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來源:時代財經 作者:高文珣
連續多日,醫美板塊的個股出現下滑。8月13日,滬深兩市59只“醫美概念股”中有38只下跌,其中,貝泰妮(300957.SZ)下跌5.35%、奧園美谷(000615.SZ)跌2.30%、華東醫藥(000963.SZ)跌1.68%、朗姿股份(002612.SZ)跌1.54%。
消息面上,近日上交所和深交所先後發出通知,要求在交易所新掛牌的消費金融資產證券化產品(ABS),底層資產中禁止“醫美分期貸款”入池。據悉,此要求僅針對新發ABS,已經發行的存量資產證券化產品將不受影響。
分析人士認為,從表面上看,封殺“醫美貸”是整治醫美行業亂象的一個延續,而實際上是消費金融ABS產品的下滑。
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説,隨着醫美貸的限制,未來的消費金融ABS底層資產將集中在3C電子和旅遊項目上。
整治醫美市場
醫美貸一般被稱為醫美分期,其用途為醫療美容的分期貸款業務。從2015年年中開始,幾乎每個月都有一家醫美分期平台上線,以醫美分期貸款為主流業務的互聯網金融平台呈密集式爆發。
2016年開始,在消費升級與互聯網金融發展的雙重助推之下,整形整容的客户羣體從明星開始擴展到普通消費者。
在此期間,諸如易美分期、麥芽分期、麼麼貸等數家醫美分期平台上線,醫美分期野蠻生長,各家平台為搶佔市場放寬審核時間和限度。截至2016年底,醫美分期市場的放款量達60億。
“醫美分期貸款的本質受終端消費者驅動,消費者有美容需要,但是整形手術費又很高,一些資金不足的消費者就會選擇醫美貸。”某頭部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告訴時代財經,醫美市場的規模在過去幾年發展速度“瘋狂”。
2021年6月,全球知名市場調研機構——弗若斯特沙利文發佈的《2020全球及中國透明質酸(HA)行業市場研究報告》顯示,中國已經成為世界第三大醫療美容市場,市場規模在2020年達到1436億元人民幣,並預計在2024年達到3185億元人民幣,未來五年複合增長率為17.3%。
但近幾年來,醫美市場亂象叢生,誘導消費者過度借貸、醫美糾紛引發的三角債等問題的爆發,讓監管和金融機構不得不重新審視“醫美貸”業務存在的風險。
艾瑞諮詢發佈的《2020年中國醫療美容行業洞察白皮書》數據顯示,平均每年因黑醫美致殘、致死人數大約有10萬人,非法針劑佔比66.7%,非法從業人數超10萬人。
上述頭部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稱,各種醫美貸亂象的報道,現在也是人盡皆知,所以這個市場被整頓也是必然的。
2021年5月,國家衞健委等8部委發佈《打擊非法醫療美容服務專項整治工作方案》,《方案》指出,應當“謹慎開展”醫美貸,為切實防範“醫美貸”的相關業務風險,引導就醫者理性、審慎就醫。
2021年6月,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發布關於規範醫療美容相關金融產品和金融服務的倡議。倡議提出,金融機構不與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開展合作,不向任何不法醫療美容機構客户提供相關金融產品和服務。
“我們公司去年就全部叫停了醫美貸業務,風險太大,而且也不可控。”上述頭部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在調查中,時代財經瞭解到,目前大多數消費金融公司已經暫停了醫美分期業務,或者直接取消了醫美貸業務。“公司不涉及醫美分期業務。”8月12日,蘇寧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
消費金融ABS降温
8月3日,中國銀保監會披露,河北銀保監局近日核准幸福消費金融公司開展信貸資產證券化業務資格。幸福消費金融公司成為年內第2家、全國第15家獲批信貸資產證券化(ABS)資格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
不過,儘管獲得ABS資格的持牌消費金融公司在增加,但是消費金融ABS供給端卻在減少。
