財經觀察:2021年如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財經觀察:2021年如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數據來源:財政部、人民銀行、國家税務總局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提出,2021年宏觀政策“要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要繼續實施積極的財政政策和穩健的貨幣政策,保持對經濟恢復的必要支持力度,政策操作上要更加精準有效,不急轉彎,把握好政策時度效。”“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回顧2020年,面對嚴峻複雜的國際形勢、艱鉅繁重的國內改革發展穩定任務特別是新冠肺炎疫情的嚴重衝擊,宏觀政策怎樣有力支持了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發展?展望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如何做到提質增效、更可持續,穩健的貨幣政策如何做到靈活精準、合理適度?本報記者採訪相關專家和企業,探討如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保持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助力構建新發展格局。

   ——編 者

   提質增效 更可持續

   財政政策:保障重大戰略任務

   本報記者 曲哲涵

   財政政策助力做好“六穩”工作、落實“六保”任務,羣眾獲得感實打實

   2020年,財政政策更加積極有為,助力紮實做好“六穩”工作、全面落實“六保”任務,為確保完成決戰決勝脱貧攻堅目標任務,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提供了堅實保障。

   ——疫情防控財力保障到位,減税降費措施落實有力。

   對新冠肺炎確診患者救治實行財政兜底,通過財政貼息、央行再貸款支持疫情防控重點物資生產企業融資成本低於1.3%;連續發佈實施7批28項減税降費措施,預計2020年全年為企業新增減負超過2.5萬億元;“銀税互動”“電子政務”提高信用貸款可及性……從經費保障、融資支持到税費優惠,支持疫情防控和復工復產,把實實在在的政策紅利送到企業和居民手中。

   ——直達資金精準惠企利民,轉移支付保障基層財力。

   為增強地方財政保障能力,兜牢保基本民生、保工資、保運轉“三保”底線,2020年中央財政建立特殊轉移支付機制,將新增2萬億元財政資金直達市縣基層,直達機制“一竿子插到底”,財政資金從中央落地市縣基層僅需20天,且投向更準,用到了基層急需處。截至2020年12月29日,已有1.52萬億元直達資金投入使用。

   2020年,中央對地方轉移支付達到83915億元,比上年增長12.8%,增量和增幅均為近年來最高。2020年,安排中央財政專項扶貧資金1461億元,一次性安排脱貧攻堅補短板資金300億元,助力打贏脱貧攻堅戰。

   ——專項債券發行使用加快,對經濟形成有效拉動。

   2020年,安排新增專項債券額度3.75萬億元。截至2020年11月30日,全國累計發行新增專項債券3.55萬億元,已支出3.32萬億元。其中73%用於民生服務、交通基礎設施、市政和產業園區基礎設施,有效發揮了改善民生、擴大投資的積極作用。

   “2020年積極的財政政策力度很大,真金白銀投向抗疫一線,惠企利民政策護佑民生安穩、護航經濟發展,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促進經濟穩定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撐。”中國財政科學研究院院長劉尚希説。

   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提升市場主體內生動力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2021年積極的財政政策要“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劉尚希認為,財政政策的“提質增效”不僅僅是多花錢、把錢花在急需的地方,還要發揮引導作用,推動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創新;同時穩定市場預期,讓企業對經營、投資等做出準確預判和合理安排。“一句話,就是把政府財力轉化為市場主體發展創新的內生動力和經濟高質量發展的推動力。”

   “在增強國家重大戰略任務財力保障方面,財政政策要主動作為。”劉尚希説,在促進科技創新方面,要通過支持科技體制機制改革,提升科研院所、科技人員創新積極性;在加快經濟結構調整方面,要從過去強調特惠性、定向性支持,轉向更加普惠性的扶持,讓更多還沒有冒出來的創新“金種子”雨後春筍般破土而出;在調節收入分配方面,要通過增加養老、醫療、教育、職業培訓等公共服務投入,讓中低收入羣體分享更多社會財富“蛋糕”。

   中央財經大學財政税務學院院長白彥鋒認為,2021年,要保持政策的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必須保持適度的支出力度,保證前期上馬的重大項目圓滿收官、平穩運行。“要避免宏觀調控‘急轉彎’,財政政策必須做到‘更可持續’。”

   “財政自身的持續,是保證財政政策可持續的前提。”白彥鋒説,2021年財政要平衡好促發展和防風險的關係,合理安排赤字、債務及支出政策,確保可持續。

   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完善減税降費政策。“未來將不僅僅把減税降費當成一個政策目標,而是通過改革社保體制、税收制度等來實現減税降費。”劉尚希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2021年要“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工作”。

   白彥鋒認為,在地方債發行上,要避免“錢等項目”和“項目等錢”的矛盾現象,提高債券資金的使用效率。此外要進一步提高債務透明度,抓實化解地方政府隱性債務風險,充分釋放市場監督機制對債券發行和償還的約束力。

