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電量、貨運量等實物量指標,是觀察經濟運行態勢的重要窗口。今年以來,一系列實物量指標持續向好,釋放中國經濟持續穩步復甦信號。
用電量逐季改善
用電量是社會經濟運行的“晴雨表”。中國電力企業聯合會2月初發布的《2020—2021年度全國電力供需形勢分析預測報告》顯示,2020年全社會用電量7.51萬億千瓦時,同比增長3.1%,全國共有27個省份用電量為正增長。分季度看,2020年各季度全社會用電量增速分別為-6.5%、3.9%、5.8%、8.1%。報告認為,全社會用電量季度增速變化趨勢,反映出隨着疫情得到有效控制以及國家逆週期調控政策逐步落地,復工復產、復商復市持續取得明顯成效,國民經濟持續穩定恢復。
“用電量,尤其是企業用電量,直接反映企業生產運行時間長短。用電量增長越快,通常也就意味着企業任務越飽滿,整體產出水平也越高。”中國企業聯合會研究部研究員劉興國告訴經濟日報記者。
中電聯電力統計與數據中心主任王益烜表示,今年春節倡導“就地過年”,電力消費呈現新特點。比如,在第二產業方面,福建、山東、江蘇、河南等多地鼓勵企業連續生產,出台了用電量獎勵措施,在春節期間推動工業生產穩定運行。同時,由於有相當一部分企業員工留在工作單位所在地過年,也有助於工業企業更早更快恢復生產,將拉動第二產業及其工業用電量增長。考慮到城鎮電氣化水平普遍高於農村水平,“就地過年”總體上將拉高全國城鄉居民生活用電量增速。
鐵路海運貨運量增幅大
鐵路貨運量反映全社會物資流動的程度。1月份,國家鐵路貨運量再創歷史新高,貨物發送量完成3.24億噸,同比增加3410萬噸,增長11.8%;日均裝車17.3萬車,同比增加1.94萬車,增長12.7%。
數據顯示,1月份,中歐班列開行1165列、運送貨物10.9萬標箱,開行列數和貨物發送量同比分別增長66%、73%,連續9個月保持單月開行千列以上。
“企業對生產要素的需求、消費者對產品的需求,都需要藉助鐵路運輸進行跨區域調配來滿足。鐵路貨物運輸量在1月份創下新高,表明企業對生產要素的運輸需求旺盛、社會消費需求強勁。”劉興國認為,這些實物量指標的向好,表明企業生產運營處於較好狀態,全社會產出量實現增長,經濟總體上呈現向好態勢。
不僅是鐵路貨運,各大港口也迎來“開門紅”。1月下旬,中國港口協會監測八大樞紐港口集裝箱吞吐量同比增長20.5%。其中,外貿吞吐量同比增長19.8%。
此外,1月份,挖掘機銷量也延續了去年以來的增長勢頭。據CME工程機械網預估,1月份挖掘機銷量將達2.05萬台左右,同比增長106%左右。
全年經濟增長態勢樂觀
“鐵路貨運、用電量、挖掘機銷量等作為表徵宏觀經濟狀況的重要指標,1月份同比增長強勁,一是國內經濟保持良好復甦態勢,需求端持續恢復,春節需求釋放帶動工業企業增大出貨量;二是今年春節較為特殊,鼓勵就地過春節,開工率有望強於往年;三是去年國內新增專項債推動基建投資,帶動挖掘機銷售強勁增長。”光大銀行金融市場部宏觀分析師周茂華認為。
1月份中國製造業採購經理指數(PMI)降至51.3%。周茂華認為,受季節、異常氣候及散發病例等因素影響,1月PMI指數雖略有回落,但繼續位於榮枯線的上方,生產和訂單分項指數繼續位於擴張區間,企業補庫存意願濃,反映出國內需求恢復態勢良好。
周茂華認為,目前國內需求端復甦仍滯後於生產端,應繼續落實好此前出台的各項支持政策,精準支持實體經濟薄弱環節與重點領域,降低融資成本,激發微觀主體活力,保市場主體、穩定就業,鼓勵消費新業態新模式發展。同時,要關注能源材料價格上升對企業經營成本的影響。
專家表示,從整體趨勢看,國內疫情受控、就業市場整體穩定、政策繼續對經濟穩定復甦形成支撐。後期,隨着基建等項目陸續開工,以及海外需求弱勢擴張,國內經濟復甦態勢比較確定。
劉興國認為,2021年我國經濟增速將呈現出前高後低的走勢。在去年較低基數的基礎上,加上當前經濟形勢的總體好轉,內外市場需求的表現,再疊加春節“就地過年”措施積極效應的釋放,2021年一季度的經濟將實現較高速度的同比增長。二季度以後,經濟增速將回落到正常區間,全年經濟總體上將呈現出較為樂觀的增長態勢。(經濟日報-中國經濟網記者 熊 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