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賺不賠”的社區快遞站,為啥都在紛紛轉讓?

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懂懂筆記”(ID:dongdong_note),作者:懂懂本尊,36氪經授權發佈。

雙十一活動已經結束,不知各位“吃土人”順利收到快遞了嗎?

不過,對於快遞行業而言,雙十一狂歡卻真的“歡”不起來。雙十一前夕,有關“快遞罷工”的話題衝上微博熱搜,當日話題閲讀量超過1300萬。由於活動期間派件量激增所引發的快遞小哥情緒崩潰,瘋狂拋摔快件的新聞已引發大量討論。

近日,有網友告訴懂懂筆記,隨着雙十一活動落下帷幕,閒魚、豆瓣、知乎上出現了不少轉讓社區快遞驛站的信息。有經營者宣稱,只需要支付十萬元轉讓費,驛站即可拎包入駐,繼續經營,而且快遞貨架、辦公電腦、掃描巴槍設備一應俱全。

轉讓的信息涵蓋了目前主流快遞品牌旗下的社區快遞驛站,幾乎都號稱擁有固定顧客羣體,收益相對穩定,頂手經營之後包賺不虧。

既然擁有固定顧客羣體而且包贏不虧,快遞驛站為何要頻頻轉讓?這背後又隱藏着什麼不為人知的經營風險?

存發快遞並不賺錢

“包賺不賠”的社區快遞站,為啥都在紛紛轉讓?

晚上七點,懂懂筆記在深圳羅湖某小區的快遞驛站看到,門口擠滿了等待領取快遞的上班族。

然而,負責用巴槍掃描快遞的小哥已經不是之前聯繫過的小許。懂懂筆記再次在微信上聯繫小許,對方表示,兩天前(也就是雙十一快遞陸續送達買家手中之後)他已經將驛站轉讓給了新的經營者。

新的經營者是一對租住在小區附近的夫妻,都是江西人,看着人頭簇擁的景象,這對忙碌的小夫妻笑得合不攏嘴。

如此熱鬧的快遞驛站,小許為何要將它轉手他人經營?

“店鋪是轉出去了,不然不敢告訴你實情啊,別看社區人多,經營驛站一點兒都不掙錢。”小許告訴懂懂筆記,兩年前他大學畢業後正趕上各品牌驛站跑馬圈地招商加盟。因此,他在羅湖這處新住宅小區內盤下了店鋪,加盟了快遞驛站。

由於新建小區店鋪租金便宜,無需轉手費用,連同裝修,採購貨架、辦公設備等只花了他不到五萬元。隨着小區居民陸續入夥,社區漸漸熱鬧了起來,收發快遞的需求逐漸增多。

“其實快遞驛站基礎的收益就兩部分,一是快遞小哥將快遞放在驛站,用户上門自取,每票收派費三毛錢,大件的話五毛錢;另一部分是收發快遞,一票提成一塊錢左右。”小許表示,最高峯時驛站每天存快遞800票,發快遞60票,收益400元左右。如果遇到電商節慶,收益能翻一番,刨除店鋪的租金費用,驛站每月的收益大約就在七、八千元左右。

 “大專應屆生在深圳月薪也就五、六千塊,我算不錯了,而且驛站也就傍晚忙點兒而已,不算太辛苦。”不過好景不長,隨着社區入住居民增多,快遞驛站的經營區域被分為南北兩個小區。另一家同品牌去下的快遞驛站開在了南邊小區,同時還有其它品牌的快遞驛站也陸續進駐。

2019年初,這個僅有一千户住户的小區裏,進駐了四家快遞驛站,存寄快遞業務競爭激烈。

“以前快遞小哥圖省事,將快遞按驛站分揀後拉到我們驛站即可,相當是運貨的司機,比放快遞櫃省時,收費相當。省下的時間可以繼續派送新的快遞,收入也因此增加。”可有了這幾家驛站之後,快遞員寄存快遞的選擇餘地增加了。

小許告訴懂懂筆記,為了讓快遞員到自家的驛站存快遞,這幾家驛站都開始討好快遞員,備足茶水等不用多説,有的驛站甚至開出了一毛五的派費,試圖搶其它驛站的生意,“到了今年五一後,我這裏每天寄存的快遞降到了300票,收發快遞不足20票。”

除去店鋪租金,他幾乎沒賺一分錢。小區內的所有快遞驛站,其實也都面臨着僧多粥少的局面,紛紛開啓了“副業”自救的新模式。

“副業”救不活驛站

“包賺不賠”的社區快遞站,為啥都在紛紛轉讓?

“今年年初,我騰出了一排貨架,進了點日用品在賣。”

小許回憶,儘管驛站看似客源不斷,門檻都要被踩爛了,但存發快遞本身利潤很薄,因此,他尋思着利用取發快遞攢下的小區客源,做一些小百貨業務。他甚至在暑期還買了一台冰櫃,趁着夏天賣一賣雪糕、冰棍。此後又和附近特產店合作,銷售起零食等小食品。

也就説,有客户需求的商品,他恨不得一次性都搬到驛站裏賣,好讓客户在取件過程中順手買點東西。比起三毛錢一票的派費,一支甜筒的利潤空間高達一元,這讓他高興不已,“隨便賣點兒什麼百貨、零食,利潤都比收發快遞要高。”

而附近的幾家驛站也是如此,有的與社區團購合作,成為生鮮暫存服務點;有的做起中介,為小區內房東招攬租客,賺取一次幾百元佣金;有的私下到農批市場低價批發雞蛋,論“板”賣給小區裏的住户。

當驛站都不約而同的做起“副業”時,小許開始發現銷售小百貨、零食也難以創收了。由於小區裏還擁有四家便利店,其中兩家是連鎖便利店,不僅供應鏈成熟,商品價格也比驛站低,利潤空間還比驛站高。

