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車主已經發現,近幾年新上市的不論是國產車還是合資車,帶T的也就是渦輪增壓也來越多,自然吸氣好像是越來越不受重視,汽車廠家似乎也更加不願意在自然吸氣投入更多研發資金,可以説渦輪增壓是遍地開花,自然吸氣是日漸衰落,唯獨馬自達還一直堅守着這塊陣地。
渦輪增壓,原理就是利用發動機的廢氣去推動渦輪,使其高速旋轉,渦輪又會帶動同軸的葉輪旋轉,把從進氣空濾過來的新鮮空氣加以壓縮,提高單位體積空氣中的氧含量,發動機參與燃燒的氧氣多了,與之相匹配的燃油供給也會增加,這樣汽車的動力就會增大了。我們認識渦輪增壓也是在2008年大眾車上開始的,那句經典的“當DSG遇上TSI,一個跨時代的動力組合誕生了”,是大眾帶領我們認識了這個東西,可你知道嗎?日本人才是渦輪的第一位用户,可當時這項技術還不是十分成熟就沒有繼續沿用下去了。那麼,渦輪增壓比自然吸氣好在哪裏呢?
嚴苛的排放法規
首先我們不得不談及環境和污染的問題,不可再生資源的日漸枯竭讓我們不得不重新考慮汽車這個給我們生活帶來便捷的交通工具,所以在各國政府日益嚴苛的排放法規面前,節能減排就顯得尤為重要,在滿足用户對動力的需求不打折的情況下,用渦輪增壓就可以減小發動機的排量,當然你要用同樣是200馬力的自然吸氣和渦輪增壓發動機比較,渦輪增壓發動機用2.0甚至1.6的基礎排量就可以做到,比2.5L的發動機還是要省油不少的。
其次渦輪增壓帶來的小排量在我們消費者買車時也是有實實在在的優惠利好,國家現行的汽車消費税率是跟排量的大小掛鈎的,你的車排量越大,購車時交的購置税也就水漲船高。
更高效的熱效率
渦輪增壓發動機以後的發展趨勢就是輕量化,小排量化。福特和通用早就在民用車上搭載了1.0T三缸的機器,論動力性,它們在方方面面都勝出1.5L、1.6L的引擎,但唯一讓人詬病的就是三缸機的抖動問題,但是又有人説了,你又不是坐在發動機上開車,抖動經過消化處理後能讓消費者感受到的已經不是很明顯了,至少在行駛中感受不會很糟糕。 而且渦輪增壓發動機因為進氣方式有別於自然進氣,使得它在發力的特性上也大不一樣,在低轉速時就可以把大部分或者全部扭矩釋放,給人加速強勁的感覺,而自然進氣的發動機可能要去到3000轉才行。有人説渦輪增壓不如自然進氣動力來的線性,其實現在很多車企通過在渦輪上的不斷做文章已經可以做到相似的動力體驗了,比如雙渦輪,較小的渦輪因為轉動慣量小,可以在較低的轉速起壓,另外保時捷的可變幾何渦輪VTG也可以做到,在不同的轉速區間改變渦輪葉片的角度等。
那渦輪增壓就沒有讓人煩心的地方嗎?有。
燒機油,只要是渦輪增壓發動機,只要公里數到了,無一例外的燒機油,尤其是德系車,這是它的機械結構決定的,在養車方面付出的成本可能要大一些,在渦輪養護這方面到還好,很少有人會壞渦輪的,至少在換車前。
總的來説,渦輪增壓和自然進氣有着不同的性格,不同的駕駛體驗,但是消費者該有如何選擇呢,最好還是實車試駕,真真切切的感受才能做出最好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