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週我們的每週一款經典車欄目因為成都車展,錯過了,今天開始“復工”。
今天咱聊的這台小車,在當年可是微型車的典範,外觀像個盒子小巧可愛,頭頂載貨行李架,腳踩15寸小鋼圈,那小造型裝個備胎就是大G,沒錯,它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昌河鈴木北斗星。相信很多70後、80後對這台車都有很深的記憶和故事。
作為昌河公司與日本鈴木聯合開發的“家用多功能乘用車”,北斗星剛一亮相就受到了不少消費者的關注。其原型車是來自日本本土的Wagon R+,無論外觀還是內飾,幾乎都是直接平移到北斗星上的。所以如果你在日本街上看到這輛小車,一定會毫不猶豫的認出,它就是日版的北斗星。
其實北斗星的真實身份叫做Kcar,但一提到Kcar這個詞語,很多同學都誤認為這是小型車的代名詞,其實不然。Kcar的名字來源於日本,“Kei”在日語裏是“輕”的意思,日本本土管這種小車叫做“輕自動車”。衡量它符不符合Kcar的標準,首先它的車身長度要在3.5米左右,高度要在2米以內,排量0.6上下的才能成功入選Kcar的範疇。
作為和日本同時銷售的車型,北斗星的大眼睛、方前臉兒,中間一對兒鼻子眼兒,在當年給人留下了極其深刻的印象。北斗星能提供的車身顏色還挺多的,有純色也有拼色,但大多數車主還是買白色居多,一方面是因為耐髒,另一方面是因為白色顯大。
車頂行李架、15英寸鋁合金輪轂、車身同色後視鏡、後備箱門拉手,先不管這些配置實用不實用,但只要看見這幾位出現在北斗星上,你就能得出一個結論,人家這是個頂配產物。頂配固然好,但您瞅瞅這霧燈安放的位置,是不是有點太隨便了?感覺有點糊弄事的勁頭啊!
外觀簡單,內飾簡約這可能就是北斗星的造車理念吧?但你説簡約吧,這空調、收音機、電動窗倒是都有,你説它不簡約吧,車裏被全塑料包裹,一點兒軟的材質也沒給,不過靜下心想想,一共幾萬塊錢的小車,能走能有空調吹,就別那麼多要求了。況且,那是十幾年前的事情了,看車的眼光和標準肯定不能同日而語。
你再上眼這儀表盤,白底紅指針,多運動啊!這要是放到保時捷身上,不得要您個七八千的?別擔心,咱這北斗星一分錢都不加,原汁原味的都給您。別看表底180,就這小玩意兒,要是開它上高速,能跑到120,我打心眼兒裏佩服您!看到這兒,我想你就該問了,那買這車的真正意義圖個啥啊?
圖它能“裝”啊!你瞅人家這座椅五五開,那獲得的儲物空間,別説拉桌椅板凳了,您拉個冰箱、彩電、洗衣機都不成問題啊。所以在儲物空間和裝載能力這一塊,除了微面,那就屬這個小傢伙了。而且這個模樣在當時怎麼也比小面時尚多了吧?
雖然沒給真皮大沙發,好歹也給咱置了一對兒大躺椅,織物的面料雖然沒有竹子的涼快,但姆們可比家用的竹躺椅透氣啊!不得不説,日本車在空間利用率上還是相當到位的。
還有一部分年輕人也會買北斗星,其主要用途就是改裝。受日本Kcar一族的影響,大多數車主都會將車身姿態降低,換上尺寸更大的輪轂,加上寬體小包圍,讓整個車體看上去更加結實飽滿。
動力這塊兒,咱就不做過多贅述了,甭管您買的是1.0、1.1還是1.4,畢竟它是個小排量的玩意兒,所以加速這方面也不是它主要經營的項目,要是您真想超個車,只能靠AC鍵(空調關閉)的加持了,相信這手法兒只要開過微型車的車主們都深有體會。
時隔多年,雖然鈴木品牌在國內已經處在邊緣境地,但如今這台經典的小盒子仍在繼續銷售,它還出過一個升級版叫北斗星X5,雖然還是方正的體態,但探出的鼻樑已經找不回當年的影子了。老實説,就算新款外觀好看、配置高,但我還是喜歡老款的北斗星,因為那才是我心中Kcar該有的樣子。經典就是你只需看一眼,就能想起過往的那些刻骨銘心的記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