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汯、迎水、幻方…頭部量化私募輪番上演“備案王”,備案規模驟起,量化私募如何成為領跑者

財聯社(北京,記者 陳俊嶺)訊,2020年證券私募發行誰最火?不少來自券商、私行、第三方渠道方的人,都會不加思索地回答——南方几家名字有些繞口的量化私募!

上海迎水投資、上海明汯投資、寧波靈均投資、廣州玄元投資……今年以來,這些面孔陌生、名字繞口的量化私募機構,輪番霸佔中基協月度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備案量的“頭把交椅”。

從曲高和寡學術論壇上的羞澀“理工男”,到2015年股災時備受爭議的眾矢之的;從新晉百億私募的量化黑馬,再到掀起股市陣陣漣漪神秘股東……彷彿一夜間,幾家頭部量化私募就成了渠道眼中“爆款私募”的代名詞,而他們日趨龐大的規模效應,也成了股民津津樂道的“XX概念股”。

短短几年時間,他們因何快速躋身百億私募行列?誰成就了這些現象級量化私募黑馬?那些人通過何種渠道購買了他們的量化私募產品?撲朔迷離的交易數據下又隱藏着怎樣神秘的算法?

量化私募頻演“備案王”

梳理今年下半年以來的私募基金備案數據,一個不同往常、卻又在業界預料之中現象是——單月私募基金備案量前列的幾家機構,常被一些面孔陌生、名字繞口的量化私募機構所“霸榜”。

明汯、迎水、幻方…頭部量化私募輪番上演“備案王”,備案規模驟起,量化私募如何成為領跑者

7月份,上海迎水投資以單月備案49只產品,碾壓高毅投資、林園投資、東方港灣等知名私募,位列當月私募證券投資基金“備案王”。同月,新晉百億量化私募上海明汯投資備案量達到了24只。

8月份,上海迎水投資繼續高歌猛進,以32只產品蟬聯月度私募“備案王”寶座。緊隨其後的是另外兩家量化私募——上海明汯投資(30只)、寧波幻方量化(27只)分列“榜眼”與“探花”。

9月份,私募備案王易主,寧波兩家量化私募高調上位。當月,寧波靈均投資和上海迎水投資均以39只並列第一,寧波幻方量化(27只)、廣州玄元投資(26只)和上海衍復投資(24只)緊隨其後。

10月份,十一長假帶來備案量“跳水”,但幾家頭部量化私募的備案量仍處於高熱狀態。其中,寧波靈均投資更是一騎紅塵,其僅在10月前三週就備案了26只產品。

進入11月份,A股市場看似依舊波瀾不驚,但私募募資市場卻暗潮洶湧。其中,頭部量化私募備案數據尤為亮眼,僅在11月上半月,寧波靈均投資就備案了31只產品,遙遙領先跟隨者。

私募排排網最新數據顯示,國內百億私募中產品數量排行榜單中,上海明汯投資以455只位居次席,僅次高毅投資。此外,寧波靈均投資、迎水投資、九坤投資分別以399只、332只、244只位列榜單前列。

“但見新人笑,哪聞舊人哭。”在少數幾家頭部量化私募“狂發產品、大上規模”這一濃墨重彩的2020年,幾家老牌百億私募卻在這一年產品募集寥寥,成為今年這個私募大年的陪跑者。

他們是誰,又從哪裏來?

上海的迎水、明汯、衍復,寧波的靈均、幻方,加上北京的九坤和廣州的玄元,這幾家近兩三年湧現出來的頭部量化私募名字,普通人聽起來有些陌生,但對於私募圈和渠道方而言,早已如雷貫耳。

幾年前,在中國人民大學金融學院舉辦的一場量化私募論壇上,幾位華爾街歸國創業的理工科學霸分享國內量化私募的前景,一套套專業的術語和複雜的算法,並不能引起台小很多人的共鳴。時隔幾年,這些人依然曲高和寡,但他們投身的量化私募事業已讓人刮目相看。

在日前接受財聯社記者專訪時,上海弈倍投資創始人王上表示,這幾家量化私募的創始人在圈內都很知名,他們大多是海歸理工男,憑藉着對數據和算法的偏執進入這個市場,並在競爭中殺出重圍。

與大多數量化私募創始人經歷相似,王上也是一位“學霸級”人物,早在2010年,他就榮獲全國大學生數學建模大賽一等獎,在2012年5月至2015年8月,他的期貨實盤賬户約由200萬到2億。

在而立之年就已實現財富自由後,王上也曾經歷過一段迷茫時光,直到遇到了兩位志同道合的合夥人王勇和餘建國,才決定投身於當時並不為很多人所知、當下如日中天的量化私募創業中。

弈倍投資另一位合夥人王勇經歷過多個完整的牛熊週期,對市場大的波段走勢判斷具有很高的準確度;而擔任投資總監的餘建國,擁有全球頂級對沖基金資深經驗,這家機構管理規模600億美金。

中基協私募基金備案信息顯示,從2017年6月備案第一隻產品以來,上海弈倍投資共備案了29只產品,其中2020年備案了10只產品。按照預測週期,投資策略涵蓋低頻、中頻以及高頻等。

“參考成熟市場的量化交易規模,國內量化私募的市場容量依然很大,還沒有出現絕對壟斷的格局,市場上還有很多的機會。”王上表示,相比已經在市場上站穩腳跟的老牌私募,由於成立時間均不長,國內量化私募機構普遍拿不出足夠長的業績曲線。

誰成就了“爆款私募”?

