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反壟斷政策衝擊,騰訊自去年2月以來股價一路下跌,較最高點接近腰斬。近期,騰訊股價再次走弱,1月6日,騰訊股價一度跌至421港元,逼近前期最低點。
為了維護公司股價,騰訊又開始了新一輪股票回購。1月5日,騰訊回購47萬股,耗資2.03億港元;1月6日,騰訊回購47萬股,耗資2.03億港元;1月7日,騰訊再回購46萬股,耗資2.04億港元。
騰訊開啓新一輪股票回購
1月7日,港股互聯網股票表現強勢,騰訊、阿里巴巴、京東等均強勁反彈,帶動恆生指數和恆生科技指數出現難得一見的大漲。
巴菲特的搭檔查理·芒格大手筆買入阿里在一定程度增強了市場對互聯網股票的信心,據DailyJournal的13F文件,在2021年四季度裏,DailyJournal買入30萬股阿里巴巴,截至2021年年底,該公司持有阿里巴巴60.206萬股,四季度增倉量幾乎翻倍。
除此之外,騰訊、小米等互聯網巨頭加碼回購公司股票,一方面有利於維護公司股價,另一方面也是在向市場傳遞公司看好互聯網行業未來發展前景。
1月5日,市場監管總局網站公佈一批行政處罰案件,包括騰訊、嗶哩嗶哩、阿里巴巴等企業挨罰,互聯網股票再次大跌,騰訊控股當天低開低走,大跌4.31%。在此背景下,騰訊控股隨即開展了新一輪的股票回購,1月5日當天,騰訊回購了47萬股公司股票,耗資2.03億港元。
2022年以來騰訊回購股票情況
1月6日,騰訊控股低開2.23%,報421港元/股,逼近其前期歷史最低價。騰訊再次回購,當天回購了47萬股,耗資2.03億港元。
實際上,在2021年8月份,騰訊股價大跌之際,公司便開啓了回購。據Wind數據,2021年年內,騰訊有27次股票回購記錄,主要集中於2021年8月-9月。兩個月時間內,騰訊合計回購了558.18萬股,耗資25.99億港元。
小米回購更密集
在本輪反壟斷風波中,小米股價也受到衝擊,自高點35.9港元以來一路下跌,截至目前最低價達到17.5港元,較其高點已經腰斬。
不過,在股價下探的過程中,小米股票回購動作一直未斷,自去年3月首次回購後,公司每個月都會回購公司部分股票。據Wind統計,2021年全年,小米發生了56次回購,合計回購3.42億股,耗資83.89億元。
進入2022年,小米又開始密集回購,在開年的第一個交易日1月3日,小米回購157.5萬股,耗資0.29億港元。隨後在1月4日,小米又耗資0.29億港元回購157.5萬股股份。1月5日,小米斥資0.49億港元回購272.5萬股股份。1月6日,小米又斥資0.29億港元回購165萬股股份。
不過,與去年開始回購股票的金額相比,2022年小米每次回購的金額相對偏少。2021年3月31日,小米首次回購時,一次性出手金額達4.99億港元,4月份的多個交易日,斥資金額也在4.99億港元的水平。
截至目前,自2021年3月底開啓回購以來,小米累計回購了3.5億股,耗資85.25億港元。小米在去年3月宣佈的回購金額為最高總額100億港元,這意味着,小米回購資金即將用完,小米接下來是否繼續選擇回購,可能還需要觀察小米股價是否穩定。
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也加碼回購
實際上,不只是騰訊、小米在回購自家股票,阿里、京東等互聯網巨頭面對股票大跌,也紛紛開啓了股票回購。
2021年12月29日,京東集團發佈公告稱,董事會已批准修改於2020年3月採納的現有股份回購計劃,據此,回購授權由20億美元增至30億美元,並延長至2024年3月17日。
京東表示,此次回購將在公開市場按照市場價格、通過私下協商交易、大宗交易和其他法律允許的方式進行,京東董事會將定期審查回購計劃,並可能調整條款及規模。
此前的2020年3月17日,京東董事會批准了一項股票回購計劃,彼時公司宣佈在未來24個月內,京東最多將回購20億美元的公司股票。這也就意味着,此次京東修改股票回購計劃,不僅從金額上追加了10億美元,且將回購週期延長了兩年。
阿里也曾在2021年8月3日拋出了史上最大規模回購,阿里巴巴董事會已授權公司將回購計劃總額從100億美元提升至150億美元,有效期到2022年底。
近日,阿里巴巴發佈的2022年度中期報告顯示,於2021年9月30日,阿里巴巴現金、現金等價物和短期投資金額為人民幣4434.28億元(688.19億美元),用於股份回購的現金支出人民幣403.08億元(62.56億美元)。
國內機構怎麼看?
自2021年下半年以來,港股騰訊、小米等大市值公司股票回購活躍。
對此,興業證券(9.560, 0.04, 0.42%)分析認為,港股處於底部區域,回購大增預示階段性底部。2021年二季度開始,港股回購活動明顯升温,特別是下半年隨着港股大幅度下跌而進入高潮,不到半年時間回購力度已經超過200億港元,超過以往歷史任何一個半年度數據。而從歷史數據來看,2008年以來港股經歷過五輪公司回購潮,均在熊市中發生,恆生指數價格與公司回購數量呈現負相關走勢,大規模的公司回購往往預示着階段性底部,並且後續均伴隨着一波上漲行情。
針對科網板塊,廣發證券(22.780, 0.06, 0.26%)認為,市場或許不應該過度關注所謂的“政策底”究竟何時到來,更重要的是如何正確地認知和理解監管給行業長遠發展所帶來的益處,在政策落地的同時逐步打消疑慮及悲觀心理,推動“情緒底”反轉。考慮到科網板塊的估值在2021年遭受史詩般的調降後已經來到歷史低位,後續具備較大的修復空間。
來源:證券時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