互聯網巨頭密集增資 小貸行業或迎新一輪洗牌

互聯網巨頭密集增資 小貸行業或迎新一輪洗牌

圖蟲創意 圖

未來小貸行業將會形成多寡頭的態勢,業務量將集中在幾家從事跨省經營的頭部公司手中,區域性的小貸公司則會下降,且業務量受到侵蝕。

小貸行業或迎來新一輪洗牌。8月12日,《國際金融報》記者依據央行公佈數據及工商登記信息統計,目前螞蟻、百度、蘇寧、字節跳動、美團、騰訊等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紛紛增資至50億元,以達到去年11月發佈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管理暫行辦法(徵求意見稿)》(下稱《網絡小貸暫行辦法》)中跨省經營的標準。

另一方面,區域小貸機構面臨融資難、槓桿率限制、客户資質相對較差、違約信用風險大、身份不明、區域監管的分化與限制等多重困境,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整個小額貸款行業在持續萎縮。

受訪專家表示,伴隨監管的收緊和規範的完善,一些達不到監管要求標準的機構將被清退,小額貸款公司數量下降的趨勢是必然的。未來小貸行業中,將會形成多寡頭的態勢,業務量將集中在幾家從事跨省經營的頭部公司手中,區域性的小貸公司則會下降,且業務量受到侵蝕。

小貸行業持續萎縮

小額貸款公司是由地方金融監管部門審批、監管,由自然人、企業法人與其他社會組織投資設立,不吸收公眾存款,經營小額貸款業務的有限責任公司或股份有限公司。

央行2021年7月27日公佈的《2021年上半年小額貸款公司統計數據報告》顯示,截至2021年6月末,全國共有小額貸款公司6686家,貸款餘額8865.05億元,從業人員數66931人。與2020年第四季度相比,在半年左右的時間裏,小額貸款公司數量下降432家,從業人數減少5241人,貸款餘額縮減了22.49億元。

從更長遠來看,自2015年上半年以來,小額貸款行業中,無論是機構數量、貸款餘額還是從業人數,這三項指標均在波動中呈現出下降的趨勢,且整個小額貸款行業的萎縮速度在加快。

從行業發展的政策環境來看,身份屬性定位不明、區域監管的分化與限制是小額貸款公司面臨的重點問題,這也極大地影響了小額貸款公司的健康發展和持續服務能力。近年來,愈加嚴格的行業監管也壓縮着小貸公司的生存和展業空間。

2020年11月2日頒發的《網絡小貸暫行辦法》對小貸公司的經營區域、借款限額、聯合貸款、融資槓桿、註冊資本等方面提出要求,以規範小額貸款公司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防範網絡小額貸款業務風險,促進網絡小額貸款業務健康發展。這一辦法為小貸公司利用更具優勢的互聯網技術與突破區域展業限制設立諸多門檻,促進小貸行業的優勝劣汰和新一輪洗牌。

除此之外,來自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也衝擊着小貸市場。復旦大學經濟學院金融研究院助理教授江嘉駿在接受《國際金融報》記者採訪時表示,商業銀行也不斷推出小額信貸業務,對於借貸人來説,在銀行,客户的借款成本會更低且信任感更強,這也致使他們放棄從小貸公司獲取貸款,轉投向傳統銀行渠道。

零壹研究院院長於百程告訴《國際金融報》記者,全國小貸公司數量眾多,其中地方小貸公司佔絕大多數,近幾年全國貸款規模和公司數量呈現逐步下降趨勢。地方小貸公司業務普遍立足地方,一方面受當地經濟波動和自身實力的限制;另一方面也面臨其他金融機構的競爭,因而近幾年生存壓力較大,整體數量和規模都呈下滑態勢。

互聯網巨頭增資

在全國小貸整體數量和規模陷入萎縮境地時,重慶市小貸的實收資本和貸款餘額卻不降反增,這與重慶市內存在螞蟻小微小貸、度小滿小貸、美團小貸等眾多互聯網巨頭旗下小貸公司有關。

近日,美團旗下重慶美團三快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下稱“美團小貸”)已將註冊資本增至50億元。《網絡小貸暫行辦法》要求: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1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跨省級行政區域經營網絡小額貸款業務的小額貸款公司的註冊資本不低於人民幣50億元,且為一次性實繳貨幣資本。

據《國際金融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註冊資本達到50億門檻的小貸公司已有8家,除了美團小貸,還包括重慶市螞蟻小微小額貸款有限公司、南寧市金通小額貸款有限公司、重慶度小滿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深圳市中融小額貸款股份有限公司、重慶蘇寧小額貸款有限公司、深圳市財付通網絡金融小額貸款有限公司、中新(黑龍江)互聯網小額貸款有限公司。

在以上8家小貸公司中,涉及到的互聯網巨頭包括螞蟻、百度、蘇寧、字節跳動、美團、騰訊。在整體行業萎縮的境遇下,網絡小貸牌照對於互聯網巨頭來説,是否值得幾十億資金的投入?

