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湘源:超百隻新股超募不是市場福音

時間:2020年08月15日 09:31:56 中財網

科創板超募現象正在愈演愈烈,這意味着即使在註冊制改革落地的情況下,多年前發生在非註冊制條件下隨着發行價高企和發行市盈率失控所產生的超募現象又有捲土重來之勢。這非但不應該是人們所願意看到的註冊制改革的新常態,同時,對於資本市場的健康發展來説也決不是什麼福音。

對科創板150家企業新股發行募集資金情況所進行的統計顯示,多達117家企業的實際募集資金存在超募現象。其實,科創板超募現象的愈演愈烈,充其量不過是伴隨着新股估值理念的破位而實現了發行價突破的結果。儘管科創板首批發行上市企業在信息披露真實、準確、完整方面也許還可以説是比較符合上市要求的,但它們在科創屬性方面所表現出來的某些不足也是有目所共睹的。當時,即使監管部門在談及此事時也不得不承認,科創企業的估值在全世界都是一個難題。而過高發行市盈率所支撐起來的過高股價,一旦缺乏相匹配得起來的業績成長性的必要支持,其後續的市場走勢將不可避免地將報之以高開低走,而這卻顯然是一點疑問也沒有的。

科創板超募現象的愈演愈烈,在某種意義上也是A股市場所特有的打新熱現象非但沒有隨着註冊制的推進得到適時而必要的遏制,反而由於市場資源的越來越稀缺而得到實質性鼓勵的必然表現。誠然,科創板新股中一簽就相當於在新股上市交易之後一下子就有可能獲利上萬甚至數十萬,不過,在科創板50萬元的上市門檻面前,大多數被拒之門外的散户註定與豐厚的科創板新股紅利無緣不説,即使是具備了科創板入市資格的中小投資者,也不無可能是無法與享有特權的機構相比較的。這恰恰也正是因為科創板在向基金公司等網下投資者以詢價的方式確定發行價格的同時,還硬性規定了保薦+跟投的制度所致。這項所謂的制度創新非但意味着對新股的報價所有可能涉及的相關機構背後利益不動聲色的默認,而且,何嘗不也是對新股上市之後相當長一段時間的股價表現,也必然將與之有着休慼與共關係不言而喻的肯定。新股發行定價方式上這種國際市場所極為罕見的利益捆綁現象在推高新股發行定價的同時,也不可避免地成為新股股價表現越來越泡沫化的助推器。這也就難怪二級市場投資者在明知新股發行定價已經過高的情況下,居然還敢於冒着破發的風險去虎口奪食,刀尖頭上舔血,這種盲動行為,卻反而表現為讓人無法不無言以對的所謂的理性,這又是怎麼一回事呢?科創板新股在上市之後的泡沫化膨脹的趨勢充分表明,註冊制下發行定價的高企並不是科創板的福音。

科創板新股超募的現象在科創板新股發行啓動不久就已存在,並且當時就曾經引發市場質疑。不過,有觀點曾表示,“科創板讓市場化定價,投資者願意給出較高價格,願意把錢給這些企業用,這是投資者判斷結果,不存在超募概念”,一切質疑的聲音很快就由此淹沒。科創板超募現象愈演愈烈正是在這樣的情況下發生的。為了不讓新股發行三高現象在試點註冊制的科創板以及接下來也將推行註冊制改革的創業板繼續存在下去並愈演愈烈,當務之急,顯然首先就應當是在為什麼需要推行註冊制改革的問題上正本清源。説到底,建立在高發行定價和高市盈率基礎上的高比例超募,在造成市場資源的極大浪費的同時,必然將給市場帶來更多有違公開公平公正基本原則的負面因素。

.金.融.投.資.報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331 字。

轉載請註明: 黃湘源:超百隻新股超募不是市場福音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