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公司康希諾,因走在新冠疫苗研發前列,被資本市場賦予了前所未有的期待。“欲戴其冠,必承其重。”不過,公司因常年虧損、至今仍未有產品商業化,康希諾此番在科創板二次上市,能否在競爭激烈的行業中脱穎而出,產品商業化何時能破局?仍有待時間檢驗。
《投資者網》戴昌洲
國內首支A+H生物疫苗股康希諾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康希諾”,06185.HK,688185.SH)7月31日登入科創板進行申購。據招股書,康希諾此次上市擬發行價格為209.71元/股,計劃募資10億元人民幣用於生產基地建設、在研疫苗研發、疫苗物流體系建設以及作為流動資金。
此前,康希諾已於2019年在港交所上市。時隔僅一年多,康希諾便尋求二次上市。急切的融資需求背後,是一場快馬加鞭的疫苗研發競賽。今年新冠疫情的爆發,成為康希諾等疫苗公司迅速發展的契機,但被資本按下加速鍵的康希諾,依然需要面對如研發風險、激烈競爭和持續虧損的挑戰。
“危”中尋“機”的明星疫苗股
康希諾第一次受到大眾關注是在2017年,那一年公司申請重組埃博拉病毒疫苗新藥註冊獲批准。此前名不見經傳的康希諾,成為了全球第三、亞洲第一研發出埃博拉病毒疫苗的生物醫藥公司,一時名聲大噪。三年後,康希諾再一次被資本市場聚焦,則是因為新冠病毒。
2020年5月22日,康希諾生物與軍科院的陳薇團隊在國際醫學論文期刊《柳葉刀》上發表了全球首個重組新型冠狀病毒疫苗(Ad5-nCoV)的II期臨牀試驗數據。臨牀結果顯示該疫苗具有良好的安全性,並支持該疫苗進入III期有效性研究。隨後6月29日,康希諾發佈公告,稱該疫苗已獲得中央軍委後勤保障部衞生局頒發的軍隊特需藥品批件,有效期為1年。
在新冠病毒疫苗研發上的喜人進展充分反映在了公司股價上。截至8月4日,康希諾港股股價已從年初的58.95港幣/每股漲至271.40港幣每股。僅半年多時間,漲幅高達404.9%。
面對疫情防控,醫藥領域VC投資人陳宇城向《投資者網》表示,疫苗仍是目前解決疫情最好的方式,康希諾的驚人漲幅得益於新冠疫苗研發的勢在必行。“新冠疫苗是肯定要研發的。中美兩國現在正在進行一個類似軍備競賽的比賽。誰能更快研發出來,就意味着它的國力會更快恢復。”
據世界衞生組織官網最新統計,全球共有19款候選新冠疫苗進入臨牀試驗;有130款候選疫苗在臨牀前研發階段;中國共有7款新冠疫苗進入臨牀試驗,佔全球進入臨牀試驗候選新冠疫苗的40%。“長久以來,國內的疫苗研發技術還有市場與國外相比還是有很大差距。這次新冠疫情從某種程度上來説倒逼了國內疫苗行業的發展。”一位業內證券分析師向《投資者網》解釋道。
康希諾在其招股書中提到,國內的疫苗市場總規模由2014年的233億元人民幣增至2019年的425億元人民幣,預計到2030年將達到1,320億元人民幣,年均複合增長率為10.9%。其中,需要公民自願接種且自費購買的二類疫苗增長突出,預計未來將佔據中國疫苗市場的絕大多數份額。
(數據來源:康希諾招股書)
市場快速增長的同時,與美國相比,國內疫苗市場滲透率仍非常不足。據光大證券數據,13價肺炎疫苗當前美國滲透率66%,國內滲透率8%;23價肺炎疫苗美國滲透率17%,國內滲透率萬分之2;流感疫苗美國滲透率39%,國內滲透率2%;HPV 疫苗美國滲透率63%,國內滲透率不到5%。
國內疫苗市場空間廣闊,加之受新冠疫情影響,國內民眾對接種疫苗的需求與意願增強,以及資本的擁簇,康希諾等生物疫苗公司正迎來屬於它們的新風口。
康希諾商業化難題與挑戰
風口已至,但風險依存。如何能平穩順利地乘風而飛,是頭頂明星疫苗股光環的康希諾二次上市需要面對的問題。
