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晶科科技:和央企巨頭競技 與光伏夢想同行

由 華愛利 發佈於 財經

原標題:晶科科技:和央企巨頭競技 與光伏夢想同行

  投身光伏行業14載的李仙德,擁有橫跨產業鏈上下游的兩個上市平台。有着如此成績,晶科科技董事長李仙德卻十分低調,即便在晶科科技上市之際,面對記者依然不談自己,只講團隊,“晶科只有專業的職業經理人,沒有老闆。”

  5月19日,上交所恢復現場上市儀式活動,當日掛牌的晶科科技將敲響疫情發生以來第一聲現場上市鳴鑼。

  這意味着,年初“把酒喝光、頭也不回”的李仙德,在2020年“收穫”了自己的第二家上市公司。光伏發電龍頭晶科科技在上交所鳴鑼上市,與在萬里之外紐交所上市的晶科能源遙相輝映。至此,投身光伏行業14載的李仙德,已擁有了橫跨產業鏈上下游的兩個上市平台。有着如此成績,晶科科技董事長李仙德卻十分低調,極少拋頭露面。即便在晶科科技上市之際,面對記者依然不談自己,只講團隊,“晶科只有專業的職業經理人,沒有老闆。”

  崇尚專業化的背後,是對光伏事業的無限熱情,對成就夢想的浪漫情懷。在2020年新年致辭中,李仙德寫道:“當明白了一萬個道理,你還願意委屈地堅守的東西,應該是真正有趣的東西,能讓人興奮的東西,這是天生,這是真愛,天生和真愛是第一動力。”

  練就與央企比肩的絕技

  招股書顯示,晶科科技是一家清潔能源服務商,主營業務主要包括光伏電站運營、光伏電站轉讓和光伏電站EPC等。對普通投資者來説,乍看有些複雜。

  “我們就是提供光伏電站一體化解決方案,從開發、投資、建設,到運營、管理,再到轉讓、交易,全部涉及。”李仙德坦言,這是晶科科技的業務模式,也是核心競爭力所在。

  在央企、外資林立的能源領域,敢言一體化解決方案是自己的核心競爭力,一向不顯山露水的晶科科技真的這麼牛嗎?

  數據顯示,截至2019年9月末,晶科科技光伏電站運營項目累計裝機容量約2947.17兆瓦,佔全國光伏總裝機規模的比例為1.55%。在第三批“領跑者”項目中,公司中標總容量為738.1兆瓦,佔比為14.76%,位列第三位。

  光看數字或許沒概念,看看競爭對手或許更有説服力。排在晶科科技前面的兩名,分別是國電投、中廣核,二者佔比分別為32.9%、15.2%,排在晶科科技後面的兩名,是三峽新能源、北控清潔,佔比分別為10.2%、6.9%。

  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1月至9月,晶科科技上網電量穩步增長,分別為12.36億千瓦時、25.33億千瓦時、35.20億千瓦時和27.36億千瓦時,2018年度公司生產的光伏上網電量佔全國光伏總髮電量的1.98%。

  能與央企同台競技並斬獲探花,晶科科技的“一體化解決方案”究竟強在哪裏?

  李仙德給出了答案——專業化、全球化。“所謂專業化,晶科科技在光伏發電行業深耕十數年,是中國光伏行業發展的見證者、踐行者,有着足夠的積澱。全球化是指,晶科科技很早就開始佈局全球業務,能夠整合全球的產業、資金、技術優勢,來完成一個項目。”

  李仙德告訴記者,好的光伏發電項目,要在控制建造成本和提高發電量之間做好平衡,從而最大限度地提高收益率。這就需要有足夠的產業深度,能夠根據每個項目的地形、地貌、日照、氣候等諸多因素,量身打造最適合的光伏發電方案。

  僅有最合適的方案還不夠,還要找到最合適的資源,把項目從紙面落到地面。

  “我們在全球範圍內尋找最佳合作伙伴,比如在陝西,我們就與陝煤合作,在江蘇,我們選擇了通威,在阿布扎比,我們與法國能源集團EDF合作。”李仙德告訴記者,晶科科技一直致力於全球化,一個個項目的落地,為公司積累了良好的口碑,越來越多的優秀企業選擇與晶科科技站在一起。

  不做老闆的夢想家

  提到晶科科技的全球化優勢,就不得不提一家“兄弟”公司——晶科能源。

  晶科能源是一家光伏生產企業,早在2010年就在紐交所上市,目前已連續4年全球光伏組件出貨量第一。簡單理解,晶科能源是晶科科技的上游,負責生產光伏設備、產品,晶科科技使用這些產品,實現光伏發電。

  正是晶科能源早早跨出國門,在全球產業鏈打出一番天地,才有晶科科技整合全球資源的能力。不過,這也帶來一個問題,從晶科能源中分拆出來的晶科科技,無法避免地存在關聯交易的問題。

  “自從晶科科技開始獨立運作,我們非常注意降低關聯交易的比例,2019年已經降到非常低的水平,甚至遠低於晶科能源相應產品的市場佔有率。”李仙德透露,2016年至2018年及2019年前9個月,晶科科技向晶科能源採購合計金額分別為11.08億元、4.66億元、7225.93萬元及2274.22萬元,佔同類採購金額比例分別為69.06%、17.41%、3.67%及3.18%。

  事實上,能夠在保持較快發展的同時,大比例降低關聯交易規模,對很多企業來説並不容易,可晶科科技做到了,而且並不意外,這與晶科科技的發展基因有關。

  “當初創立公司,第一個就是要公平,決不允許有股東、高管的親戚在公司任職。我們不是在做家族企業,公司沒有老闆,只有職業經理人。”李仙德告訴記者。憑着追求公平的精神,晶科科技很快擺脱了晶科能源的影響,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回溯晶科科技的發展歷程,一支職業化、專業化的團隊格外重要,通過專業化的集體決策,而不是有着個人色彩的一言堂,令晶科科技沉着地應對技術、政策變化帶來的挑戰,穩步發展,而不是大起大落。

  這與李仙德的冷靜剋制的性格不無關係,晶科能源在紐交所一枝獨秀的2017年,李仙德沒有絲毫驕傲、鬆懈,他對全體員工的要求是——歸零,重新出發。“生存是一件殘酷的事,鏡頭前企業家的淡定輕鬆和風花雪月都是表演,背後無時無刻不在的擔憂、焦慮和思考才是貼身的伴侶。”

  “光伏是個挺有挑戰性的行業:政策變化、貿易糾紛會給市場需求帶來不確定性,技術更新換代比較快,也對發展眼光提出高要求。一次錯誤的投資,會帶來巨大的影響。”

  李仙德認為,是貼近市場、技術領先的團隊,做好了一次次富有前瞻性的決策。“當初別人在西部做,我們就做中部;後來別人做中部,我們又做分佈式。”

  “我們內部講全球化、信息化、職業化,我們的團隊更貼近市場,更瞭解市場、需求、技術方向。同時,我們有完整的管理體系、靈活的激勵機制,讓每一個人都發揮最大的作用,不是我一個人的提升。”李仙德告訴記者,自己只盯四個CXO,放手和大家一起做事。

  懂得對小事放手的人,一定有大夢想。在李仙德心中,晶科科技將成長為全球化的智慧能源服務商,運維更多的電站,服務更多的人羣,通過科技,探索未來電力改革市場化交易的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