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國泰君安資管劉強:二線龍頭在未來更有黑馬體質 瞄準五大投資領域

由 機東林 發佈於 財經

  如何在市場動盪中保持收益和風險的平衡?如何在行情切換中捕捉價值與成長股的投資機會?市場大熱的成長股投資方法有哪些?

  近日,國泰君安資管明星參公大集合產品“君得鑫”新任投資經理劉強接受了上海證券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作為國泰君安資管新近引進的中生代基金經理代表,劉強表示,研究創造價值,成長股的機會還有很多,要積極擁抱科技成長、高端製造等新興產業的投資機會,抓住時代的機遇。

  十年積澱

  成長風格多面手的養成之路

  作為具有10年從業經歷的“清華學霸”,劉強有長達8年的時間從事行業研究,在海外投行和國內頭部公募基金工作期間,他先後覆蓋過週期、TMT、消費等多個行業,吸收了國內外不同的先進投研體系,還曾獲Asiamoney 亞洲最佳分析師的第一名。

  在進入平安養老資管擔任研究總監後,劉強開始管理年金賬户。外界對於保險資管權益投資的印象,普遍是偏保守的價值派,但在保險資管內部來説,機構客户對養老、企業年金賬户的要求和績效考核十分多元,除了要追求絕對收益,還要相對收益排名,更要回撤控制,相對於一般公募基金有着更高的要求。

  因此,作為保險資管的投資經理,劉強不僅並非傳統意義上的價值派,與之相反的是,在平安的工作經歷讓他逐步成長為一名擅長成長均衡風格的投資經理,並帶領公司的權益投研團隊,創造了大幅超越市場和同行的優秀業績

  從賣方行業研究到公募基金和保險資管,此番轉戰剛剛拿到公募牌照的國泰君安資管,劉強希望自己能夠將十年的投研經歷厚積薄發,服務更加廣泛的公募投資者羣體。

  “從事8年的證券研究後,我才真正開始做投資管理。經常會有人問我,別人做了3年研究就去管產品,你為什麼要做8年呢?但我卻認為,慢就是快,關鍵要在正確的方向上。”劉強表示,如果沒有經歷過4-5年的行業週期,沒有穿越過股市的“牛熊轉換”,不僅無法深入吃透一個行業,也不會對市場有更全面的認知。

  在劉強看來,只有通過深度研究,不斷拓展自己的能力圈、不斷升級投資方法論,才是把研究功底打紮實的必要條件。

  中觀行業入手

  “與時俱進、開放包容、不斷破圈”的深度研究

  機構投資者對於養老、企業年金管理人的嚴苛要求,讓劉強磨練出獨具一格的投資方法論。

  談及取得優異歷史成績的原因,劉強表示,“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的融合對於建立投資框架而言至關重要。自上而下有助於更快地發掘機會,規避大級別風險;自下而上則有助於深度研究個股基本面,找出各個行業裏面預期回報率最高的標的,比如主動探尋市場關注度低的黑馬。

  但劉強更強調,“自上而下”的宏觀分析與“自下而上”的微觀選股,仍不是創造收益的最關鍵,自己最擅長的投資方法,更側重於從中觀行業入手,做深度的行業基本面研究,繼而深入挖掘個股。

  對於行業基本面研究,劉強表示自己一直重視多視角、多維度,對同一行業內的不同環節、不同股票之間的基本面差異、投資機會差異具有清晰的認知和把握能力。

  “擔任研究總監之後,我對‘研究創造價值’深信不疑,無論是景氣度、各環節的價值分配,還是競爭格局與壁壘,對於基本面的研究都十分重要。”劉強表示。

  作為一名成長價值風格的投資經理,劉強在重視短期增長邏輯的同時,也十分看重公司長期成長和盈利能力的持續性。

  在進行個股研究時,劉強對不同個股有着清晰的分類和定位。對於因短期因素帶來業績超預期爆發,但格局壁壘尚不清晰的個股,劉強認為在階段性參與的同時必須注重安全邊際與催化劑。“而競爭力、成長性可以持續較長時間的中長期品種,哪怕短期估值偏貴、或者市場風格不利,也值得持續研究跟蹤、底倉配置。”

  “與時俱進、開放包容、不斷破圈”,是劉強在多年投研生涯中積澱的投資價值觀,也是對自己的要求和總結。在他看來,雖然不鼓勵做趨勢投資,但也不能逆時代的潮流,而是要與時俱進,大的投資機會很多都是時代的產物。

  “我會積極擁抱新興產業、抓住時代的機遇,喜歡科技成長、高端製造、特色消費等相關行業;但我也不會忽視傳統行業的投資機會,週期股階段性的爆發力也很強,價值股中也有成長股。”

  此外,劉強的投資風格也相對靈活。他認為,投資的心態要開放包容,而不要排斥不同的方法和觀點。投資的方法論沒有絕對的“對”或“錯”,要拋棄自己的偏見與執念,敢於自我否定,必要時要及時止損或者止盈。