驛站的“副業”,實際是與便利店競爭,加上社區便利店和他們打起價格戰來,他才發現驛站百貨業務也不好做。儘管驛站是小區住户收發快遞的必經之路,但是並不會因此就一定會購買他店裏的商品。

“到夏天結束後,滿滿一大冰櫃的冰棍只賣掉六分之一,貨架上日用品也在積灰。”結果是,驛站的經營仍舊虧損。就在暑期結束後,離社區僅一百米的另一個新小區門口,突然又開了一家新驛站,與他們“隔街”搶活。

或許認識到快遞驛站並不是一門掙錢生意,他在一個月前發現小區兩家不同品牌的驛站,悄悄在門上掛出了“轉讓”告示。而在閒魚、豆瓣、知乎上,也有附近其它幾個小區的驛站,發佈了轉讓的信息。

這種景象,不止於深圳。

根據國家郵政局發佈的數據顯示,2020年國內快遞業務量預計完成740億件。看似十分可觀,但也有公開數據顯示,全國範圍內,阿里旗下的菜鳥驛站高達4萬家,圓通旗下的媽媽驛站也達到1.6萬家,與藍店簽訂了快遞代收業務的社區百貨便利店,也有5.8萬家。與此同時,更有大量的創業品牌,在三、四線下沉市場跑馬圈地。

此外,智研諮詢發佈的報告顯示,2019年全國已經建成40.6萬組智能快遞櫃。導致快遞代收行業“僧多粥少”的現象進一步加劇,有一部分早期入局行業的從業者,趁行業進入紅海前儘早止損,將驛站轉讓、脱手。

那麼,轉讓一間快遞驛站,到底難不難?

十萬元轉讓費能“小賺”

“包賺不賠”的社區快遞站,為啥都在紛紛轉讓?

“轉讓費十萬元,貨架都有,設備齊全。”

在閒魚上,懂懂筆記聯繫了在惠州惠陽一家社區快遞驛站的經營者。這位經營者宣稱,由於自己和家人在附近經營了三家快遞驛站,人手不足,於是想低價轉讓手上的驛站。轉讓費只要十萬元,含裝修、貨架以及辦公設備,上手即可正常經營。

當問及驛站盈利狀況如何時,這位經營者表示,驛站位於繁華的住宅區當中,包賺不賠,每天收存的快遞,穩定在500票左右,收發快遞大概100票,每月的收益相對固定,至少有7000元。

“店鋪的租金重新和房東籤,而且租金不算貴,只要2000元,每月可以淨賺5000元。”對於普遍工資只有三、四千元的惠陽而言,每月淨賺5000元,的確算是不小的誘惑。經營者告訴懂懂筆記,如果對於客流量不放心,還可以約時間上門調研一番。

他強調,要頂手的話需儘快確定,目前已經有好幾位看店的客户在準備頂手。當懂懂筆記表示準備約時間看店時,經營者卻表示店裏經常要出入庫,只有傍晚有空閒可以招待看店。

“肯定約你傍晚看店呀,那時候客流量最大,上班族剛好下班都到驛站取快遞。”在懂懂筆記轉述這個信息後,小許笑着表示,他之前約顧客考察驛站時,約的也都是傍晚或晚上,只要考察者到驛站,就會發現門店裏人頭攢動,客流量巨大。此時,沒有經營過驛站的考察者,往往會瞬間心動,甚至回家考慮一番後便籤約頂手。

但小許十分清楚,驛站的客流量説明不了什麼,而且難以通過“副業”予以變現,“網紅是得流量者的天下,驛站是得客流着多忙碌。”

小許坦言,幾乎所有驛站官方都不允許經營者私下轉讓驛站,即便要轉讓,也要經過正規手續,變更經營權。以他加盟的驛站為例,驛站綁定的是經營者的賬號,要轉讓的話,原賬號需推出經營,新賬號註冊核准才行。

“轉讓到現在十天了,新的經營者所申請的賬號還未核准,只能出庫不能入庫。”他告訴懂懂筆記,有的驛站經營者為圖省事,將賬號通過協議方式轉給新經營者使用,這裏面有兩個風險。

對於新的經營者來説,原經營者其實是可通過認證手機找回驛站賬號的;而新的經營者若用原有賬號從事不合規的業務,原有經營者也要承擔一定責任風險。

“傍晚或晚上的客流量擺在那,驛站蠻好轉手的,普通人都以為是風口行業。”小許表示,頭腦一熱的買家不知道,作為早期入局快遞代收業務的經營者,還可以通過轉讓驛站小賺一筆。驛站的貨架、辦公設備、裝潢花費其實也就三、四萬元,收取十萬元的轉房費,至少還可以賺五六萬。

“之前還聽聞,南山有一家驛站,轉讓費要二十萬,估算一下可以賺十幾萬了。”在他看來,目前止損離場的經營者,要麼不虧要麼小虧。至於新的經營者是否能實現盈利,只能憑運氣了。

經過近兩年的跑馬圈地,任何住宅社區都可以看到快遞驛站的影子,新住宅落成,驛站的進駐比便利商店還快,而快遞驛站遍地開花,以派費為生的驛站之間競爭激烈,各種大招齊出,無不絞盡腦汁求生存。

但看着日漸減少的收存、收寄訂單,有一部分經營者看明白了,也對行業失去了信心,只求儘快轉讓這一塊“燙手山芋”小掙一筆轉讓費。可以説,快遞驛站到底掙不掙錢,那些張嘴閉嘴“包賺不賠”的驛站經營者都心知肚明,唯一不明白的,是那些僅憑一時衝動都衝進來的小白。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727 字。

轉載請註明: “包賺不賠”的社區快遞站,為啥都在紛紛轉讓?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