“去年以來,關於消費金融的監管政策頻繁出台,再加上某些消金公司被整改,導致消費類ABS的供給在減少,這次兩大交易所聯手‘封殺’醫美貸,我覺得很正常,醫美行業亂象已經不是一天兩天的事情了。”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向時代財經表示,出於對底層資產質量的風險考慮,業內對撬動資金槓桿較為謹慎,行業內的資產規模擴張速度放緩,整體的消費金融ABS融資都在降温。
數據顯示,2020年全年,馬上消費金融、捷信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湖北消費金融等機構發行ABS金額合計約123億元,較2019年全年發行總金額185億元減少33%。
時代財經瞭解到,發行業務方面,能夠操作ABS業務主要有兩大市場,銀行間和交易所。
中金公司研究數據表明,2021年上半年,資產證券化市場發行規模上漲明顯,市場供給出現較大的補償性增加。但是,銀行間市場,消金公司的消費貸上半年發行清淡。交易所市場,受到消費貸款市場監管趨嚴影響,個人消費貸款類產品降幅明顯,較去年全年佔比下降10%左右。
上述招聯消費金融公司相關人士認為,監管政策的趨緊對存續期的消費金融ABS及借款人的償債能力沒有較大影響,只是在短時間內會導致消費金融ABS一級市場的供給量有所減少。“風控標準嚴格之後,會使得消費金融ABS入池的資產質量越來越好,對於頭部消費金融公司是好事情。”
中誠信國際信用評級有限責任公司的研究數據顯示,2021年上半年,基礎資產構成方面,零售類資產仍佔據主導地位,其中個人消費類貸款ABS發行規模持續下滑。
這一點或許從公募基金的二季度持倉也可一窺端倪,Wind數據顯示,20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倉ABS產品的持倉規模有所回升,基金數量保持不變。但從品種方面來看,交易所產品佔比首次下降,消費金融ABS配置規模明顯縮量,信託貸款收益權及RMBS產品持倉顯著增加。以中金分類為標準,2021年二季度公募基金持倉的消費貸款規模約286億元,環比下降20%。
兩大交易所此次聯手“封殺”醫美貸進入ABS池,顯然是有利於行業健康發展。
時代財經瞭解到,對於消費金融公司來説,隨着醫美行業的貸款產品數量逐步下降,未來的消費金融ABS底層資產將集中在3C電子和旅遊項目上。
"醫美概念股”連續下滑
市場爆出兩大交易所聯手“封殺”醫美貸的消息之後,A股市場的“醫美概念股”出現連續下跌的趨勢。
8月13日,滬深兩市59只“醫美概念股”中有38只下跌,其中,貝泰妮下跌5.35%、奧園美谷跌2.30%、華東醫藥跌1.68%、朗姿股份跌1.54%、昊海生科(688366.SZ)跌1.52%、華熙生物(688363.SH)跌0.62%、愛美客(300896.SZ)跌0.02%
時代財經注意到,有些“醫美概念股”已經連續下跌了三個交易日,如奧園美谷、朗姿股份、昊海生科、愛美客等個股。
華熙生物、華東醫藥等醫美股龍頭都是8月11日下跌,8月12日略微反彈,8月13日繼續下跌。
8月13日,醫美股下跌前10個股(來源:東財截圖)
“最近消息面都在利空醫美股。”某券商醫藥行業研究員告訴時代財經,在兩大交易所聯手“封殺”醫美貸的消息之前,就已經有了對“醫美概念股”的利空消息。
8月9日,人民日報刊文《醫療美容,要最佳效果也要防不良後果》,稱近年醫療美容行業迅速發展,越來越多人選擇通過醫美實現變美的心願,其中問題卻不容忽視。醫美項目的安全問題,是醫美行業實際存在且繞不開的重要話題;許多醫美機構官網訊息中,基本沒有風險性提示。一些醫美機構在宣傳過程中只談“最佳效果”,不談“不良後果”,容易使消費者忽視安全隱患。
不過,上述券商醫藥研究員認為,並不能一概“抹殺”有投資價值的醫藥股,“有些真實業績的個股,在本輪的錯殺中,還是存在投資價值的。”
興業證券研究報告指出,“顏值經濟”下,醫美已成為醫療消費升級的重要分支,醫美產品量價齊升的成長邏輯也使得其成為醫藥領域與消費領域中不可多得的好賽道。
在調查中,時代財經瞭解到,隨着監管的嚴格,醫美行業的合法合規化與細分賽道併購整合將帶來新一輪行業洗牌。
興業證券研究報告認為,在未來,醫美產業鏈各環節將呈現“上游+中游產品豐富化、下游服務精細化、全週期線上化”的趨勢。看好具有特色產品、佈局差異化產品矩陣的中游藥械公司,以及具有資本併購整合能力的全國連鎖醫美機構以及關注用户粘性大、流量變現強的互聯網醫美平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