  “股市沒有躺贏的策略,不要輕易劃定自己的能力圈、不輕易給自己貼標籤,而是要不斷拓寬自己的能力圈、進化投資方法論、形成開闊的投資視野。”劉強總結道。

  二線龍頭在未來更有黑馬體質

  對於近期科技成長熱門賽道是否仍值得投資的問題,劉強表示,不能一概而論,具體問題要具體分析。對於新能源車板塊,他認為長期還是有很大的發展空間,而對於半導體相關板塊則需要通過指標進行進一步分析具體的發展趨勢。

  “核心還是基本面,我的組合持倉不會拘泥於PE估值,持倉中PE估值在10-100倍的品種都有。”在劉強看來,估值固然十分重要,但卻並非是持倉核心。他表示,有些股票看似高估值,但其實可以通過業績超預期的高增長消化,而有些低估值的股票在盈利預測下調後的估值並不低。

  “成長股與價值股一直是今年來市場熱議的重點,二者之間並不能有明顯的界限。”劉強指出,成長股一般會分三個階段來看,第一階段是高估值高波動的階段,把握這類機會難度也大。有些行業機會剛出來的時候波動率大,市場風險也大,比如光伏板塊在2015年、2016年的時候波動很大;第二階段是隨着行業確定性的提高,行業格局開始明朗,劉強將其定義為成長股“兼具確定性與彈性”的主升浪階段,在此階段更願意重倉持有;而到了第三階段,成長股的性價比相對降低,就不是首選了。

  對於如何定義和甄選出優秀的成長公司,劉強給出的答案是:產業變化帶來的增長空間至少要有年化25%的幅度。一是看市場的需求層面,是否有大量的需求存在;二是看公司的技術和產品是否有突破;三是看訂單上的數據,公司是否現金流充裕,那些能夠內生增長的公司更值得看好。

  在具體的選股做法上,劉強首先會根據研究員推薦名單進行排雷,剔除背後有公司治理風險、財務數據瑕疵的公司;其次對那些因市場情緒錯殺的個股,在股價跌到歷史低位時,重點來看基本面是否有催化劑,中長期的空間有多少,以逆向思維的方式進行重點篩選;三是對於漲幅已經不小、價位不低的個股來説,重點要看持續性如何,對於這些個股不能置之不理,至少要有研究,其中增長持續性好的公司甚至要加倉。

  在市場對成長板塊存在一致性預期的時候,劉強表示自己會精選板塊內的不同品種,並不會僅僅持有龍頭。劉強認為,簡單“拿龍頭”已經不再是合適的投資思維,大的行業機會一定會適度發散,這時候投資經理要學會尋找彈性更好的公司,龍頭股雖然會先上漲,但中後期彈性不足。相反,部分二線的公司會更具有黑馬體質,行業受益程度更高,需要在內部進行輪換,並前瞻性的買入。“所以,再平衡非常重要。”劉強表示,自己非常重視板塊內部的比較。

  多年來,劉強已經形成了“均衡偏成長”的投資風格。特別是對於管理大規模資金來説,相對均衡的組合思路、優化行業配置、精選個股,才能實現較高的投資要求。

  他表示,即使最看好的行業,他的持股比例也不會超過20%,在自己的精選範圍內,通常會有50只個股,分散在10餘個行業內。不追求一年的極致收益,而更希望在2-3年排名穩定在行業靠前。另據瞭解,劉強的平均換手率在公募行業中處於中等水平。

  均衡配置

  瞄準五大投資領域

  展望未來,劉強從宏觀經濟和政策方面給出答案。在宏觀經濟方面,劉強認為,地產、出口或許存在一定回落壓力,製造業依然受成本影響,後續將關注基建託底、消費是否可以改善;政策方面,國內流動性依然寬鬆,財政也有望發力,考慮到經濟形勢,預計整體政策依然會保持寬鬆。

  “結構性機會依然很多。考慮到一些高景氣板塊股票預期回報率下降,而之前一些消費和製造的股票有所調整、預期回報率提高,因此會適度相對均衡配置。”劉強説道。

  行業方向上,劉強認為,“碳達峯、碳中和”、科技創新、安全可控、消費升級、醫療保健等多個領域都有不錯的成長股投資機會。

  具體而言,他將重點關注受益於“碳達峯、碳中和”背景下的新能源、光伏產業鏈,更偏好上游鋰礦;同時也看好軍工景氣度持續超預期,集中配置核心零部件;對半導體行業集中配置時,應關注消費電子創新、AIOT、工業互聯網等;在消費板塊中關注調整幅度較大的中高端酒類、家電等。此外,對於醫藥等行業,劉強建議尋找受政策集採影響小的品種,高景氣度的品種若調整也可以關注。

  目前劉強不僅擔任了國君資管君得鑫的投資經理,同時也履新了權益研究部總經理。在劉強看來,國泰君安資管深厚的投研積澱和強大的綜合實力,是其下定決心轉回券商資管的動力。在頭部券商資管進軍公募賽道的大背景下,他預見到了國泰君安資管公募化轉型的決心和實力,這裏將是他服務更多投資者難得的平台和契機。

  對於未來期待,劉強表示,自己將進一步加強國泰君安資管投研力量的整合,希望通過深度研究,找到各個行業、各個賽道里面優質的個股。“十年的投研經歷告訴我,唯有踏踏實實做深入研究,永遠敬畏市場,才能在這個市場生存、並持續創造價值。”

(文章來源:上海證券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