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老字號"桂發祥",走上了"狗不理"的老路?
本文由一味研究原創,鉛筆道授權轉載,作者:小白
剛剛過去的2021年,對於“麻花第一股”桂發祥來説依舊不是一個好年份。
股價不振:相較於2020年末的10.14元,2021年僅微漲0.62%,跑輸整個大盤;市值墊底:東方財富數據顯示,桂發祥在食品飲料板塊中排名第101位,位居倒數第五。
除了資本市場的不如意,困擾桂發祥自身多年的兩大問題——天津地區銷售佔比過高、業務高度集中於單一產品麻花,依舊懸而未決;加上被曝出的財務管理漏洞、高管頻繁離職等問題,更是讓發展頗為不順的桂發祥蒙上又一層陰霾。
從1927年開出第一家店鋪至今,桂發祥已經走過了近100年曆程,其間經過多次改革與重組,最終跨過時代洪流,成為中華老字號中的一員,並於2016年11月登陸資本市場。
然而,如今的桂發祥正顯然在逐步落伍。
1.衝不出天津的老字號
作為老字號,桂發祥麻花與狗不理包子、耳朵眼炸糕並稱為“津門三絕”,而狗不理已經於2020年退市,桂發祥同樣不容樂觀。
財報數據顯示,2021年前三季度,桂發祥實現營收達3.29億元,同比增長25.3%,實現歸母淨利潤2878.6萬,同比增長16.8%。
乍看之下,桂發祥的發展似乎還算不錯,然而增幅高僅僅是因為疫情影響導致2020年的業績實在太差。根據財報,桂發祥2020年前三季度營收2.63億元,淨利潤2465萬元,與2019年前三季度相比分別大跌34%與65%。
拉長時間線來看,桂發祥已經多年處於停滯不前的狀態之中。財報數據顯示,2015~2020年期間,桂發祥實現營業收入分別為4.57億元、4.58億元、4.86億元、4.8億元、5.07億元以及3.49億元,營收同比增長為-0.66%、0.09%和6.26%、-1.2%、5.57%、-30%,刨去2020年因為疫情影響導致的營收下滑,從2015到2019年的5年時間,滿打滿算桂發祥的增長率也不到10%。相比之下,鹽津鋪子、煌上煌等休閒食品僅年複合增長率就高達30%、19%(來自“數説商業數據”)。
這主要與桂發祥營收結構單一以及銷售渠道鋪不出天津有關。
公開數據以及財報數據顯示,2013~2018年,桂發祥在天津地區取得的營收,佔整體營業收入的比例一直維持在96~97%,近年來不僅沒有下降,反而進一步增長,2020年更是高達98.8%。
營收結構方面,財報數據顯示,2013~2018年,麻花產品貢獻的收入佔桂發祥整體營收的比例一直維持在70%左右,近年來雖然下降至60%附近,但主要原因卻並非是其它產品異軍突起,而是作為主力的麻花產品營收在下滑。
以2021與2019年的半年報為例,2019年上半年桂發祥營收1.6億元,麻花產品佔營收比重達63.5%,而2021年上半年營收1.283億元,麻花產品佔比則降為57.16%。
2.“不務正業”的老字號
事實上,為解決這兩個難題,桂發祥沒少下功夫,只是收效甚微。
早在2016年上市前夕,桂發祥便表明決心要將IPO所募部分資金用於在全國範圍內開設直營店,目標區域除了北京和天津,還包括上海、石家莊、唐山、保定、瀋陽和濟南等地。
然而多年過去,曾經的豪言壯語卻並未實現。官網數據顯示,截至2021年,桂發祥旗下共擁有62家線下門店,其中61家位於天津,1家位於北京,其餘規劃的上海、石家莊、唐山等地的直營店,均未能開設。
線下不樂觀,桂發祥將目光轉向線上。從2018年起,桂發祥便開始鋪設線上渠道,包括在天貓、京東(POP店鋪)、天貓超市、有贊商城、國網電商等第三方平台開設自營店鋪。然而2021年上半年,桂發祥線上實現營收僅為884萬元,佔營收比重不過3.8%。僅此來看,線上渠道的鋪設對於桂發祥實現“走出”天津的願望,作用似乎並不大。
線上、線下開拓受阻之外,桂發祥在產品上的一系列佈局成效同樣不佳。
近兩年來,桂發祥一方面在麻花產品的口味上進行革新,推出了包括什錦、海苔、麻辣、燒烤、麻辣小龍蝦等在內的休閒口味,希望以此收穫年輕人的喜愛,然而反響平平,財報數據顯示,2018~2020年,桂發祥麻花營收分別為3.17億元、3.21億元、2.01億元。從數據上來看,新口味的推出似乎並未對麻花產品的營收帶來實質性的提升。
另一方面,為擺脱單一的營收結構,桂發祥大力發展糕點及方便食品、OEM、外採食品,三者增長平穩,尤其是外採食品,近兩年佔整體營收比重超過20%,但其毛利率低,無法貢獻過多的利潤;糕點產品以及OEM業務規模不大,近年來兩者加起來佔營收比重仍未超過20%,無法成為第二增長曲線。
雖然在經營上乏善可陳,但桂發祥在購買理財方面卻動力十足。
斑馬財經數據顯示,2017~2020年,桂發祥包括理財在內的投資收益分別為2147.87萬元、2283.72萬元、2255.30萬元和2938.43萬元,分別佔比各期利潤總額的17.56%、20.80%、20.68%和82.21%。
不少業內人士認為,桂發祥之所以熱衷於買理財產品和進行股權投資,其實也是對主業發展缺乏信心的表現。事實上,理財雖然能夠帶來一定的投資回報,但並非長遠之計,根本還是要落到產品之上。
3.老字號難破增長困局?
2020年,老字號品牌狗不理包子因經營不善最終退市,由此也讓人們開始重新審視老字號的經營發展。如今的桂發祥,似乎正在走狗不理包子的老路。
老字號的經營情況近年來普遍不太樂觀。中國品牌研究院調查數據顯示,中國的老字號企業從建國初期的16000餘家到現在(2021年)僅剩1600多家,存活率僅達10%。老字號平均存續時間為140餘年,但其中50%都處於勉力維持經營或持續虧損狀態,40%能維持盈虧平衡,只有10%的老字號經營順利。
為什麼大部分的老字號活得都不算好,是時代已經不適合老字號發展了?其實並非如此,單以食品行業的老字號為例,一方面有國家的政策補貼與扶持,同時消費者對於老字號的情懷依然存在;另一方面,整個休閒食品行業的市場規模在不斷增長,前瞻研究院的數據顯示,2020年我國休閒食品市場規模達到1.26萬億,龐大的市場對於老字號來説,有着充足的發展空間。
究其根本,諸如桂發祥、狗不理等老字號品牌最大的問題在於沒有順應時代的發展,深耕產品以此貼近年輕人,相反更多的是靠着先輩留下的“餘糧”——品牌IP,以及旅遊業的帶動,在一畝三分地上自得其樂,不思進取。
再不謀變,躺在功勞簿上吃老本的桂發祥,和可能會重蹈狗不理的覆轍。
本文部分參考資料:
1.《“麻花第一股”桂發祥自曝家醜背後》,斑馬消費
2.《品牌“老字號”,毀於倚老賣老》,錦鯉財經
3.《絕味食品、桃李麪包、洽洽食品……誰是成長能力最強的休閒食品企業?》,數説商業
4.《老字號集體被網紅碾壓:生存難怪誰?》,澎湃新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