不同於今年“爆款基金”極力推崇的明星基金經理光環,在機構渠道和高淨值人羣眼中,這些爆款私募的最大賣點並非某基金經理,更是其神秘又複雜的一套算法和模型,以及跑出來的一根根的漂亮曲線。

“其實,在高淨值客户眼裏,他們(幾家頭部量化私募)的名字並不陌生。”近日,北京一家上市券商產品部負責人向財聯社記者透露,今年以來很多爆款私募的背後,都有券商很多高淨值客户的助力。

在升任這家上市公司券商總部之前,這位負責人曾在該券商一家位於北四環的王牌券商營業部擔任總經理多年,他對北京地區高淨值客户的投資行為與風險偏好十分熟稔。

與私人銀行的高淨值客户最低門檻500萬有所不同,券商眼裏的高淨值客户門檻要略低一些,但至少也是“百萬級”。不過,從投資偏好上來説,這些高淨值客户並沒有外界想象中的那麼“保守”。

“很多高淨值客户最早也是散户,但最近一兩年他們發現,自己做股票的成本與收益遠不及機構,於是他們便拿出一部分,甚至大部分錢來申購私募基金,尤其那種業績曲線好的更受市場歡迎。”他説。

近期,他們拿到深圳一家知名私募幾個億的額度,開售幾秒鐘就達到單支產品募集人數上限。原本,他們還想邀請這傢俬募的靈魂人物來券商給這些投資人做線上路演,現在看來可以省省了。

至於那些“業績好、回撤低”的頭部量化私募的產品,更是一票難求。上述負責人透露,今年以來,他們曾嘗試與上海一家知名量化私募洽談代銷事宜,但對方以准入程序繁雜一類的理由“婉拒”了。

“以今年的市場行情和渠道需求,如果在代銷方面不加限制,這幾家頭部的量化私募規模的爆發力將十分驚人。”上述負責人推測,目前十幾家百億級別的量化私募,至少會有幾家成長為千億規模。

限售的與愁賣的

儘管高淨值客户認購量化私募呼聲很高,但這家券商代銷的量化私募產品並不多,一方面是頭部量化私募各種理由的“關門謝客”,還有另一層總部層面的通盤考慮。

作為一家業內排名“不上不小”的中型券商,他們最顧忌的是監管層對他們在風控合規層面的“扣分”,錯失一款爆款產品事小,一旦出現一個風險事件,券商評級降下來就事兒大了。

“你無法滿足客户的需求,客户就會用腳投票,去別人家開户!”上述券商負責人稱,儘管他們有時候已盡其所能,但仍無法拿到部分熱銷私募的額度,只能眼巴巴地刷着同行“秒殺”、“爆款”的朋友圈。

券商高淨值客户對頭部量化私募產品的追捧,只是眼下量化私募熱銷的一個縮影。據財聯社記者瞭解,有些客户資源龐大的私人銀行,以強勢的渠道優勢,經常能拿到更多緊俏的頭部量化私募份額,而在哪裏,一些爆款私募被高淨值“秒殺”的現象更是屢見不鮮。

“很多創始人都是理工思維,固執地認為酒香不怕巷子深,通常他們很少配置自己的直銷團隊,知名的量化私募產品根本不愁銷,券商、私行渠道都是搶着籤代銷協議。”上海一家量化私募合夥人透露。

當然,以上現象僅適用於少數頭部量化私募,而對於市場中多數規模有限、業績平平的量化私募機構而言,唯有積極拜各家機構碼頭、使勁渾身解數路演,才能換得渠道方嘗試代銷一些自家的量化產品。

“朱門酒肉臭,路有凍死骨。”與任何一個細分市場的格局相似,國內量化私募江湖的市場格局亦是如此,即便在如火如荼的量化私募爆發的2020年,亦有產品難發、艱難度日的草根量化私募。

由於公司定位漂移、產品業績不佳等原因,近日,一家基金子公司的成立數年、並一度給予轉型重任的量化投資團隊不得不解散,也正應了那句話“即便是壓準了賽道,也可能看走眼了人或方向”。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255 字。

轉載請註明: 明汯、迎水、幻方…頭部量化私募輪番上演“備案王”,備案規模驟起,量化私募如何成為領跑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