據招股書,康希諾目前已有16條疫苗產品研發管線,涵蓋預防腦膜炎、埃博拉病毒、百白破、肺炎、結核病、新型冠狀病毒、帶狀皰疹等多個臨牀需求量較大的疫苗品種。但目前為止,尚未有一款產品商業化上市。
關於其產品商業化的盈利前景,《投資者網》聯繫康希諾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將稍後回覆,但一直未有回應。
作為一家創新型疫苗研發製造企業,成立於2009年的康希諾,至今仍處於虧損狀態。據康希諾招股書,2017年至2019年,主營業務收入均為零,其他業務收入分別為18.72萬元、281.19萬元及228.34萬元,歸母淨利潤分別為-6444.91 萬元、-1.38億元及-1.57億元。而研發費用,佔據了康希諾日常開銷的大頭。年報顯示,康希諾過去三年的研發費用為8941萬元,1.24億元和1.57億元,研發投入逐年增加。
對此,陳宇城向《投資者網》解釋道:“疫苗研發是一個非常燒錢的領域,前期投入非常大。而且疫苗比藥更嚴格,因為它是不允許失誤的,所以對安全性、穩定性的要求非常高。”
雖然研發投入成本高、回報週期長已是業內常態,但康希諾的業內競爭對手不在少數,如康泰生物、沃森生物、智飛生物等企業均有疫苗產品面世。然而,在康希諾已有的產品管線中,只有埃博拉病毒疫苗申請獲批,但也僅供緊急使用及國家儲備安排,無法商業化。目前有望實現快速上市的是已完成新藥註冊申請,並獲得受理的腦膜炎球菌疫苗MCV4和MCV2。
(圖片來源:康希諾招股書)
7月30日,公司創始人兼董事長宇學峯在線上路演回應未來盈利問題時稱,“公司將盡快推動臨近商業化階段產品上市銷售,着力開拓市場,加強疫苗研發管線的建設,構建覆蓋全國乃至境內外的銷售網絡,提升市場佔有率,提高盈利水平。”
在招股書中,康希諾也表示,“所募集的10億元人民幣資金中將有5.5億元用於生產基地二期建設,為擴大MCV2疫苗和MCV4疫苗的產能。”
雖然即將商業化的疫苗產品,可為康希諾帶來持續的現金流並緩解虧損問題,但其所面臨的可能是激烈的紅海市場。目前國內的智飛生物、沃森生物及羅益生物三家公司MCV2腦膜炎球菌結合疫苗上市,同時還有武漢生物制所、華蘭生物、歐林生物等MCV2疫苗在研。在MCV4疫苗方面,智飛生物、民海生物、沃森生物等產品研發也處於臨牀試驗階段,未來預計會與康希諾存在較大競爭。
“在疫苗創新研發市場,重要的是,實現技術突破後,如何快速釋放產能,實現規模化,搶佔市場。”上文中提及的證券分析師對《投資者網》表示,“在技術條件達到效果相同的情況下,越早進入市場的,往往優勢也越大。”
這套先發制人的法則,同樣適用於新冠病毒疫苗市場。作為全球率先公佈新冠病毒疫苗Ⅱ期安全性研究的生物醫藥公司,康希諾在速度上已經搶佔了一定先機。此外,在研發技術層面,其也具有一定的優勢。相比以往常用的滅活疫苗和減毒活疫苗技術,康希諾用於新冠疫苗研發的腺病毒技術除了能夠誘導產生體液免疫外,還可同時誘導產生細胞免疫,增強抗體的表達。
“康希諾做埃博拉病毒疫苗用的也是重組腺病毒技術,這個技術做埃博拉病毒疫苗已經獲得了監管機構的審批。這就意味着康希諾現在用相同的技術做不同的病種,理論上風險要更低一些。”陳宇城稱。
全球新冠疫情持續的當下,疫苗研發競爭也開始白熱化。今年6月,牛津大學與阿斯利康合作研發的腺病毒載體疫苗試驗結果良好,並開始推進臨牀Ⅲ期臨牀試驗;歐洲最大私營生物醫藥公司BioNtech與輝瑞合作採用mRNA技術研發的新冠病毒疫苗,也於同月發表了Ⅱ期臨牀結果。
快馬加鞭的新冠疫苗競賽,誰能第一個通過終點線無從知曉。正如陳宇城所言,“這是一個博弈的概念,前期投入非常大的話,失敗的風險也會非常高,這需要去權衡風險和收益。”(思維財經出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