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信發展走到新老交替十字路口 董監高“大換血”後面臨突圍大考

財信發展走到新老交替十字路口 董監高“大換血”後面臨突圍大考

  財信發展因管理層變動頻繁,在眾多上市房企中名不見經傳的,近期再次受到市場的關注。

  僅僅在三個月之前,當財信發展原董事長、獨立董事及監事會主席等在同一時間提交書面辭職報告後,王福順作為當時的公司董事兼總裁,代替原董事長主持了公司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在那次股東會上,針對非獨立董事、獨立董事及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的補選等問題進行了審議表決。

  然而,到了5月中旬,王福順與副總裁彭勝昔、監事唐宗福等相繼遞交書面辭職報告。

  至此,財信發展在短短三個多月內,董監高人員變動數量就多達六人次。。。。。。

  董監高“大換血”三個月內涉及六人

  5月18日,財信地產發展集團股份有限公司發佈公告稱,公司董事兼總裁王福順、副總裁彭勝昔及監事唐宗福提交書面辭職報告,並提名惠文為公司副總裁、劉碩為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候選人。

  此次高層震動引發市場熱議,為此,《投資者網》向財信發展發函問詢仍處空缺的總裁職位等相關問題,但並未得到對方的直接回復。

  而這次公司之所以有如此大幅的董監高“大換血”,還要從三個月前説起。

  2月6日,財信發展發佈公告稱,於近日收到公司董事長鮮先念、獨立董事李傑利及監事會主席張革文提交的書面辭職報告。

  其中,鮮先念由於工作調整原因申請辭去董事會董事、董事長職務,同時一併辭去戰略委員會委員職務;李傑利因自身工作原因申請辭去董事會獨立董事職務,同時一併辭去戰略委員會、提名委員會及薪酬與考核委員會委員職務;張革文因工作原因申請辭去監事會主席及監事職務。辭職後,張革文仍將繼續在公司全資子公司重慶財信弘業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擔任董事長。

  同時,公司董事會分別全票通過了賈森作為非獨立董事候選人及趙萬一作為獨立董事候選人的提名,監事會全票通過了鮮先念作為公司監事會非職工代表監事候選人的提名。

  2月22日,因鮮先念辭去公司董事長職務,根據《公司章程》的相關規定,經半數以上董事共同推舉,董事王福順主持了2021年第一次臨時股東大會,對以上高管補選等問題進行了提案審議和表決。

  有趣的是,與之前的董事會、監事會上議案獲得全票一致通過的情況不同,股東對於本次高管人事變動似乎有不同意見。在賈森作為非獨立董事的議案中,雖然出席會議的所持股份佔比99.71%的股東代表選擇了支持賈森,但持股佔比不足0.3%的反對票中,有約61.83%的中小股東。類似的情形也出現在了趙萬一、鮮先念的補選議案表決中。

  不過,部分中小股東的反對票並沒有影響議案的通過。

  除此之外,在同日公司監事會臨時會議上,原董事長鮮先念被全體監事選舉為監事會主席;而在董事會臨時會議上,剛剛正式成為董事的賈森被董事會全票選舉為公司董事長及戰略委員會召集人,趙萬一則將擔任提名委員會召集人。

  公開資料顯示,1983 年出生的賈森,曾歷任蘇寧環球副總裁、兼蘇寧環球資本總裁及健康產業集團總裁及財信集團總裁助理,此次會議之後正式掌鞭財信發展。

  對於財信發展頻繁的高管人員變動,一位券商行業分析師向《投資者網》表示“如此大陣仗的人員變動並不只發生在財信發展一家企業身上。近年來,資本市場人員變動頻繁,主要是因為企業走到了新老交替的時點。現在新經濟模式層出不窮,年齡稍大的決策者或許會對一些趨勢的判斷存在誤差。”

  新團隊面臨大考如何擴張規模提振業績?

  新任董事長將引領財信發展作出什麼樣的戰略方向調整,還需要時間去觀察。但值得一提的是,在議案表決上中小股東中超過六成的反對力量,在股市中卻立即展現出些許言行不一。

  自賈森正式掌鞭至5月24日,財信發展股價在約三個月的時間內漲幅已經超過40%。市場如此給力,究竟是基於對新董事長賈森的信任,還是對公司基本面的看好?

  根據公司2020年年報,期內營收同比增長78.3%至60.52億元,但歸母淨利潤僅1.16億元,較上年同期多了6.82個百分點。到了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營收超過5億元,是上年同期的兩倍之多,但並未錄得盈利公司歸母淨虧損達到2987萬元。

  截至2020年12月31日,公司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約74.24%,淨負債率65.75%,現金短債比1.15。根據監管提出的“三道紅線”要求,財信發展尚有剔除預收款後的資產負債率未達標,對應10%的有息債務年增速。

  與部分“三道紅線”全踩的房企不同,10%有息負債增速對目前的財信發展來説,似乎並無太大作用。據《投資者網》不完全統計,財信發展2020年有息負債約49.74億元,而2019年同期則約48.63億元,到了2021年一季度,有息負債更是下降到41.26億元。

  一位資深房地產行業分析師向《投資者網》表示“從原則上來説,對於有息負債規模本身就在逐步下降的房企,三道紅線對應的四個有息負債增速區間,只要是未全部達標都或多或少會有影響。也就是説,房企不光要降有息負債增速,還要降到位。”

  談及部分房企存在有息負債逐步遞減、但未達“三道紅線”要求的情況,該分析師提出了一種可能性“如果從金融機構放貸的角度考慮,或許三道紅線可以作為相對公允的評估標準參考之一。這種可能性的結果是,對於一些未達監管要求的企業,即使本身在調整負債結構,但是在放貸額度或者利率方面可能會受一些影響。”

  另外,從財信發展經營情況看,2020年新開工面積約84.6萬平方米,竣工面積約92.48萬平方米,結算面積則為約79.27萬平方米。期內,公司實現銷售金額70.67億元,對應簽約銷售面積76.16萬平方米。與之相對的是,公司目前累計土儲建築面積僅約119.92萬平方米,剩餘可開發建築面積不足40萬平方米。

  值得留意的是,截至2021年第一季度,公司125.6億元的流動負債總額對應25.44億元的貨幣資金,若公司繼續維持有息負債逐步遞減的趨勢,那麼目前的土儲及自有資金或許並不能起到對業績的長期提振作用。

  董高監“大換血”後的財信發展,將如何尋求突破,這對新一屆高管團隊將是一場“大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2475 字。

轉載請註明: 財信發展走到新老交替十字路口 董監高“大換血”後面臨突圍大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