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隨着GDR新規的落地,以及7月中國與瑞士證券市場互聯互通存託憑證業務正式啓動,年內A股企業謀求發行GDR(全球存託憑證)並在境外上市的消息不斷。
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22家企業成功發行或籌劃發行GDR。“預計後續還將有更多符合條件的公司加入發行 GDR 並在境外上市的隊伍。”多位業內人士表示。
年內已有22家企業成功發行或籌劃發行GDR
今年以來,GDR已成為中國上市公司海外融資的渠道之一。
7月下旬,科達製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國軒高科四家企業的GDR 申請陸續收到批覆,成為首批赴瑞交所發行 GDR 的企業。後續樂普醫療、健康元也加入這一行列,成功發行並在瑞交所上市,而明陽智能則在倫交所成功發行並上市。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不完全統計,年內已有22家公司成功發行或籌劃發行GDR。其中,9月下旬以來,擬籌劃發行GDR的個股明顯增多。僅在9月20日-10月10日期間,就有中鼎股份、領益智造、傑瑞股份、天順風能、杭可科技5家企業發佈相應籌劃公告。
此外,東方盛虹、星源材質、巨星科技、國聯股份以及欣旺達等幾家公司的GDR的申請已獲得證監會受理或已拿到批覆。
南開大學金融發展研究院院長田利輝在接受貝殼財經記者採訪時表示,GDR擬籌劃發行數量不斷增多,説明我國上市公司國際化步伐蹄急步穩,海外融資章法有致。
值得注意的是,在上市地的選擇上,絕大多數上市公司都選擇將瑞交所作為自家GDR的上市之地,而此前備受市場關注的倫交所僅有明陽智能、領益智造2家公司選擇將其作為上市目的地。
為何瑞交所成為市場主體的優先選擇?田利輝表示,瑞士是歐洲金融中心,不僅能為中國企業提供融資機會,同時也能大幅提升公司在歐洲知名度。而且在“中歐通”機制下,中國和瑞士監管部門進行協作,提供了中國企業在瑞士交易所發行GDR的制度便利,條件標準並不苛刻。
瑞銀證券全球投資銀行部聯席主管孫利軍指出,瑞交所是歐洲最大的證券交易所之一,相對其他交易所而言,其優勢主要在於能夠在估值上面有更高的估值,這樣中國企業去瑞士發行,估值差影響會更小一點。
他還表示,“滬倫通”向“中歐通”的進階,意味着A股上市公司赴境外發行GDR的政策指導和執行流程逐漸成熟,為境內資本市場連接了更為多元化的境外資本市場,鼓勵更多境內優質上市公司拓寬境外融資渠道。
此外,田利輝認為,基於“中歐通”機制,法蘭克福等證券交易所有望受益。
22家企業成色幾何?民營企業公眾企業居多,相關財務與利潤率指標較好
據瞭解,2020年以前,華泰證券、中國太保、長江電力、國投電力4 家企業在倫敦證券交易所發行GDR並上市。具體來看,這四家企業全部為國資控股,行業覆蓋證券、保險、電力三類。
而年內加入GDR發行行列的22家企業有何特徵?據瞭解,首批赴瑞交所發行 GDR 的科達製造、杉杉股份、格林美、國軒高科4 家企業均為民企,行業均為新能源相關產業鏈,相關財務與利潤率指標均表現良好。
華寶證券指出,從國資控股到民營企業這一變化,一方面與瑞交所對於中資企業發行GDR的規定相比倫交所更為寬鬆有關,另一方面顯示出我國在近年來對外進行資本開放改革獲得了一定的成果,並打出了擁有中國特色的企業發展招牌,強化了外資對於我國企業的信任程度,願意參投,控投中資企業在海外地區發行的GDR。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梳理Wind數據發現,22家上市公司中,僅錦江酒店一家為地方國有企業,其餘均為大型民營企業、公眾企業。
從上市板塊來看,主板上市企業佔據8成;星源材質、樂普醫療和欣旺達為創業板企業,杭可科技為科創板企業。
按照申萬一級行業分類顯示,22家企業主要分佈在電氣設備、機械設備、電子、有色金屬、化工、食品飲料等多個行業。
此外,這些企業中,多家公司海外收入超過10%,甚至對於個別企業來説,其海外收入佔比超過半壁江山,比如,近期籌劃發行的領益智造,其上半年的境外收入佔比達63.34%。
ADR替代品來了?發行GDR助力中國上市公司國際化
談及發行GDR並在境外上市的優勢時,孫利軍表示,對於企業來説,上市公司希望通過GDR發行能夠引入一些國際和國內戰略投資者,幫助公司業務實現戰略式的發展;或是提升公司業務的國際化水平;或是進一步促進股權結構的多元化股權,提升公司治理水平。
比如,中鼎股份在公告中表示,為進一步深化公司的國際化佈局,推動主營業務向智能化和電動化邁進,滿足國內外業務發展資金需求,公司擬籌劃境外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並在瑞交所上市。
領益智造在公告中表示,籌劃發行全球存託憑證並在瑞交所上市是為了拓寬公司的國際融資渠道,提升國際化品牌和形象,滿足國際業務發展需要,積極推進國際化戰略。
“發行GDR並在境外上市是公司國際化的具體舉措,能夠獲得國際資本支持,提升公司治理水平,提高公司的全球知名度。”田利輝指出,發行GDR可以引進海外監管,有助於上市公司的高質量發展,推動市場的國際化進程。
孫利軍則認為,隨着越來越多的監管及實踐經驗積累,中歐通下GDR 已經正式納入A股企業的融資工具箱。優質企業結合自身選擇,既可以背靠A股市場深耕國內業務,也可以借GDR發行往國際市場發展。
“展望未來,GDR也將不僅是單個企業融資渠道的補充,更成為連接整個中歐資本市場的橋樑。”孫利軍表示,不難預見,在不久的未來GDR將成為一個常態境外融資渠道。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胡萌 編輯 嶽彩周 校對 付春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