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市新規顯威之下,A股又有3家上市公司被強制退市。
5月23日,深交所發佈消息,*ST聖萊、*ST騰邦、*ST丹邦3家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其中,上海證券報曾對*ST聖萊“催肥式保殼”手法進行深度調查和報道,其保殼“夢碎”的核心原因正是報道中重點質疑的輸配電業務收入真實性問題。
上述3家A股公司黯然謝幕,可能是今年退市大潮中的縮影。“退市新規後,A股常態化退市機制正在逐步形成。”業內人士認為,註冊制的推進將繼續加速尾部公司邊緣化的趨勢,從而減小退市新規運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運作,將強化市場的優勝劣汰,反過來為註冊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
3家A股公司宣告退市
自上市以後,*ST騰邦、*ST丹邦、*ST聖萊3家公司均出現了業績連年下滑、股價“跌跌不休”的情況,一步步走向了退市的深淵。
今年3月中旬才獲聘的年審機構,以一份否定意見的審計報告,“宣告”了*ST聖萊的命運。*ST聖萊5月23日晚間公告,公司2020年度經審計的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負值,公司股票交易自2021年4月30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
在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後的首個年度報告(即2021年年度報告)中,因對公司持續經營能力產生重大疑慮的重大不確定性,審計機構對*ST聖萊2021年度財務會計報告出具否定意見。根據退市新規,公司股票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曾寄望於通過破產重整來化解危機的*ST騰邦,同樣宣告離場。2011年2月於創業板上市的*ST騰邦,一度是國內10萬家機票代理商中唯一上市的企業。2018年以來,*ST騰邦便處於債務纏身、訴訟不斷的窘境。業績方面,*ST騰邦2019年和2020年累計虧損超26億元。
因2020年度財務報告被審計機構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騰邦自2021年5月6日起被實施“退市風險警示”。最終,因2021年度經審計的期末淨資產為-11.49億元,且2021年年度財務會計報告被出具無法表示意見的審計報告,*ST騰邦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因2020年度淨利潤為負值且營業收入低於1億元,同時2021年年報被審計機構出具“非標”意見,*ST丹邦觸及終止上市條件。
*ST丹邦於2011年9月上市,主營撓性電路與材料的研發和生產,主要產品包括柔性FCCL、芯片封裝COF基板等。2020年起,公司發生流動性危機,業績連年虧損,高管“內鬥”不斷,後因短期內兩次變更年審機構引起監管部門關注。今年4月21日,因涉嫌信息披露違法違規,證監會決定對其立案。
綜合來看,3家公司均是已喪失持續經營能力的典型“殼公司”,被市場“出清”的結局並不令人意外。根據相關規定,3家公司終止上市後,公司股票自2022年5月31日起進入退市整理期,退市整理期屆滿的次一交易日,公司股票將被摘牌。公司股票終止上市後,將轉入全國中小企業股份轉讓系統進行股份轉讓。
A股退市逐步進入常態
上述3家A股公司退市,可能是今年退市大潮中的縮影。
近年來,隨着註冊制改革的推進,以及退市制度的不斷完善,退市效率大幅提升。據上海證券報資訊統計,今年以來,已有42家上市公司拉響退市警報,其中退市綠庭、退市西水等多家公司已進入退市整理期,等待被摘牌。
與此同時,為適應註冊制改革和常態化退市的要求,進一步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後監管工作,證監會日前發佈了《關於完善上市公司退市後監管工作的指導意見》,將依託現有的代辦股份轉讓系統作為退市板塊,按照“順暢銜接、適度監管、防範風險、形成合力”的原則,對目前實踐中存在的堵點、風險點進行優化完善。
可見,建立健全常態化退市機制的方向越發明晰,“應退盡退”的共識逐步形成,有進有出、優勝劣汰的市場新生態正逐步構建。
開源證券分析認為,註冊制的推進將繼續加速尾部公司邊緣化的趨勢,從而減小退市新規運作的阻力。而退市制度的高效運作,將強化市場的優勝劣汰,反過來為註冊制深化改革提供保障,最終形成資本市場的正反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