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昌會:中國債券市場整合圖強
中國債券市場將出現一個里程碑式的躍進。
中國人民銀行和證監會7月19日發表聯合聲明説,銀行間與交易所債券市場的債券投資者可以買賣在這兩個市場中交易流通的債券。同時,監管機構將允許這兩個市場裏的中介機構聯合提供發行、交易和結算服務。
中國債券市場始於1981年國債的恢復發行。經過長期的摸索和發展,參與主體不斷增加,產品種類日趨豐富,市場功能快速深化。截至目前,總價值已達100萬億元人民幣關口,約合14萬億美元,規模現居全球第二,在基礎性產品的種類序列方面,則與發達債券市場趨近一致。
在這種情況下,回首檢視中國債券市場這些年來的曲折歷程,雖然從無到有、成就卓然,但運營模式始終受到詬病,中外投資者經常深感困惑和不便。僅就交易類別論,中國債券市場可以歸結為兩類,即證券交易所債券市場和中國銀行間債券市場,並且一直都是場外為主,場內為輔。
場外市場,是指銀行間市場。經國務院批准,於1997年建立。它們面向機構投資者,通過一對一詢價完成交易,屬於債券批發市場,因而也是中國債券市場的主導性力量,由央行實施監管。場內市場,或稱場內交易,是指交易所內的零售市場,面向個人和中小機構投資者,通過集中撮合方式進行交易,由證監會負責監管。
顯而易見,這兩個債券市場的產品類別不一,功能各異、重點有別,既然是歷史形成的,自然應隨着歷史變遷而改變。如此看來,作為債券市場的共同目的,都是服務於擴大投資和直接融資,那麼它們要迎接下一波的歷史使命和自身機遇,獲得進一步的能量釋放,理應遵循同樣的理念和原則,接受統一市場、統一規範和統一法規之下的統一管理。
簡單地説,如今的世界已經進入全球地緣政治競爭時代。中國有必要收攏拳頭,聚合力量。中國債券市場若要實現商業目標,降低脆弱性和依賴性,提高在國際環境中的抗風險能力,現實的客觀條件和主觀需要,無一不要求朝着實現戰略自主的方向發展。
在中國即將構建的新發展格局中,由於以下三個原因,債券市場整合具有重大政治意義。
首先,中國債券市場必須居於中國資本市場的主導地位。公司信用類債券發行量穩步增長,債券融資比重2005年就超過股票融資成為融資主渠道,商業銀行的債券融資佔總資產比例也快速發展。兩種債券市場的規模和影響都產生了宏觀效應,對中國經濟、技術、國民福利和社會進步作用巨大,它們不可以狂飆獨進,再各自為政。
其次,幫助中國構建“雙循環”格局,致力於促進多邊主義的復興。新冠疫情的暴發不僅嚴重破壞了全球供應鏈,而且導致了各國更加重視自己在重要領域的獨立自主能力。在全球局勢不可預測的新時期,中國必須有能力減少對國際貿易和技術的依賴,通過升級國內消費和產業來促進國內循環,打造自己的產業鏈和供應鏈,從而實現“以國內大循環為主體,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經濟戰略調整。可以預見,債券市場整合帶來的整體實力將影響深遠。
最後,美歐等國如今頻頻立法限制外部投資,特朗普政府甚至抓住美國股市將其作為與中國較量的戰線。相比之下,中國正穩步落實金融開放,吸引包括西方國家在內的各國民眾和機構投資。(作者是國家風險研究中心首席科學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