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中度老齡化”社會,我們準備好了嗎

由 寸建宇 發佈於 財經

  什麼是中度老齡化?根據民政部公佈的最新預測數據,到“十四五”期末,我國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規模達到3億人。根據聯合國的劃分標準,當一國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0%或者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超過7%,則認為該國進入“老齡化”社會;當這兩個指標翻番(即60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超過20%或65歲及以上人口比例超過14%)的時候,則認為該國進入“老齡”社會,也可以説是“中度老齡化”社會。按照這一標準及人口預測結果,我國2000年進入“輕度老齡化”社會,2025年將進入“中度老齡化”社會。

  人口發展具有明顯的慣性,當期的人口老齡化進程反映了歷史上的人口出生變動狀況。從新中國成立至1970年,我國經歷了兩次明顯的生育高峯,分別為1950年至1958年和1962年至1968年,特別是在第二次人口生育高峯期,人口出生率達40‰,7年間共出生1.9億人。這批人將於“十四五”期間逐步進入老年期,推動老齡化進程的突然加速。據預測,“十四五”期間60歲及以上老年人口的規模年均增長約1000萬,遠高於“十三五”期間年均增長700萬的增幅。老齡化進度的加快帶來勞動力結構的迅速變化,也引起醫療保險、養老金等公共支出的快速增長,給社會經濟體制的及時調整帶來挑戰。

  “中度老齡化”首先考驗的是醫療、養老等公共財政支出和社會保障體系。早在2016年,我國社會保險基金就出現過收不抵支的現象,黑龍江成為首個養老金結餘被花光的省份,遼寧、河北、吉林、內蒙古、湖北、青海2016年的累計結餘同樣入不敷出。隨着養老保險全國統籌的實現和其他險種統籌層次的提高,區域性的養老金困局得到緩解;全民參保計劃的實施和公共財政補貼的增加也暫時解決了年度性社保基金收不抵支的問題。但隨着政策紅利耗盡,經濟下行風險加大,“十四五”期間恐再次面臨基金支出增速持續超過基金收入增速的局面,挑戰基本養老保險基金的長期累積。

  “中度老齡化”還將考驗社會福利體制,醫療衞生服務、養老產業、社區照料等方面都亟須健全和完善。以養老服務為例,隨着獨生子女家庭的父母進入老年階段,社會養老服務需求越來越大,但我國養老服務體系存在供給不足和資源浪費的結構性矛盾。社區養老發展嚴重滯後,無法對居家養老形成有效支撐;養老機構功能混亂,質量參差不齊,一些養老企業利潤微薄,無法生存,另一些則價格過高,普通民眾消費不起,無法起到機構養老的補充作用。我國當前的醫療衞生服務體系亦不能滿足“中度老齡化”社會的需求,老年羣體的醫療需求大、病程時間長、慢性病種集中、自理能力差,當前我國醫療資源分佈不均衡,優質資源過度集中的狀況,不利於老年人口就醫的便利性、可及性和普惠性改善。

  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OECD)國家的數據經驗顯示,經濟增長與人口老齡化程度呈倒U型關係,當老年撫養比升高至17.5%以上時,人口結構變動對經濟增長的影響效應將由正面轉為負面。根據國家統計局公佈的數據,我國2019年的老年撫養比為17.8%。因此,必須為人口老齡化對我國社會經濟帶來的負面影響進行提前佈局。首先,要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型,堅持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不斷提升人力資本積累,積極迎接科技革命為老齡化社會創造的發展機遇,打破人口老齡化進程中勞動供給下降的掣肘,推動知識型、創新型經濟引領產業競爭力提升。其次,要深化社會體制機制改革,從人口老齡化需求的角度提升社會福利水平,繼續推動社會保障制度改革,完善家庭、社區和機構的多元化養老服務和產品供給體系。再次,要從制度、文化、科技、法制等多維度推動老年友好型社會的構建,形成敬老、愛老的良性社會環境。

  應對人口老齡化絕不是“如何養老”那麼簡單,人口老齡化對國民經濟運行、社會體制建設、社會文化傳承乃至國家民族興亡均有深遠影響,我國需要以更宏觀的視角、更長遠的眼光、更堅定的決心來應對人口老齡化的挑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