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分析稱節前“情緒底”可能已經出現

國慶長假即將來臨,對於投資者來説,又到了需要考慮該持股還是持幣過節的時候了。除了常規的“日曆效應”外,今年國慶前A股還面臨着全球央行加息潮的影響,全球主要權益市場均陷入下跌,A股也進一步下探。

是否應該持股過節?從機構的分析來看,多家機構對於節後行情好轉持較為樂觀的態度,有分析師稱節前“情緒底”可能已經出現,節後期待情緒好轉,還有機構建議在調整尾聲的低位適當進行佈局。不過,也有分析師提醒投資者節前保持謹慎。

A股的“日曆效應”是什麼?節後市場反轉概率較高

“日曆效應”指的是金融市場與日期相聯繫的非正常收益或非正常波動,其中就包括假日效應。假日效應指的是重要節假日前後存在一定規律性行情,一般情況下節假日前交易往往較為清淡,節後交易活躍度有所恢復,所以行情在節後會出現好轉。很多研究表明,A股存在一定程度的“日曆效應”,長假前後尤其明顯。

天風證券分析師劉晨明曾統計2009-2019年11個年份國慶長假前後的A股表現,數據顯示,長假前大盤跌多漲少,而節後市場出現反轉的概率比較高。節前,11個年份中有8個年份上證指數在國慶前兩週下跌,7個年份在國慶前一週下跌;節後,8次節前兩週下跌的年份中有7次在節後反彈,7次節前一週下跌的年份有6次在節後反彈。

關於這種現象背後的原因,劉晨明分析,在長假前,資金本身有一定的避險需求;另一方面,節前跨季資金面比較容易出現偏緊的情況。假期之後,資金面的邊際變化和三季報業績兑現情況,將成為市場方向和結構的決定因子。

近期央行公開市場操作的力度加大。自9月19日起,央行在時隔近8個月重啓14天期逆回購。本週前三天(9月26日、27日、28日),央行分別開展了1350億元、1750億元、2000億元7天期和14天期逆回購操作,規模相較於上週明顯提升,呵護市場流動性意圖明顯。

光大證券分析師張宇生指出,十一假期後的市場表現往往好於節前。十一假期同樣受到流動性環境變化的影響,長假資金需求量大,但同時央行往往也會通過公開市場操作釋放一定的流動性,一般節後銀行間利率水平會顯著下降,利於市場上漲。

節前存在一定避險傾向 分析稱“情緒底”可能已經出現

近期A股還受到外部因素影響。9月21日,美聯儲再度大幅加息75個基點,此後,英國、瑞士等多國央行相繼宣佈加息,全球主要權益市場均遭遇衝擊。

上週(9月19日-9月23日),道指、標普500指數、納斯達克指數分別下跌4.00%、4.65%、5.07%。歐洲股市法國、德國、英國主要股指也均出現超3%的跌幅。A股也受到一定影響,上週上證指數跌1.22%,跌破3100點關口,日均成交量縮減至6500億元左右。截至9月28日,上證指數仍在3100點以下。

安信證券分析師林榮雄指出,需要承認的是節前存在一定的避險傾向。資金從股票型和混合型基金流入債券型基金,當前混合型基金規模佔比從年初的24.53%一路下滑至20.61%;相比之下,債券型基金的規模佔比從年初的26.9%持續上漲到29.4%。

對於當前投資者關注的是否要持股過節的問題,林榮雄提出,基於當前A股市場估值均處於較低水平,對於A股市場沒有必要過度悲觀。在8-9月震盪休整之後,當前A股整體估值水平已經回落至較低水平,從股債性價比來看,當前全A隱含風險溢價已經再度觸及歷史極值水平;從核心產業賽道估值水平來看,多數熱門賽道的估值水平處於歷史低位,甚至低於前期多個市場底部的估值水平。從全球比較的角度來看,當前A股核心指數與美股核心指數均處於明顯低估的位置。屬於“先防守後反擊”的狀態,在10月中旬之前大概率是大盤價值佔優。

華泰證券分析師張繼強認為,近期十一長假效應疊加海外擾動,A股成交及換手均已降至兩年內低點。海外擾動只是誘因,更深層的是當前股市面臨的幾大核心矛盾仍待明朗。但從股債相對回報、指數估值看,股市性價比已經具備吸引力。當下的風險已初步釋放,後續關鍵是等待盈利預期轉向並配合流動性等形成做多合力。節前“情緒底”可能已經出現,節後期待情緒好轉。

也有分析師提醒投資者節前保持謹慎。西部證券分析師易斌指出,從歷史經驗來看,過去10年國慶長假前A股市場往往出現市場流動性收緊,成交量萎縮的格局,同時市場面臨調整風險,直到節後風險釋放後市場情緒才出現明顯回暖,投資者節前仍需保持謹慎。

節後市場怎麼看?有機構認為10月或將探底回升

另一個影響投資者決定是否要持股過節的因素是節後市場的變化,節後是否會有反轉行情?

東北證券分析師鄧利軍對2005年至今以來10月的市場行情進行了覆盤,並且對市場趨勢的影響因素進行了分析,從結果上來看,經濟基本面是決定10月市場趨勢的主要因素,其次是外部衝擊和流動性預期,估值與情緒對行情的影響並不顯著。

基於這幾方面的因素鄧利軍判斷,經濟弱修復和盈利探底下A股10月將探底回升。從經濟和盈利來看,經濟延續弱修復態勢,三季度盈利有望探底。經濟方面,隨着高温天氣和散點疫情的減退,工業生產活動明顯修復,汽車製造業繼續維持高增速;消費數據有所反彈,基建和製造業增速明顯抬升。盈利方面,10月份工業企業利潤增速可能由下行到築底,三季報盈利同比增速也可能進一步下行,但底部已現。外部衝擊方面,海外緊縮和地緣風險的壓制仍在。流動性方面,海外緊縮仍是大概率,但國內在經濟增長壓力下仍將維持相對寬鬆。

平安證券魏偉等指出,當前國內外不確定性上升,市場資金以觀望為主,短期預計維持弱勢震盪格局。但市場的調整已經進入中後期,模糊預期會逐漸迎來修正,長期轉型方向仍將維持高景氣。目前市場對於經濟基本面走弱的預期相對充分,國內經濟復甦有波折但是復甦週期的預期一定會來,政策應對方向也會逐漸清晰。結構性方面,我國製造業仍然具備全球競爭優勢,高端製造、數字經濟和綠色化轉型仍是經濟轉型的大趨勢,短期衝擊不改行業長期景氣。

銀河證券分析師蔡芳媛提出,當前宏觀基本面的預期比4月底更加穩定,匯率適度貶值有利於中國經濟發展,國內通脹壓力並不大。目前市場沒有繼續大幅下跌的基礎,也沒有大幅反彈的驅動力,正處於觀望期,等待新的契機。當前市場並不怕下跌,因為下跌即是機會,用平常心看待市場震盪,10月將進入企穩的結構性區間震盪時期。10月進入三季報披露期,疊加重要會議的窗口,建議在調整尾聲的低位適當進行佈局。投資者策略應當聚焦行業內核發展力,選擇業績穩定向好的中小市值低價個股和政策受益題材。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顧志娟
編輯 宋鈺婷
校對 王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622 字。

轉載請註明: 持股過節還是持幣過節?分析稱節前“情緒底”可能已經出現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