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巨頭A股策略出爐!貝萊德、高盛等力捧中國資產 對A股維持“超配”判斷
近期,貝萊德、高盛、摩根士丹利等海外資管巨頭紛紛發佈2022年策略觀點,多數機構認為,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偏低,預期未來幾年中國在全球及新興市場指數中的權重還將上升,推動整體新興市場投資者擴大對A股股票的配置。
宏觀政策方面,不少機構預計,明年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將更為寬鬆、積極,新冠變異病毒的出現可能帶來更大的寬鬆。
貝萊德:長期超配中國資產
近日,全球最大資管機構貝萊德發表了《2022年全球投資展望報告》,再次強調其對中國資產的看好。
貝萊德認為,中國的整體政策立場發生了較大轉變,朝更大程度的國家宏觀調控和社會目標邁進,即使偶爾經濟放緩增速。2021 年的監管力度加強與政策收緊的立場更加明確了這種轉變。
然而,全球投資者對中國資產的配置偏低,這與中國經濟在全球不斷增長的影響力不一致。貝萊德表示,相對於較低的全球配置,維持對中國資產的長期超配。隨着中國逐步平衡社會與經濟目標,如果政策層面加強監管,相較於發達市場而言,可能成為中國市場具備更高不確定性和風險溢價的原因之一。貝萊德稱,其已經認識到該風險,但目前的估值為符合條件的投資者提供了足夠的補償。
短期內,貝萊德認為中國資產的前景相對光明,並預期中國可能繼續實行較為嚴格的監管政策,但鑑於增長放緩, 2022 年加強監管的可能性較小。為了支撐經濟增長,貝萊德預期,貨幣和財政政策可能逐步放鬆。政府通過疫情後的經濟強勁重啓帶來的增長來推動改革,但新冠變異病毒的出現可能帶來更大的寬鬆。貝萊德維持對中國股票的小幅超配。此外,由於中國國債具備相對更高的收益率和穩定性,貝萊德也偏好中國國債。
摩根士丹利:明年A股仍存在結構性和主題性機會
“大摩”摩根士丹利近日也發表了其對中國市場的看法,明年中國經濟蓄勢待發,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將更為寬鬆、積極,A股仍然存在結構性和主題性投資機會。
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經濟學家邢自強表示,經歷了今年的去槓桿和監管改革,中國政策空間充足,明年經濟蓄勢待發。和目前市場對明年中國經濟“保4爭5”的保守預測相比,明確預計中國經濟明年會温和復甦。經濟增速有望在今年四季度觸底,明年上半年企穩恢復,全年實現5.5%的增長。
“2021年的快速去槓桿階段接近尾聲,宏觀政策將迎來拐點。明年的財政政策、貨幣政策將更為寬鬆、積極,會推出一攬子措施,在減税降費、促消費、綠色基建投資等方面發力。” 邢自強表示,對於經濟走勢,市場最為關注的房地產,決策層也已開始調整融資環境,穩定預期,力求實現軟着陸。其中,隨着房地產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房地產税的進展,一些行政類限制措施將被逐步調整。
至於A股投資策略,摩根士丹利中國首席股票策略師王瀅指出,對2022年中國市場大盤整體的觀點維持不變,但中國目前的股票市場,尤其是A股,仍然存在很多結構性和主題性的投資機會。
王瀅認為,A股本身的行業和上市公司的構成,和目前可持續發展和新的監管框架下的整體長期發展戰略是更契合的。
其次,近期政策制定者密集發聲,強調希望中國家庭的財產分配構成,可以從過於依賴實體資產,比如房地產這樣的配置,更多地轉向對金融資產的配置。我們認為這一整體發展方向有利於A股長期的機構資金流入。
最後,海外投資人長期以來強調A股對沖工具的豐富性和多樣性,隨着最近離岸市場正式推出MSCI A50指數和相關衍生產品,海外這一系列產品將逐漸發展和壯大,有利於外資投資人進一步增持A股的配置。
高盛集團:對A股維持“超配”判斷
作為全球規模最大的投行之一,高盛集團近期也發表了其對中國資產的看法。
高盛日前發佈的展望報告稱,將中國離岸股市從“標配”再度提升為“超配”,並且對A股維持“超配”的判斷。
高盛稱,2022年中國市場將迎來具有挑戰性的宏觀環境,預計受房地產市場長期去槓桿化、疫情嚴格防控、出口觸頂回落、上游漲價和其他明顯的結構性逆風影響。“但所有東西都有價格,而中國市場的價格看起來很有吸引力。”
高盛預測,2022年企業利潤增長將放緩至7%,而普遍預測為14%,但股票週期可能會轉變為“希望”階段。一般股市表現由兩條腿支撐,一個是盈利增長,另一個就是估值擴張。“我們認為適度寬鬆的政策會緩和國內宏觀壓力,相對維穩的政策或有望支撐中國股市。”
高盛之所以認為中國的“價格”具有吸引力,是因為目前中國股市的估值處於5年市盈率區間的低位(12.7倍),並相對於全球股市的折價程度最深(30%~40%),同時公募基金的配置也處於低位。10月25日,高盛公佈了有望從“共同富裕”中受益的50只中國股票,認為政策將為這些企業帶來機遇。從行業主題來看,目標個股主要來自制造業升級、綠色能源、國企改革和大眾消費等領域。
安本資管:中國資本市場開放
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機會與挑戰
安本集團亞太區行政總裁文慶生先生(Rene Buehlmann)認為,中國政府過去30年通過改革,已帶領超過8.5億人口擺脱貧困,預計中國將在十年內成為世界上最大的經濟體。
大量中國人口已步入中產階級,消費的產品與服務愈來愈多。“在疫情前我經常出差到中國,與我們的當地團隊討論。所以,我可以證明,中國人普遍讚賞政策改革帶來的生活水平的提高。這並不是説每個政策決定都受到歡迎,或者經濟與社會變革不會引起風險。”
中國的飛速發展,不可避免地使其與世界的經濟關係以及國內的經濟關係更加複雜。經濟的快速增長也可能導致國內收入及財富不平等加劇。這可能會威脅社會穩定,所以對政府至關重要。中國國內資本市場開放為全球投資者帶來了機會與挑戰。
政策制定者採取更多措施以實現公平競爭,例如從教育、醫療、住房等生活必需領域減輕負擔並增加獲取渠道。儘管任重道遠,但“共同繁榮”下的發展方向已經很明確。
在中國,企業有大量賺錢機會。中國還在降低經濟中的碳密度方面取得重要進展,這亦是投資機會。對於全球投資者而言,投資中國股票及債券可以提供寶貴的多元化裨益;同時亦伴隨着風險,包括監管、市場波動及ESG問題。
機構展望2022年華西證券:2022年演繹“高質量發展牛” 萬億成交量成常態
安信證券2022年A股增量資金展望:資產荒下的結構牛行情有望持續
德邦證券2022年A股年度策略:蓄力牛市 犇
長城證券2022年市場投資策略報告:流電未滅 陽烏光動
(文章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