威海市環翠區為股份經濟合作社“鬆綁賦能”
股社分離,合作社如何行穩致遠?
脱胎於農村集體經濟的股份經濟合作社,一定程度上還在延續原來的經營管理模式,經營者“看攤守業”意識較濃,受眼界思路以及專業人才缺乏等因素限制,發展經濟主動性不足、辦法不多。
2013年,威海市環翠區在全省較早全面啓動產權制度改革,已完成114個村居的改制工作,試點推行股社分離後,目前有53個合作社實現了“股社分離”。作為產權制度改革的先行區,環翠區聚焦合作社發展過程中出現的共性問題,強化黨建的把航定向和資源整合功能,出台一攬子政策為股份經濟合作社“鬆綁賦能”,探索產權制度改革“後半篇文章”的高質量寫法。
放權:5天簽下新合同
“前段時間有個企業想要在我們這裏落户,只用了5天時間就把合同簽了,速度比以前快了一大半,以後再也不用怕因為走流程的時間長錯過好企業、好項目了!”8月10日,柳溝合作社理事長谷源祥告訴記者。
產權制度改革初期,環翠區對合作社沿用了村級財務與資產管理辦法。但隨着合作社發展步伐逐年加快,原本的管理辦法漸漸難以滿足現實需求,破舊立新迫在眉睫。“就拿租賃房屋來説,只要交易價格超過2萬元,我們就得到鎮上的產權交易分中心申請產權交易,經過信息發佈、評標定標、發佈成交公告等過程,20多天之後才能籤合同。有的時候流程還沒走完,客户會認為我們效率低,不再和我們合作。”谷源祥説。
針對這一現實情況,環翠區在經過充分的調研和論證後,修訂了合作社財務與資產管理辦法,將集體經濟組織股權、涉農知識產權等納入到了產權交易範圍內,交易範圍由原來的8項擴大到了12項;根據集體經濟收入情況,以50萬元為線分類設置了產權交易限額,收入越高的合作社交易限額也越高;推行了“預決算制”的民主議事程序,對納入年初預算並經民主議事程序議定的財務事項,年度內若無變化可不必重複決策,這一系列的舉措在保障財務監管合規合法的同時,將更大的經營自主權交給合作社,大大提升了工作效率,有力推動了生產要素流動,充分釋放了合作社發展活力。
支招:樓宇變身“金融街”
南竹島村位於環翠區中心城區,借舊村改造之機,建設了5萬平方米的商業、公共服務綜合用房,雖然集體經濟底子好,但是收入來源還是以出租房屋和門市為主,集體經濟“造血”功能不足,後續發展沒有方向。
針對城中村股社分離後缺少好項目的實際情況,環翠區提出“充分發揮中心城區優勢,加強樓宇整合和規劃建設,留足金融機構進駐空間。”南竹島合作社拒絕了許多餐飲、洗浴等商户的承租請求,開始尋找可長久經營、效益好且管理規範的企業,首先成功引進了浦發銀行。之後,興業銀行等知名企業又招商落地,“金融街”初具規模。
此外,環翠區引導合作社將產業發展與民生服務相融合,比如南竹島合作社打造了社區老年公寓,可以為596名老人提供食宿、娛樂、康復、護理等方面的服務;陶家夼合作社也成立了自己的大川物業公司,推行“網格化管理、標準化服務、項目化運作”的服務模式,多年來保持“零投訴”和物業費收繳率近“百分百”,不僅每年為集體增收120餘萬元,還有效提升了居民的生活品質。
為加強對合作社發展的扶持和引領,環翠區出台了鼓勵扶持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的意見等12項政策文件,優化審批流程79項,減免税費6類,對開展招商引資、實施土地流轉、發展文化旅遊、成立專業合作社等給予資金補助,每個合作社每年最高可獲獎補135萬元,為合作社指明瞭發展道路,點燃了奮鬥熱情。
抱團:組織聯建促共贏
五家疃村位於環翠區輕户外運動小鎮的腹地,地理位置優越,自然資源豐富,休閒觀光農業發達,五家疃合作社想擴大產業規模,卻遇到了資金、土地、人力三大難題。與此同時,五家疃村周邊的台下村、北七夼村、西莊村、西山口村卻因為找不到合適的項目,集體經濟裹足不前。
為了破除股份經濟合作社發展壯大的壁壘,環翠區決定把組織聯建作為“抱團發展”的紐帶,輕户外運動小鎮黨建聯盟應運而生。作為威海市首個實體性農村區域黨建聯合體,黨建聯盟不僅把5個合作社納入,還對“朋友圈”進行了擴容,將5家機關事業單位、5家企業、2家金融機構的力量整合到一起,打造了一個社社、社企、社政聯合的資源聚集平台,有效補齊了資金、人才、項目等方面的短板。黨建聯盟成立首日,就與中國農業銀行威海分行環翠支行簽訂了戰略合作協議,這筆“金融活水”的注入,預計將拉動5個合作社集體經濟平均增長18%、新增加村民就業崗位30餘個。
環翠區制定出台了《關於黨建引領股份經濟合作社高質量發展的指導意見》,通過組建實體性區域黨建聯盟,逐步形成“以強帶弱”黨組織聯建機制,截至目前,已將區域相鄰、產業相連的47個股份經濟合作社納入其中,推動優勢互補、資源同享、發展共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