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新聞記者 朱寧 劉旭強
2021年7月16日,全國碳市場上線交易啓動儀式在北京、上海和武漢三地同時舉行,作為全球最大的碳市場,全國碳排放交易權市場成為實現“3060雙碳目標”的關鍵一環,在今年的兩會期間,自然也有代表委員關注到了碳市場的監管問題。
全國政協委員、中信資本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張懿宸在今年全國兩會提案——《關於進一步完善全國碳市場建設的提案》中提到要完善市場監管體制,提升監管的專業能力。同時,建議生態環境部通過補充專業人手,及與專業機構合作等方式,加強碳監管的專業人才隊伍建設,提升監管能力。
我國碳市場的建設正在如火如荼地展開,但積極發展建設的同時也要關注其中的監管問題,本期《經經樂道》深交所優秀講師洪樂將與四川聯合環境交易所董事長何錦峯一起探討我國碳市場監管問題。
用技術手段加強碳市場監管
節能減排是必然的大趨勢,未來企業通過技術節能減排,從生產上能夠獲取收益,同時碳資產未來也可能更加值錢,對企業來説也將會有更好的投資收益。
在這個共同認知的背後,主持人洪樂提出一個尖鋭的問題“資本市場造假層出不窮,一直有各種財務造假的案例,碳資產是數字資產,會不户存在財務造假的可能性?”
同時,洪樂提到了全國碳市場首例數據造假案——內蒙古鄂爾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造假案。
記者查閲資料發現,2020年12月30日,內蒙古鄂爾多斯高新材料有限公司委託的中碳能投科技(北京)有限公司將2019年排放報告所附的全年各12份檢測報告中部分內容篡改後,虛報給自治區生態環境廳委託的第三方核查機構進行核查。
何錦峯説到:“碳市場數據的質量很關鍵,而我們國家在鍵碳上也一直很重視數據的質量,從機制上面的設計來看,要有碳盤查,機制的安排很嚴密,同時要引入第三方機構來檢查”。
控排企業需要自行或聘用諮詢服務公司完成自己的碳排放數據盤查,並形成報告。然後,省級生態環境部門會聘用第三方機構核查報告;核查無誤後,對控排企業發放配額。如果控排企業當年拿到的配額不足,就需要從碳市場購入配額,反之,可銷售盈餘的配額。
但何錦鋒也認同,原來在早期全國碳市場啓動以前,客觀可能存在一些問題,但這些問題這共性在於大量的是由人來操作的,有人主觀性參與裏面,數據的質量從根本上去解決和保障可能很難。
對於未來碳市場監管方面,何錦峯也表達了自己的看法。碳市場監管的未來方向還是要更多的應用科技手段,比如雲計算、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能等,減少人為的審定核查,要把傳統的方式改成更加信息化的方式,才能保證數據的質量和監管的效果。
碳交易要防止過度投機
對於監管來説,需要監管的不僅僅是企業,碳交易作為金融交易的一種,監管方面也不能夠鬆懈。
何錦峯表示,從去年全國碳交易啓動以來,碳價格呈現上漲趨勢,早期進入市場的投資者都以獲利居多。目前碳市場就像證券市場發展初期,比較容易獲利,但同時需要注意,市場並不是必然掙錢的,碳市場和證券市場一樣也有風險,入市也需謹慎。
何錦峯説到:“碳交易具有金融屬性,但市場要防止過度投機,尤其 CCER因為總量不多,從理論上來説體量較小,交易不活躍,然後也規律性又強,它的風險其實就特別的強。”
從碳交易監管方面來説,首先,目前監管部門的監管經驗較足,有面對不同情況的監管預案;其次,交易所自身也有防範風險意識,如果出現有交易風險的情況,交易所就會用一些方法來監控、管理此類風險。
【如果您有新聞線索,歡迎向我們報料,一經採納有費用酬謝。報料微信關注:ihxdsb,報料QQ:33864057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