江嘉駿表示,互聯網公司涉足金融領域具有先天的優勢,金融業務也成為互聯網企業營收上的新增長點。在小貸業務上,盈利與否的關鍵取決於兩點:一是資金成本的控制,二是風險控制,互聯網企業在後者上有着顯著優勢。風險控制,即識別借款人的風險等級,在這方面,數據資源是核心資產和競爭力,相較於缺乏多維度大數據的傳統金融機構,互聯網企業由於掌握着大量用户的行為數據,在做小貸業務上更具優勢。

“儘管目前來看,互聯網公司旗下的小貸公司仍然是以傳統的金融企業思路去做業務,比如最初利用監管的不完善,通過反覆資產證券化將槓桿率推得很高等方式,但如果從長期的視角展望的話,隨着競爭白熱化,互聯網企業必然需要利用好數據資源的優勢來盈利。”江嘉駿進一步表示。

於百程指出,近期,幾家頭部互聯網平台將旗下小額貸款公司註冊資本提高到50億元,這反映出幾家互聯網平台希望通過獲取全國性網絡小貸牌照開展金融借貸業務的戰略變化。“其背後或許有兩個原因:一是隨着互聯網平台的監管加強,開展金融業務成為這些平台不能放棄的營收增長點;二是開展金融業務必須持牌,獲取牌照成為各家平台開展金融業務的必然選擇,網絡小貸管理辦法去年底出了徵求意見稿,雖然槓桿較低,但具有跨區域性和靈活性優勢,牌照可獲得性也可能高一些”。

江嘉駿認為,互聯網企業紛紛增資滿足50億元的標準,可能是為了搶佔先發優勢以形成生態壁壘,讓客户由於習慣和慣性留在原有的小貸生態當中,“再考慮到隨着技術的優化和數據資源更好地被利用,未來小貸業務對於互聯網公司來説,會是一個很好的增長點”。

小貸行業走向何方

小貸行業整體正持續萎縮,而互聯網巨頭以互聯網小貸牌照為切入點,以資金和數據流量為優勢,加速佈局金融商業版圖。在此背景下,未來小貸行業將走向何方?

上海交通大學安泰經濟與管理學院金融系副教授李楠對《國際金融報》記者表示,隨着國家對互聯網金融的金融監管走向規範化,小貸公司自然面臨洗牌,大量的以融資和資本運作(高槓杆)為目的的小貸公司必將被淘汰。

於百程建議,地方小貸公司要發揮自身靈活和了解本地的優勢,與傳統金融機構形成差異化發展,做到“小而美”,同時也儘可能地利用技術手段,降本增效。

李楠也指出,小貸公司不適宜面面俱到追求地域行業的迅速擴張,應先利用自身的行業背景、渠道背景,把某一行業、某一場景徹底研究透,建立合理的商業邏輯。針對特定區域、特定行業、特定場景、特定客户,設計風險可控的商業模式。

針對互聯網巨頭旗下的小貸機構,李楠提出,小貸公司必須按照金融機構監管,而其關聯的母公司(互聯網平台)則應按照金融控股公司進行監管,特別是要注意建立不同業務之間的防火牆,控制槓桿率,嚴格要求資本充足率,嚴格儲備金要求,控制貸款不良率,防範通過各類“金融創新”轉移風險的花式操作。

江嘉駿認為,小貸行業的重點將放在風險控制上,行業裏面的數據資源會存在馬太效應。未來的小貸行業,將會形成多寡頭的態勢,業務量將集中在幾家從事跨省經營的頭部公司手中,區域性的小貸公司則會下降,且業務量受到侵蝕。

但是,這並不意味着區域性小貸公司將走向滅亡,“小貸公司本身就是為了滿足被銀行忽視的長尾客户的需求,若互聯網公司對全國性小貸業務相對壟斷後,可能又會成為像傳統銀行這樣的巨頭,真正的尾部客户仍然會遭受忽視。”在江嘉駿看來,除了幾家頭部企業外,小貸行業中還會存在許多本地的、基於線下社會網絡數據來實現風控的小貸公司,經營者和借款者共享同一張社會網絡,從中能夠更好地評估借款人風險,針對當地情況在助農、小微企業和消費信貸等方面開展特色業務,滿足各層次主體的需要。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54 字。

轉載請註明: 互聯網巨頭密集增資 小貸行業或迎新一輪洗牌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