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醫學裝備行業去年市場規模8000億元 同比增長超11%
新京報訊(記者 王卡拉)截至2019年底,我國醫學裝備行業生產企業達到1.8萬家,市場規模達到8000億元,較2018年增長11.11%。在9月12日舉辦的2020中國醫學裝備大會暨醫學裝備雲會展上,中國醫學裝備協會發布的《中國醫學裝備發展狀況與趨勢(2020)》綠皮書顯示,從2010年至2019年,我國醫學裝備市場規模年均增長率15%,遠高於國際5%的增長率。
近年來,在醫藥衞生體制改革和健康需求雙重驅動下,醫學裝備行業最近幾年的發展勢頭迅猛,市場規模逐年擴大,年增長率達到20%以上。生產企業數量也逐年增加,從2009年1.4萬家增長至2019年的1.8萬家,年均增長率2.54%;尤其是近五年年均增長1000家,年均增長率6.5%。其中,截至2019年年底,醫學裝備上市企業41家,主營業務收入合計890.83億元,同比增長15.75%,主營業務收入超過10億元的企業有21家。從企業分佈情況來看,我國醫學裝備生產企業分佈不均,主要分佈在長三角、珠三角、京津冀地區。
醫療機構醫學裝備配置數量也在逐年增加,產業整體步入了快速發展階段。綠皮書數據顯示,我國醫療機構萬元以上醫學裝備台件數從2009年的252萬台件增加至2018年732萬台件,年均增長率12.58%,總體數量增長290%。2018年萬元以上設備價值達到12844億元,比2009年增加9471億元,增長380%,年均增長率16.02%。
進出口方面,2019年我國醫學裝備進出口總額253.56億美元,年均增長率8.3%,出口總額與進口總額基本持平,美國、德國、日本是我國醫學裝備進口主要來源國。隨着人工智能等新一代信息技術與醫學裝備越來越深度融合,一批企業加大投入,傳統醫學轉裝備生產企業融合人工智能技術開發新產品,逐步拓展應用領域,加快產品落地應用。
工信部副部長辛國斌指出,面對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蓬勃發展的機遇,行業組織、生產企業、科研院所、醫療機構等各界應加強合作,發揚偉大的抗疫精神,共同推進醫學裝備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今年初防控阻擊戰中,醫學裝備行業做出了巨大貢獻,但仍應繼續加快補齊我國高端醫學裝備短板,加快關鍵核心技術攻關,突破技術裝備的瓶頸,實現高端醫學裝備自主可控。
在談及企業如何實現高端醫學裝備自主可控的問題時,東軟醫療副總裁江書印告訴新京報記者,其他行業出現的技術“卡脖子”問題已經在提醒醫學裝備行業,未來核心技術及核心部件一定要掌握在自己手中,不過這需要時間,企業需要考慮的是如何練好內功。“客觀而言,我國大型醫療裝備行業只有20多年的時間,與一些擁有上百年曆史的國際企業相比,還存在差距。我相信,隨着人工智能、大數據、5G等新興技術的不斷湧現,國內企業與國際企業已經處於同一起跑線,甚至很多新技術的應用中國更有優勢。未來,這種差距會慢慢縮小。”
校對 張彥君