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交所一季報裏的市場變化:滬深港通業務創新高 槓桿反向產品需求增加

港交所一季報裏的市場變化:滬深港通業務創新高 槓桿反向產品需求增加
  經濟觀察網 記者 姜鑫 營業收入同比增長19%,淨利潤同比下滑13%,39家新公司上市、滬深港通收入創下新高——5月7日,港交所發佈了2020年第一季度成績單,報告內,公司披露了如上指標。

  發佈年報的同時,港交所還發布了李小加通知董事會不再續約的公告:李小加於5月7日通知董事會其擬於現時合約在 2021年10月底屆滿時不再重續集團行政總裁合約。港交所還稱,公司成立了一個由香港交易所主席史美倫及香港交易所董事阿博巴格瑞、洪丕正及席伯倫組成的遴選委員會,進行正式的遴選程序。

  這也意味着,或許在明年10月份,李小加與港交所十餘年的緣分將告一段落。

  值得注意的是,在發佈上述公告後,午盤開市交易的港交所股價出現了斷崖式下跌,截至記者發稿,跌幅超過3%。

  新冠肺炎肆虐全球,對金融市場造成嚴重影響。一季度,港交所的財報中可以看出市場中哪些變化?

  季報裏的資金流動路線

  債券通的成交額成為港交所業績亮點之一:財報顯示,債券通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創下人民幣193億元季度新高,是2019年第一季的三倍還多。

  債券通交易量及投資者數目均大幅增加,部分歸因於中國政府債券自2020年2 月 28 日起獲納入摩根大通國債-新興市場系列指數。2020 年第一季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增至人民幣193億元,較2019年第一季的人民幣59億元增加逾三倍,並於 2020年3月19日錄得人民幣369億元的單日成交新高。截至2020 年 3 月底,世界各地參與債券通的認可機構投資者達1818名,較 2019年12月31日的1601名增加14%。

  2020年第一季度,在資本市場的波動中,資金流動明顯。港交所表示,2020 年第一季滬深港通雙向流通量強勁,北向及南向交易季度成交金額齊創新高。

  滬深港通的活躍也為港交所帶來不錯的收益:2020年第一季來自滬深港通的收入及其他收益創下4.04億港元季度新高,較2019年第一季增加74%。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人民幣 780 億元,較2019年第二季的紀錄增加57%,而南向交易平均每日成交金額達216億港元,較2018年第一季的紀錄增加10%。此外,2020年2月28日的北向交易成交金額達人民幣1134 億元,創下單日第二高紀錄,而 2020年3月19日的南向交易成交金額達463億港元,創下單日新高紀錄。

  集體投資計劃虧損 槓桿反向產品需求增加

  港交所表示,儘管市場充滿不明朗因素,香港交易所於2020年第一季亦有39家新公司上市,按新上市公司數目計高踞全球首位,按首次公開招股的集資額計位列全球第四(144億港元)。

  儘管交易量上升,港交所2020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較 2019 年第一季減少 7%,因為全球股市及定息市場均見大幅拋售(尤其是3月份),集體投資計劃錄得公平值虧損 5.21億港元(2019年第一季收益創下3.90億港元的紀錄),將期內交易及結算費用的增幅抵銷有餘。然而,若與 2019年第四季相比,2020年第一季收入及其他收益在交易量增加所帶動下則大增7%。

  港交所表示,交易所買賣產品(包括ETF以及槓桿及反向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於2020年第一季增至78億港元(2019 年第一季:46億港元),顯示市場對交易所買賣產品的需求日增。其中槓桿及反向產品平均每日成交金額由2019年第一季的2.97億港元增加逾五倍至2020年第一季的16億港元,創出自2016年槓桿及反向產品上市以來的季度新高。於2020年3月19日槓桿及反向產品創出40億港元的單日新高紀錄。

  股本證券產品、衍生權證、牛熊證及權證的平均每日成交金額升至1209億港元,分別較2019年第四季及2019年第一季增加57%及20%。

港交所一季報裏的市場變化:滬深港通業務創新高 槓桿反向產品需求增加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540 字。

轉載請註明: 港交所一季報裏的市場變化:滬深港通業務創新高 槓桿反向產品需求增加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