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學者文章:美對華加税無助企業迴流

  參考消息網9月27日報道 美國《華盛頓郵報》網站9月22日發表題為《新研究發現,美國對中國商品加徵關税並未讓企業回到美國》的文章,作者系美國堪薩斯大學助理教授張嘉琨和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歐文分校助理教授薩曼莎·沃瑟姆斯,文章稱,關税幾乎沒有提供什麼籌碼——對中美兩國來説都是如此。全文摘編如下:

  2018年至2020年,美國對中國出口商品徵收的關税增加了5倍,但關税未能讓這兩個經濟體脱鈎。在拜登政府全面檢討對華貿易政策並考慮加徵新關税之際,我們的研究有助於解釋現有關税是否實現了政策目標。

  特朗普政府的邏輯是,關税會損害從事美中貿易的美國和其他跨國企業的利益,從而促使更多企業離開中國,將供應鏈轉移到美國。關税的支持者認為,中國經濟將受到損害,讓美國談判代表在跟中國談判時掌握更大的籌碼。

  事實上,這些關税給美國經濟造成了附帶損害,並沒有迫使中國改變其經濟政策。原因如下。

  在最近的一份工作報告中,我們建立了一套關於在中國註冊的外商投資企業的新數據,以確定每年選擇退出的跨國企業。

  這一時期中,撤離中國的美企增加,但我們估計,其中只有不到1%的企業是由於美加徵關税而撤離的。

  美國企業沒有離開中國或尋找替代供應商,而是提高了客户的支付價格。調查數據顯示,美國大企業仍對中國市場持樂觀態度,並計劃增加在中國的投資。

  關税幾乎沒有提供什麼籌碼——對兩國來説都是如此。

  如果美國的跨國企業不急於撤離中國,它們是否向美國政府施壓,要求減免關税,像中國政府所希望的那樣?我們調查了500家在華有子公司的美國大型跨國企業的政治行為。我們發現,大多數美國企業採取的是一種非政治性的戰略。它們沒有退出中國,但也沒有公開向華盛頓施壓,要求其取消關税。

  規模較小的企業和剛到中國的企業更有可能退出。在中國擁有時間較久和規模較大子公司的企業徹底離開中國會面臨更高的既定成本,這樣一來它們更有可能繼續在中國運營。

  儘管北京和華盛頓之間的政治敵意不斷加劇,關税造成的經濟成本不斷上升,中國和美國企業在金融、知識和生產網絡方面仍然深度融合。流入中國的外國投資2020年達到創紀錄的1443.7億美元。幾乎沒有跡象表明,美國的跨國企業接受了與中國脱鈎的想法。

  經濟脅迫可以是一把雙刃劍:這些工具在傷害打擊對象的同時,往往會對一個國家的經濟造成附帶損害,但關税是最鈍的工具。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81 字。

轉載請註明: 美學者文章:美對華加税無助企業迴流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