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私人資本如何挖掘商機?
中新網北京12月6日電 (記者 夏賓)第26屆聯合國氣候變化大會為人類的可持續發展開闢了新的道路,但最關鍵的還是要將承諾轉化為實實在在的行動,其中全球合作、公共資金、私人資本的投入十分重要。
私人資本、私營部門的驅動力來源於對利益的追求,如何能讓其在應對氣候變化挑戰的過程中挖掘商機尤為重要,在近日舉行的國際金融論壇(IFF)第18屆全球年會上,多位與會嘉賓針對這一問題出謀劃策。
IFF聯合主席、歐盟委員會首任主席巴羅佐指出,就歐盟的經驗而言,綠色經濟能創造非常好的工作機會,全球新的科技也使得綠色經濟變成可能,所以如果想要完成自己的目標及碳中和,保護全球家園的話,必須要有法律,要有科技,並且也需要一個運行的市場,此外還需要非常多來自於公共部門的支持。“這意味着各個國家比如説發達國家能夠幫助發展中國家來應對氣候變化,所以公共資金是必要的,當然私營部門的參與也極為重要。”巴羅佐説。
亞洲基礎設施投資銀行(AIIB)副行長丹尼·亞歷山大爵士直言,對於多邊機構來説,必須要支持有關國家來實現自主減排貢獻目標(NDC),幫助這些國家在已有的NDC基礎上向前再邁進一步,同時也要動員大量私人資本投入到這個領域。
國際金融協會(IFF)可持續金融董事總經理索尼婭·吉布斯表示,在私營市場方面,要推動其關注可持續基建的投資,低碳經濟的轉型會讓更多的可再生能源佔比提高,包括風能、電能等。此外有關新技術的研發,這也有巨大的資金缺口。
那麼私營部門和私人資本究竟應該如何加入其中呢? IFF學術委員、亞行(ADB)前資深副行長賓度·羅哈尼表示,私營部門資金的投入需要公共部門資金的引導,這樣的話可以把資金規模提高,“我們需要公共部門的資金先做一個主導,然後私營部門要看他的投資回報,進行一些風險的緩釋等。”
在有關金融工具上,賓度·羅哈尼舉例,比如綠色債券等,我們需要更多的有創新性的融資結構或者融資工具來推動氣候方面技術的投資。“政府要幫助引導開發一些可投的項目,這樣的話私營部門就覺得這個項目有利潤、有回報。”
中美綠色基金董事長徐林對中國的綠色金融和綠色金融的激勵機制提出建議。他説,對中國來説,要激勵更多金融機構,特別是私人機構去從事綠色低碳的投資,我覺得需要解決兩個主要的激勵問題,一方面要使得投資機構,包括企業從事綠色低碳投資所形成的綠色低碳收益,內化成投資者或者企業的收益,另一方面中國政府還可能需要把現行的關於能源價格的體制進一步市場化。
上海環境能源交易所董事長賴曉明表示,碳交易現在在中國非常受關注,它是一個以市場化手段來推進減排的重要機制創新。中國的碳排放市場整體上還是剛剛起步,還是有許多工作要做,有許多機制上面的完善工作,市場方面的建設工作還需要進一步來推動。
“我們也會幫助很多發展中國家打造碳交易市場,我們看到有一些政府出台了強有力的措施,來使得碳排放交易成為現實。我們看到在碳交易市場方面,要
確保賣方和買方都有相應的進展,我對碳交易的市場發展是樂觀的。”全球綠色發展署(GGGI)總幹事弗蘭克·萊博曼説。
他認為,接下來會有一系列的綠色投資項目,由綠色金融來支持這些綠色投資項目來邁進零排放、碳中和,這絕非易事,但是這些工作都是必須要做的。(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