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着一季報披露完畢,基金產品首季規模戰也落下帷幕。一季報數據顯示,今年首季偏股型基金冠軍管理規模呈現快速增長,一季度猛增51億元,而業績墊底的產品卻在市場熱度退潮後遭到資金用腳投票,不少產品淪為迷你基金。不僅如此,近期基金還迎來了一小波“清盤潮”,近兩個月來權益類產品更成為清盤基金中的主角。
Choice數據顯示,在混合型、股票型基金中,林英睿管理的廣發價值領先混合以近30%的一季度回報摘得當季業績冠軍,且截至4月21日,該基金依然以37%的高收益率穩居第一的寶座,而基民對該基金的投資熱度也與其業績成正比。
資料顯示,林英睿目前共管理4只基金,受業績光環影響,這4只產品的規模一季度合計上升了51億元。其中,目前業績最好的廣發價值領先混合一季度規模飛躍式增長了近42億元,其間淨申贖量超過25億份。
無獨有偶,一季度業績超過20%的基金份額均出現不同程度上漲,唐曉斌管理的廣發多因子混合、王博管理的安信鑫發優選混合、袁維德管理的中歐價值智選回報等均受到基民喜愛,份額出現數千萬乃至上億元的增長。
與此截然相反的是,不少一季度業績不佳的基金則遭到了基民“用腳投票”,有些甚至淪為迷你基金。比如一季度跌幅超過13%的大成智惠量化多策略混合,截至一季度末,其份額縮水超過1.3億份,規模不到500萬元;再如一季度份額縮水4億份以上的華安鼎利混合,該基金一季度跌幅超10%,季末規模僅618萬元。
從上述兩隻基金年報披露的持有人結構來看,前者持有人主要是個人投資者,後者持有人主要是機構投資者,但最終這兩隻基金均被資金所拋棄。同時,由於一季度規模快速縮水,這類業績不佳的產品已有多隻進入了“迷你”狀態,規模低於5000萬元。若後續規模無法重新提升,或將面臨清盤風險。
按照基金合同的規定,“基金淨資產連續60天低於5000萬元,或者基金持有人低於200人”,會觸發基金清盤,而迷你基金通常就是指基金規模低於5000萬元的基金。這類基金由於規模很小。對基金公司的利潤貢獻度低,所以很難得到公司資源方面的支持。不少基金公司為了節省成本,還會主動選擇將其清盤。
近期,權益類基金就迎來了一小波“清盤潮”。今年3月以來,基金清盤數量大幅增加,自3月以來,24只產品清盤創出近2年多來的單月清盤數新高。4月清盤基金數量也較多,尚未到月末就已有20只基金公告合同終止,並進入清算程序。其中,有15只清盤基金是股票型、混合型基金。從清盤原因來看,不少產品正是因為規模低於合同約定的清盤條件,且今年以來業績不佳。
業內人士認為,如今投資者“業績王道”的擇基思路較為明顯,很多業績不佳的迷你基金未來規模有可能繼續萎縮,存在一定的清盤風險。即便是一些績優的迷你基金,由於規模小,固定開支平分到每一單位份額,會導致投資成本更高。同時,這類產品由於更高的贖回風險,可能會面臨較大的淨值波動,因此不建議投資者買入,手中有此類基金的基民也應對其風險有所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