   “積極的財政政策提質增效、更可持續,對強化財政政策與貨幣金融、科技創新、產業發展等方面政策的協同配合提出了新的要求。”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雲説,財政部門要繼續改革創新,加快推進預算管理、財政體制、税費制度、債務管理等領域的改革,加快建立現代財政制度。

   靈活精準 合理適度

   貨幣政策:恢復經濟防範風險

   本報記者 吳秋餘 葛孟超

   創新政策工具,金融“活水”有力支持經濟恢復

   風景秀美的福建福州軟件園內,仁馨醫療科技有限公司一派繁忙。“有了信貸支持,我們接單的底氣更足了!”董事長孔為民説,2020年9月初公司接到一筆大訂單,急需採購資金。通過線上審批,建設銀行福建自貿試驗區福州片區分行當天就發放了176萬元低利率的“科技貸”。

   2020年,我國加大宏觀政策應對力度,穩健的貨幣政策更加靈活適度、精準導向。金融部門堅持以總量政策適度、融資成本明顯下降、支持實體經濟三大確定性應對不確定性,推出涉及9萬億元貨幣資金的貨幣政策應對措施,2020年金融系統向實體經濟讓利1.5萬億元,為疫情防控、經濟恢復提供了有力支持。

   “2020年,穩健的貨幣政策體現了前瞻性、主動性、精準性和有效性,成效顯著,傳導效率進一步提升,金融支持實體經濟力度較大。”國家金融與發展實驗室副主任曾剛認為,2020年,金融部門通過多元化的政策組合,有效推動了實體經濟融資成本下行,在很大程度上緩解了民營、小微企業的融資難、融資貴問題,為復工復產以及經濟穩定恢復創造了適宜的貨幣金融環境。

   為增強貨幣政策直達性,幫助小微企業渡過難關,2020年6月1日,人民銀行創設兩項直達實體經濟貨幣政策工具——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支持工具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

   人民銀行通過貸款延期支持工具鼓勵金融機構對普惠小微貸款“應延盡延”,通過信用貸款支持計劃激勵金融機構加大信用貸款投放,2020年前11個月,支持銀行累計對6.2萬億元貸款本息實施延期還本付息,帶動銀行累計新發放普惠小微信用貸款3.4萬億元。

   “2020年貨幣政策精準發力,既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又堅決不搞‘大水漫灌’,很好平衡了穩增長和防風險的關係。”如是金融研究院院長管清友表示,2020年,央行努力完善貨幣供應調控機制,根據宏觀形勢和市場需要,科學把握貨幣政策操作的力度、節奏和重點,更加註重金融服務實體經濟的質量和效益,更好適應了經濟高質量發展的需要。

   把握好政策時度效,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2020年12月21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延續普惠小微企業貸款延期還本付息政策和信用貸款支持計劃。市場普遍認為,實施好和適當延長兩項直達實體經濟的貨幣政策工具,有利於幫助小微企業更好應對國內外環境變化,實現生產經營穩定恢復。

   “貨幣政策保持連續性、穩定性、可持續性,不急轉彎,對於穩預期強信心,穩住經濟基本盤非常重要。”管清友説。

   中央經濟工作會議明確提出,穩健的貨幣政策要靈活精準、合理適度。專家認為,這一要求意味着,在確保流動性合理充裕基礎上,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實體經濟的支持力度,促進經濟運行保持在合理區間。

   工銀國際首席經濟學家程實表示,“靈活精準”意味着貨幣政策應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需求進行適時適度調節,進一步加大對重點領域和薄弱環節的金融支持。“合理適度”意味着應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保持流動性合理充裕。

   “在總量適度的前提下,推動政策結構優化和精度提升應是2021年貨幣政策的重點。”曾剛認為,要繼續推動貨幣政策工具創新,尤其是結構性工具,引導金融機構加大對重點領域的支持,確保政策操作和政策工具使用的可持續性,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

   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

   2020年,金融支持實體經濟採取了一些重大舉措,使宏觀槓桿率有所上升。中央經濟工作會議要求,保持宏觀槓桿率基本穩定,處理好恢復經濟和防範風險關係。

   “為了應對疫情衝擊,2020年的宏觀槓桿率上升有其合理性,但下一步也要考慮防風險和可持續性問題。”曾剛認為,通過槓桿率的短期上升有效對沖疫情的影響,事實上降低了經濟、金融運行的中長期風險,隨着經濟穩定恢復,宏觀槓桿率的變化也將趨於平穩。

   交通銀行金融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員唐建偉認為,2021年貨幣政策應更加註重調控節奏,根據經濟金融形勢變化預調微調,保持貨幣供應量和社會融資規模增速同名義經濟增速基本匹配。與此同時,進一步提升貨幣政策工具的精準性,促進融資結構的優化,提升對實體經濟支持的有效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968 字。

轉載請註明: 財經觀察:2021年如何科學精準實施宏觀政策?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