業代碼、法人代表等信息輸入,該享受的政策立馬兑現。

  “蕪湖要讓政策兑現像網購一樣方便。”單向前給出了一個承諾。

  從“暢聊早餐會”到“1%工作法”再到“政策找企業”,這些改善營商環境的策略根本上提升了蕪湖對投資者的吸引力。

  2021年,蕪湖全市新簽約億元以上招商項目700個,較上年同期增加240個;在建億元以上省外投資項目763個,居全省第一位;實際到位資金1664.6億元,位列全省第二位,同比增長15.1%。

  用蕪湖老百姓的話來説:“蕪湖起飛了!”

  一年前,單向前還在思考怎麼讓蕪湖熱起來,現在蕪湖真的熱了。他欣喜的同時也坦言,目前蕪湖的GDP還比較脆弱,需要大家給更多時間。他很激動地向企業家們喊話:

  “有事隨時找我們,一定做好服務!”

  【企業好,才能城市好】

  當下的環境,大家的日子都不好過,企業家尤其艱難,蕪湖對營商環境的打造,相當於為焦慮中的企業家們打了一劑強心針。

  企業的發展和城市的命運休慼相關,地方政府和企業從來就是命運共同體。

  政策不給力,地方營商環境不好,企業只能更無助;企業發展不好賺不到錢,也無法給地方班子貢獻出一個好政績。

  蕪湖經濟的飛躍和地方政府對於政商關係的處理,為中國293個地級市,和更多的縣、區政府提供了一個樣本。

  其實有時候企業家並不苛求一個多壕的政府,而是需要政府的姿態。這個姿態不是陪着企業家散步拉家常,而是切實傾聽解決企業生產經營中的痛點。

  “城市要為企業服務,培育優秀企業。幫助企業切實提高利潤,才是營商環境的關鍵!”單向前如是表態,給了企業家們最有效的安慰劑。

  地方政府有姿態,努力打造公平公正的營商環境,給企業保駕護航,地方企業家才能安心搞經營。而穩住企業,才能穩住地方GDP,穩住就業和民心。

  這也是政商關係最好的狀態:不碰“紅線”,不越“雷池”,親而有度、清而有為。

  一顆種子只有在好的環境裏才能發芽、成長、開花、結果。寧可一思進,莫在一思停,時間等不起,企業也耗不起。

  在這一點上,更多地方班子可以向蕪湖取經,打起精神,放下身段,加強與企業家的溝通,和地方企業“打成一片”,凝聚共識,形成合力,度過經濟時艱。

  而企業家羣體,不管大企業家還是小工廠主,也都可以臉皮“厚”一點,別那麼多顧慮,為了活下去,為了活得更好,把訴求、困惑、規劃和政府領導溝通,尋求支持,大家坦誠相待,推開天窗説亮話。

  政府對企業是什麼態度,企業也會用什麼樣的精神面貌回饋。政府用充滿善意的營商環境全力支持企業在各自領域發展壯大,這些企業也會共同展現這座城市的風格和氣質。

  如今,江蘇南京、河南南陽、山東濰坊、湖南株洲、河北衡水、安徽滁州等地都紛紛開設“暢聊早餐會”。中國最早的政企早餐會,甚至可以追溯到2006年的河北廊坊。當然,早餐只是形式,傾聽企業訴求,早一點幫他們化解難題才是根本。

  空談誤國,實幹興邦。

  在中國,市場與政府的關係,從來不是簡單的一進一退的問題,而是政府能否為市場運行打造一個基本框架和空間的問題。這需要投入很多資源,一步一步建設。

  如果政府不主動去做這些事,市場經濟和所謂“企業家精神”,不會像變戲法一樣自動出現。

  ——END——

  歡迎關注【華商韜略】,識風雲人物,讀韜略傳奇。

  版權所有,禁止私自轉載!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

  如涉及侵權,請聯繫刪除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77 字。

轉載請註明: 一位市委書記的早餐,為何被國務院點贊?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