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經濟觀察)地方專項債可補充資本金 中國中小銀行獲“彈藥補給”
中新社北京7月2日電 (記者 王恩博)作為一直以來服務中國中小微企業的主力軍,各中小銀行迎來了“彈藥補給”。
7月1日召開的國務院常務會議決定着眼增強金融服務中小微企業能力,允許地方政府專項債合理支持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會議指出,做好“六穩”“六保”工作,特別是保中小微企業、民營企業生存發展,必須加大金融支持,發揮中小銀行不可或缺的作用。
為何中小銀行如此受到重視?中國銀保監會副主席周亮此前曾透露,中國中小銀行數量達4000多家,資產總額約佔整個銀行體系的四分之一,是銀行體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且長期以來,中小銀行在支持地方經濟發展,服務民營企業、小微企業、“三農”等方面發揮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不過,中小銀行發展亦面臨挑戰。尤其疫情衝擊下,中小微企業對中小銀行擴表的現實需求,與中小銀行資本金不足的約束形成直接矛盾。
中國銀保監會數據顯示,一季度末,中國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為14.53%。其中,城市商業銀行和農村商業銀行資本充足率分別為12.65%和12.81%,低於行業平均水平。
“當前中小銀行面臨的主要問題是資本相對短缺,補充渠道相對有限,資本結構需要進一步優化。”中國民生銀行首席研究員温彬向記者表示,加之中小銀行當前經營壓力增大,不良貸款率也有所回升,現階段加大資本補充有利於其經營穩定,並更好發揮此類機構在服務實體經濟方面的重要作用。
據瞭解,針對這一狀況,有關部門已制定了中小銀行深化改革和補充資本的工作方案,旨在讓中小銀行有充足“彈藥”,“心有餘力也足”地為中小微企業“輸血”。
一段時間以來,各金融管理部門對此亦動作不斷。如中國央行4月份對中小銀行實施定向降準,釋放長期資金約4000億元(人民幣,下同),平均每家中小銀行可獲長期資金約1億元;中國銀保監會則表示將繼續拓寬銀行資本補充渠道,發行各種資本補充債券、優先股、普通股等,加大銀行內源性資本補充。
此次國務院常務會議則決定,在今年新增地方政府專項債限額中安排一定額度,允許地方政府依法依規通過認購可轉換債券等方式,探索合理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的新途徑。
具體措施包括:優先支持具備可持續市場化經營能力的中小銀行補充資本金;以支持補充資本金促改革、換機制;一行一策穩妥推進補充資本金,地方也要充分挖掘其他資源潛力給予支持;加強監管和全過程審計監督等。
温彬分析稱,將地方政府專項債作為中小銀行資本補充的渠道,不僅拓寬了地方專項債使用範圍,同時也擴大了中小銀行進一步利用可轉債方式補充資本的途徑。在以往,通常上市銀行才可發行可轉債,此舉某種程度上意味着降低了可轉債發行門檻。通過發行可轉債,中小銀行可增加核心一級資本,從而進一步夯實優化自身資本結構。
在申萬宏源證券研究所宏觀研究部分析師秦泰看來,本次會議宣佈通過地方政府專項債補充中小銀行資本金,是貨幣政策“直達實體”導向的延續。
秦泰指出,地方中小銀行通過對當地的深度經營,相較於大行更能發現當地中小微企業的經營亮點,並通過信貸予以支持。鑑於本次疫情衝擊中受損最大的是地方中小微企業,中小銀行接受專項債注資後,有助於其在自身化解風險同時,有更充足資金支持當地企業,助力實現“六穩”“六保”目標。(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